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的藝術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深度學習的藝術讀後感(一)
為個人品牌負責
2016年年末,我看完了采銅的《深度學習的藝術》。
看這本書之前,我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本書,能提升自己閱讀的理解力和找到提升學習成效的方法,第一遍看完,確實收穫匪淺,第二遍看完,又覺得這本書略有膚淺之感。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讀書感悟。
先呈上本書的思維導圖。
1
接下來我要通過以下幾個問題,解讀我對本書的領悟:
第一:這本書為什麼讓我受益匪淺
第二:這本書為什麼讓我感覺略有膚淺
第三:寫作的境界有幾種?
第四:時下寫作,應該向誰負責?
第一,這本書為什麼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提出了關於深度學習的四個理論: 提問→解碼→操練→融合,四個環節循環往複,方能達到深度學習的意境。
首先說到提問這一環節,這個篇章最讓我感受震撼。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一篇章其實就是講了一個道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這裡的"預",是計劃,是有目的性。記得剛工作寫東西的時候,接到工作單,客戶的要求很明白的寫在上面,我卻不能讀懂要求背後的要求,寫起稿子來總是跟着自己的感覺走,或者說自己肚子裡面有什麼就寫什麼。但總是寫不到客戶的心裡,來回改稿子。現在想來,就是自己沒有帶着腦子寫,客戶讓寫開盤軟文,就寫一個開盤軟文,卻沒有讀懂,他們希望通過這篇開盤軟文傳遞給消費者的信息是快來買房吧!我們的房子大家都認可!
凡事皆是如此,比如我以往讀書,總是想一出是一出,什麼書都看,當然作為一個策劃,這是好事,但卻沒有計劃性,這一陣覺得開淘寶店的很掙錢,就開始看各種關於電商的書,那一陣喜歡上了博弈論,就各種博弈論大全全上來了。
但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我花費了很多時間挖了很多淺淺的小井,卻總也沒有挖出一口可以冒出甘泉的深井。
采銅在《深度學習的藝術》裡面就講到,計劃也需要有問題導向,圍繞一個專題,擬定學習計劃,而不是傳統式的【傳遞——接受】模式。
傳統的【傳遞-接受】模式其實是我一直以來學習的模式,單純的購買書籍,閱讀,然後回顧整理,讓知識點只是一個知識點,而沒有由點變線,由線成面。更不用說形成一個體系。
而問題導向的學習方法,在我的理解當中就是把你的進修計劃、你需要補充的短板、你的學習目標進行勾連,形成系統,然後在進行擴展、提升、持之以恆的研究。
另外這一篇章還給到我一個提示,就是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以往我讀書,喜歡標註書中的概念和定義,並加以記憶就算完事,但真的深入學習就需要在原有的定義和作者的觀點之上再提問,為什麼要如此定義?為什麼針對這件事是這種觀點,你的想法是怎麼樣的?如果是你,你又如何提出一個觀點?
