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天潢真人朱載堉》有感

讀《天潢真人朱載堉》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天潢真人朱載堉》有感

  ——"學有所專,樂趣和貢獻同在"

  程軒然

  2015年12月20日,范老師在微信"朋友圈"發帖說起了她中午受邀參加中國科學院自然科技史研究所研究員戴念祖老師發起的聚會一事。其中說到:"戴老師是《中國物理學史·聲學史》的作者,在這本書中有對琴律做過專門的介紹,在戴老師的另一本著作《天潢真人朱載堉》中言出有據地對朱載堉的科學藝術成就做了詳細的介紹。"朱載堉是《琴與詩書同行》明朝琴學史中琴樂律部分介紹的一位重點人物,是我們學習琴學理論的必學內容。看到老師推薦,當晚即網購了此書,準備讀讀,也就促成了寫作本文的因緣。

  我大概花了一天半的時間把這本書讀完了,當然看不懂的部分草草的帶過。戴老師寫的這本傳記,讀起來特別有趣味:開篇由明史的社會背景與皇族的宗藩分封制說起,繼而引出大環境下的小環境,即朱載堉的家庭;然後描述朱載堉的生長環境,受過的教育,一生的著作及成就;緊接着是詳述"十二平均律"的理論創建過程和為驗證其理論自製樂器以及音樂藝術方面的種種實踐;最後的一個部分,着重介紹了他在其他領域的專業研究與成就,如舞蹈詩歌繪畫、天文曆法、數學計量等。此外,在總結的部分,戴老師介紹了朱載堉創建的"新法密率"在中國和西方音樂界的歷史延續和影響。

  書的結構已經引起了我極大的讀欲和興趣,因此我讀起來也比較專註,幾乎一口氣讀完。讀後大感"好有感觸,好有收穫".主要體悟有以下幾點,特來分享:

  (一)禮治秩序"古往今來",由政治制度中的"禮"看琴事禮儀學習的樂趣

  封建帝王為鞏固自己的權力,削弱其子弟勢力對自己的威脅,建立宗藩制。明成祖朱棣謀反成功后,為防止其他藩王效仿,便制定更為細密的宗藩管理條例,以便更好地監管和限制其他藩王的自由。制度由人制定,而服務於人。從大的宗藩條例到細緻的王府管治、營建與樂制,無一不體現着"禮"的延續、完善和規範。從書中介紹的明史宗藩條例與分封部分來看,"禮制"到"禮治"的脈絡清晰可見。制度一旦確立,管理職能部門便各司其職。由管理一個國家到管理一家公司,乃至管理一個家庭,"禮"不可或缺。"禮"是規範,同時也是特色,是無形的精神傳承。

  由此聯想到我一直學習的琴事禮儀之事。從我學習古琴理論部分開始,在課本《琴與詩書同行》先秦琴學史中就有專門的一個綱目:"琴事禮儀".這貫穿了整個琴學史的各個歷史時期。《禮記·曲禮下》說:"士無故不扯琴瑟";秦漢時期,蔡邕在《女訓》說:"舅姑若命之鼓琴,必正坐操琴而奏曲……";南北朝時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雜藝》中提到:"省於梁初,衣冠子孫,不知琴者,號有所闕……";孔子也講:"禮崩樂壞".我能切身感受到,"禮"的規範和應用的領域隨社會發展已日漸式微,比如族譜、習俗、家規等。范老師偶爾也會聊幾句她家的家規,如她小時候開始就耳濡目染和踐行的自家的規範,比如"早餐要吃一個雞蛋,晚餐不吃肉"等等。由此,我開始重新審視琴學禮儀的部分,並在閱讀《周禮》、《禮記》時重新端正了態度,不單單當做冗繁好似"沒有用"的史料來看,反而增添了很多樂趣,對"禮"增加了很多理解和敬意。