作為策劃,在寫一個方案的時候,一個觀點的提出是最難的,也是一個報告裡面的點睛之筆。很多客戶往往因為你的一個觀點而愛上你連篇累牘的報告,但如果你的報告沒有一個鮮明的觀點,就和他們早上吃飯看到的報紙內容沒有任何吸引力。
但觀點的提出,需要不斷的思考和日以繼夜的學習功底的鋪墊。觀點,就像做事情的"定心骨",是萬事執行的方向標,是定位,是精氣神,是靈魂。透過一個觀點,可以看透一棟建築,一件作品,一個人的行事風格。
想要提出一個鮮明、令人印象深刻的觀點,就需要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在不斷的凝練,思考中,帶着懷疑和不破不立的精神,去審視周邊萬物。
另外在《深入學習的藝術》當中,把解碼當做一種思考的過程,把操練作為學以致用的手段,把融合成為反芻思考的利器。
作者在這本書同時也把讀書和問題研究分為深讀和淺讀,我覺得這很有必要,還是那句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有了問題就去寫一篇論文,進行論證,要知道好的論文是有可能享譽世界,獲得諾貝爾獎的,而淺嘗輒止的論文又沒有任何用途,徒增困擾罷了。
綜上所述,這本書,與其說是方法論,對我來說倒不如說是醍醐灌頂的一個警醒,即:建構你的知識體系,站在高處審視自己,而不是一日復一日的埋頭瞎干。
2
第二:這本書為什麼讓我感覺略有膚淺
當我為了寫讀書筆記,在重新梳理自己的閱讀思維導圖時,我再看這個提問-解碼-操練-融合,又覺得好像自己貌似也是這麼做的,只是自己的提問,是片面的,而不是成為體系的。
一本書不能讓人百分之百的受益,我也認同只需要一個好的觀點就能讓人受益無窮。但為什麼又感覺這本書略有膚淺呢。
作為策劃,我比較注重日常邏輯思維的建立,作者圍繞深度學習,提出了四個環節,然後又針對每一個環節提出了相應的方法論。
再次看來,作者其實就是提出了一個規律,這個規律也可能是大家日常做事中都在無意識執行的,比如想開個小店(網店),你一定要提問:我賣什麼掙錢?然後你也會圍繞這個問題的答案,進行解碼:哪裡進貨?如何裝修?如何盤活?操練就是一種預算推演,用賬目直觀的算算,一年賣多少貨能回本,能掙錢,然後進行實質落地的執行,最後一步融合,就是把自己的暢銷貨如何再挖掘新利潤點,等等,這一規律,其實深埋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按照大白話講:很多農民可能不識字,但他也知道按照24節氣這一規律種莊稼收成會更好。我們可能也按照這一科學規律規劃着自己生活,卻從來沒有進行提煉和總結。
這樣說來,《深度學習的藝術》其實就是生活中的藝術,不算是一個嶄新的觀點。但這不代表這本書就是膚淺,我之所以覺得這本書略帶膚淺,真正原因與第三點問題有關:
3
第三:寫作的境界有幾種?
就像王國維寫的人生有三種境界一樣,寫作的人也分三六九等。寫作,我覺得分拼湊,完整和傳神三種。
拼湊最為初級,屬於速成班那種;完整屬於能夠通順流暢的講清楚一個故事,一件事,一個觀點的作品,讓讀者閱讀的時候不會覺得不舒服,有生搬硬套的感覺,也感受不到一絲的不流暢,如同行雲流水。而傳神,就如金庸筆下的阿朱,曹雪芹塑造的林黛玉,讓人一讀便能與書中人物同呼吸共患難,感受其一顰一笑,患得患失之間的情緒流轉,諸如這種學習方法論題材的書,又如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等文章,一氣呵成,讓人醍醐灌頂。
所以碼字的也分為文案、作家,作家也分暢銷作家,網絡作家,名著流傳百世的大師。
在現在這個注重功效利益的時代,人們更關注短暫受益而疏於細細品讀,形式大於靈魂,方法論大於內容質量。所以很有可能特朗普剛上台就會出現《特朗普傳》,《誰動了我的奶酪》剛暢銷,就會有《我動了誰的奶酪》緊跟隨後,大家都懂的時間就是金錢,所以緊趕慢趕出來的東西質量就會大大折扣。
而且現在有很多寫作助力工具,讓人不用通過自身積澱,東拼西湊就可以成為一篇文章,我在這裡沒有炮轟誰的意思,但《深度學習的藝術》這本書,具有典型的拼湊印記,這種拼湊不是抄襲,而是沒有融合,消化吸收,就直接為了證明論點,強行植入論據的痕迹。
通讀《深度學習的藝術》你會發現作者很多都在引論某大師觀點,某大師的生平事迹。這種寫法很速成,一個印象筆記軟件建立成的資料庫,找到一個規律,然後搜索論據,拼湊即成。這種寫作方式,就像現代的工藝品,流水線生產,卻缺乏靈魂內涵。
4
第四:時下寫作,應該向誰負責?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問,你寫東西,是為誰負責?在我看來,說到底還是要為自己負責,其次是為讀者負責。
這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和做生意一樣,你只有自身品牌過硬,才會有回頭客,而一時的消費者蜂擁而至,不過是過往雲煙,當消費者發現自己時間或金錢的付出遠遠低於受益時,消費者終究會棄你而去。
文字變現,內容為王的今天,很多人都摩拳擦掌,開個微信公眾號或者微博,通過轉載、拼湊文章,進行吸粉,又用這些人氣進行變現操作,有時候為了增加曝光率,就不嚴控質量關,冒個泡,隨便寫兩句就算完事。我覺得這樣不是長遠根基的辦法,最終會自毀長城。
對自己的文字負責,就是對自己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對消費者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負責,尤其又以出書的作者更需時刻警醒這點,畢竟消費者出於尊重買了正版書,結果味同嚼蠟,豈不是浪費大家的感情?
另外《深度學習的藝術》作者采銅還有一本書《精進》是2016年暢銷書,也是方法論,亞馬遜上評論有褒有貶,豆瓣評分9.4,對學習方法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看。
深度學習的藝術讀後感(二)
如何有效改善學習效果
覺醒的流川
不知道你是否曾有如此困惑:感覺自己被裹挾在知識的巨流中無所適從,什麼也沒有獲得,自己又感覺很疲累。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平時的學習過於隨意,擷取知識的過程太率性,又沒有對知識進行恰當的整合、加工和踐行。為了改善這種事倍功半的低迷學習狀態,我們可以借鑒《深度學習的藝術》中提供的方法:提問、解碼、操練、融合,通過這四種手段的結合運用,深度改善我們的學習質量。
【提問】
深度學習是從正確的發問開始的。沒有疑問,就沒有引力讓我們在浩瀚的學海中探索和追尋。而這就是大多數人只能走馬觀花、涉獵皮毛的弊病所在。
正確的問題是通往知識的橋樑,但是我們該怎樣搭建自己的這座橋呢?在該書中,采銅老師為我們建議了在知識面前應反問自己的如下四個問題。
1.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2.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者挑戰?
3.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且這些東西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地獲得解答,同時又有價值成為我長期去探索的問題?
大家可以明顯感受到,如果能夠按部就班回答這四個問題的話,那麼我們能夠獲取的知識的數量和體系性都會大幅改善,完全是自己以往憑感覺隨意學習的效果不能企及的。同時,在這四個問題中,我們要尤為重視第四種問題,因為這樣的長程認知挑戰,能夠支撐起我們的好奇心和毅力,讓我們有序地組建自己的知識模塊,從而提高我們知識吸收的效率,為學習的其他步驟提供最佳支持。
【解碼】
即使我們採取了正確獲取知識的方法,如果我們只是淺嘗輒止的話,深度學習也仍舊會變成空談。我們在平時的寫作和交談中肯定會感受過自己思考的無力,比如談到某個話題時,明明自己讀到過相應的案例,結果具體情節忘了一部分;再或者想引用某些書中的論證,卻說不出作者的名字。這些結果都是我們以前浮光掠影的學習方式造成的,我們以為只要了解就好了,所以根本提不上理解。而解碼就是解決這一尷尬,讓我們最大化參研知識的極佳手段。
所謂的解碼,就要像破案一樣,深入洞察本質。我們不僅要看到案發現場的結果,而且要思考案件的本質(比如作案動機,背後糾紛),更要能夠還原兇手的作案過程,了解兇手是怎樣想怎樣做的。而這也就映射了解碼的三個層次:感受結果、了解本質、還原過程。
拿平時的輸入為例,我們之所以看了那麼多美劇還說不好英語,看了那麼多電影都當不成演員,看了那麼多書也成不了作家,無非是因為我們只完成了感受結果這一個步驟而已。更何況,隨着我們健忘的記憶力,這些結果輕易就損失殆盡了。真正的深層解碼,意味着我們不僅能夠當時理解了意思,而且花時間深入思考了其內涵和外延,也就是真正理解了內容的本質。在這種情況下,隨着付出的加深,時間的投入,我們的記憶也自然更深刻。然後再進一步,我們要揣摩劇情到底是如何構思的,文字到底是怎樣安排的,語法到底是怎樣應用的。當我們能夠保證自己下次也能夠產生同意的輸出時,我們才敢真正驕傲地說自己完全理解了內容。
解碼的過程就好比消化吸收的過程,把食物變成身體能夠利用的營養單元,以備身體用於各項生命活動。知識在解碼的過程中被分解成原料,得到更好的儲存,以備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操練】