  (二)內因外因"相得益彰",由朱載堉的人生歷程看"為學"的態度

  朱載堉自小聰慧,喜歡數學、音樂,七、八歲便能作詩,少年時代便熟讀了《詩經》、《樂府》等名篇。優秀的人士往往天賦異稟。這在我學習琴史時,看到一些琴人中天資聰穎者居多便是例證。天資總要與後天自己的努力相結合,才能有所作為。除此朱載堉自小還有紀善、保母、父親、岳父等長輩的教導。但此後在朱載堉15歲時其家庭因受政治牽連,家道中落。"築室於王宮門外,居土屋,睡草莖,席藁獨處17年",他依然"專心攻讀,樂學、律學、算學亦為其研讀".他的一生所學廣泛、專註,成就顯著。開創了多個世界第一:第一個給出了了十二平均律的嚴格數學表達;第一個創立"舞學"一詞,並為此擬定"舞學十儀目錄",繪畫舞譜和制定人舞的"四綱八目";第一個測定水銀密度;第一個用珠算開十二次方;第一個解答了已知等比數列的首末項和相數及如何求解的其他各項方法。他有着科學家的邏輯縝密和實證精神,又有着藝術家的才情和創造力,文理兼收。他用幾何思維和繪畫技能繪製"混元三教九流圖",構思可愛。他為著作《律呂精義》和《律學新說》所繪製的插圖古鐘、鐵斛,立體感十足。

  看到朱載堉豐盛的一生,在不勝嘆服的同時,也深深思索何謂"為學"的態度。學習——需要專註的一門深入,更需要有實證精神,才能嘗到學問真正的價值和樂趣。我在學習琴樂律的部分深有體會:由自己學習時的不懂到懂一點點兒;由看到數學、物理基礎好的師兄妹的"比我懂",到自己急躁,迫切的請教,想懂得更多;再到今天一點點的"懂的多了一些",慢慢的體會到了樂律的"重要和美".也就是在前幾天的一個深夜,因為又感覺明了了一些,又開始重新翻看范老師撰寫的同等重要微信公眾平台的一篇文章《以秋風詞為例驗證樂律學的基礎概念與基礎規則》,加深了對"借調"內涵的理解。常常是好似有了新的體會,或是會了一點兒,就再回去重溫一下課本或者老師和幾位師兄妹發表的一些文章,也因此覺得樂趣和學習的信心更多了一些。這大概也是孔子所講"溫故而知新"的奧妙所在吧。

  (三)"七疏讓國"筆底生花,由戴老師著作的語言美看《琴與詩書同行》的學習

  戴老師的寫作從大筆墨的歷史背景入手,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所要介紹的內容完整,章節連貫,主次分明。在讀到朱載堉因讓國而呈寫的奏摺和為修訂曆法而屢次上疏的內容里,看到他為表達自己想說的內容而設計的語言思路。引經據典,層層遞進,有中心思想,有段有句的次第銜接。忽然覺得一篇文章的寫作,都應有文法的規範,不能想哪兒寫哪兒,沒有頭緒。而這種文法的規範也應在各個需要文字表達的場合出現,比如各式演講、比如只寫一段文字也應有各種遣詞造句之間的主次安排。而這大概就是語文的魅力、漢字的魅力吧。中國是漢字的創立者及使用者,在我學習琴學史的同時,詩歌、文字史也是必學的內容。古琴減字譜的創立也是受漢字造字法和書寫結構的影響,從一個音的減字譜看,指法表達清晰,複合字結構鮮明,其延續使用至今未曾改變。

  文字和大綱在書寫文章時的實用性、必要性和美感在閱讀這本書時,也是深有體會的。回想起《琴與詩書同行》各朝代的各章節,也是結構鮮明。雖然之前學習時也知道這樣的編排,但如今對於結構的重視度也因理解的更多又加深了一層。我開始把這種結構的領會應用在平常的看書中,剛好最近一期的學習是唐五代史的述評。我先通讀完述評的所有內容,然後開始分段整理,總結各大段的段落大意,再填進去具體的明細闡述內容。發現竟然能清晰的記憶主要內容,也能有主次的表達,即上課時的複述。我開始牢記並嘗試應用這個雖從小學到大,但仍然後知后覺的知識點。這篇讀後感,即是應用的範例。

  結 語

  有一次看一部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裡面介紹了一位詩人周夢蝶。他說起應諾給一位朋友寫詩的一件事,雖然只有幾句幾個字,但卻是花費他好多天"嘔心瀝血"的一篇寫作。我尤其記住了"嘔心瀝血"幾個字。以致在今天我若有所悟結構的意義時,而遲遲不敢下筆,卻懂得了要更加慎重、嚴肅、認真的對待一篇文章。

  最後,感謝戴老師的著作帶給我的收穫,感謝范老師點滴的教導。

  學習,永遠在路上!

  同等重要古琴教室琴友程軒然於二○一六年一月七日夜

您正在瀏覽: 讀《天潢真人朱載堉》有感
網友評論
讀《天潢真人朱載堉》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