經過上文對解碼的分析,大家就已經能夠感受到,知識不是拿過來就是自己的,是需要消化的。而消化之後的知識單元需要經過重新整理加工,才能構建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也就是說,直接傳遞到我們感官的知識並不是真正屬於我們的,而只有經過建構、表達出來的,才是我們擁有的知識。而這個建構和表達的過程,就是操練。
不同的知識學習模式不同,在競技和表演領域,學習的過程就是操練的過程;而在理論學習領域,操練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並沒有得到深入挖掘。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感覺,看了好久的書結果還什麼都不會;平時聽了很多課,感覺還是沒有學到什麼。針對理論學習領域的這種缺憾,采銅認為要用操練的意識來提醒自己,即把知識當做技能來學習。而這也就和我們熟悉的,把理論運用於實踐,不謀而合。而具體的實踐方法,書中提供了三種:寫作式操練、遊戲式操練、設計式操練、
三種操練均是以某種目的為指引的表達,而在表達的過程中,就要求受試者能夠精準把握相應領域的知識單元,並且在過程中突破自己的盲區,習得新的概念方法,最終以特定的形式滿足某種目的。這些共性就決定了這三種操練的高難度,而這種高難度也就提供了學習者獲得飛躍式進步的渠道。
操練是深入學習的必經之路,也是迅速提升水平的快車道。沒有操練的學習就是無根之木,勢必成果衰微慘淡。
【融合】
能夠運用前三個階段的方法,我們肯定就會在自己的領域斬獲不小的戰績了。但是面對現實生活中複雜的問題、各種生疏偏門的領域,我們還可能會束手無策,因為知識的狹窄會遮蔽我們的眼界,束縛我們的能力。而這個時候,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優勢就顯露出來了。
我們的教育模式讓我們習慣了對知識進行分解和細化,導致我們在專精的過程中忘記了知識間的融會貫通,忽視了整體視角。如果說前三個學習階段可以類比為挑選食物、消化食物、加工食物的話,這個階段就是對食物進行深加工,讓從"解碼"和"操練"過程中得到的知識單元彼此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噴薄新知。而具體的加工手段,就是融合的三種方式:遷移、印證、和互補。
所謂的遷移,就是從A領域的某個知識點得到啟發,轉用到B領域中,得到意外的收穫。這樣的例子已經有很多了,僅僅采銅老師本人就列舉過好幾項:從物理學遷移到醫學、從染料知識遷移到醫學、從摺紙藝術遷移到數學等等。而印證的意思是,A領域的a內容和B領域的b內容,彼此相似,孕育出某條原理。比如我之前讀完的《學習之道》,作者便做到了將國際象棋和太極拳的學習方法相印證,總結自己獨特的學習藝術。而互補就更容易理解,即同一議題下,各個領域的觀點相互補充。這就像是進行主題閱讀或者文獻綜述一樣,通過收集互補的知識讓我們收穫對一個領域完整、細膩的領悟。
融合的手法往往是學習高手遊刃有餘的,他們廣泛涉獵,將知識進行遠距聯接,讓新的想法不斷迸發,從而引領創新,解決技術前沿問題。因此想要在學習的藝術上得到大成,就一定要掌握這項技巧。
【總結】
在我看來,采銅老師總結的四個步驟已經足夠細緻了,如果能夠運用有加,相信不僅能夠改善自己的學習效果,還能在過程中體會出超越這四個步驟的深意,從而擴展自己的學習心法,讓自己的學習更得心應手。另外,閱讀原書的時候,的確會因文中的概念密度,以及旁徵博引感到敬佩,非常值得學習,所以在此也推薦大家去閱讀這本書。最後,還是希望大家選擇性吸收、迅速有效實踐,從而獲得長足進步。
深度學習的藝術讀後感(三)
你的知識是死的還是活的?
青竹
最近在給自己訂計劃,列了一頁書單,準備集中閉關一個月讀完。但仔細想想總覺得還缺少什麼,動力似乎總沒有期望中那麼大。今天又翻出了采銅的《深度學習的藝術》一書,捧着一杯咖啡讀下來,忽然彷彿聽見清明的鐘聲,頭腦也清醒了,那些我應該認真對待的想法,馬上記下來,以免錯過和忘記。
長久以來,我學習的模式都可以說是初始被動的。追究起來,我其實是個特別特別懶的人,而且伴有三分鐘熱度的毛病。大部分的學習,只有在能激發起我的自信心或好奇心的時候,也就是讓我嘗到甜頭或成就感的時候,才會主動去探索,而且這種探索往往也是很機械的,說直白就是奔着甜頭去的,給我糖,我才學(唉,解剖自己好難過)。
這樣的學習的結果是什麼呢?就是一堆僵化的知識堆積在角落,慢慢被遺忘,他們不會和我有任何關係,不會刺激到我也不會幫助我,只會在漫漫時間長河中逐步消失,它們就是死知識。我一度認為,學習就是這樣,除了偶爾發瘋時,大部分學習都是機械而死板的。
而在讀過《深度》之後,看到采銅老師講的一種學習的藝術,我才發現,我錯了。
采銅說,學習應該由對問題的探索慾望指引和做動力。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線性的"傳遞——接受".應該問自己,為什麼學?為什麼記?要將新的知識與自己固有的觀念碰撞、激發、糾纏在一起經過複雜的交互建構過程重新被塑造在你腦海里。就是將自己活埋在知識里,然後再敲打出一個新的自己。
這個觀點對我很有啟發。我開始發現自己原來並沒掌握學習的藝術。只有時在一些零星的點上曾經有一點點觸發,而過後就又因循往日了。"知識是我們主動去偵查、尋覓、狩獵的獵物,而不是我們戰戰兢兢供奉着的或者亦步亦趨跟隨着的對象。"在這個主動性背後,我們必須有顆求學愛學的心,有個端正的意念。要有個過濾裝置,濾掉急躁、功利、虛榮的毒,剩下一個純凈的心地,只想如何認識世界、增進認知、投入實踐。
想起我的一位朋友,她十分喜歡讀書,在閑的時候會寫一些讀書感悟。而她不僅僅寫自己的感想,還補充了許多圍繞這本書的周邊知識,作者年表啦,背後八卦啦,同時代其他人的觀點啦等等,寫得熱鬧又有趣。我想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你在目標周圍篩選出了自己想要的觀點、知識並將之組織進自己的邏輯、自己的生活觀念體系,最後再進行輸出,這些知識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死板教條,而變成為你所用的活的知識,或武器。
學習采銅的文章時,我也在學習他的思維方式。據說感受是天生的,而思維是後天教育的成果,所以我想通過訓練也許自己的邏輯和思辨能力也會有一定提高。他文中說,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經常思考以下四個問題:
1、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知識?
2、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又學到了那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的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挑戰?
3、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這些東西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地獲得解答,同時又有價值成為我長期去探索的問題?
我想,這篇文章就是對我曾經的學習方式的挑戰與顛覆,他提出了思考性、主動性的觀點,這些不僅僅可以用於學習知識中,還可以泛化用於學習、認知一切事物的一種方法。無論學帶領團隊還是學換燈泡,都可以做這些思考,來不斷深化自己的體認。我的這篇文章,也是對這四個問題的回答。
對於求學,我還有個問題,就是有時懶惰、無聊的情緒佔領大腦時,就提不起精神,也沒有深入探索的動力,這如何破解?這將是我下一步需要通過努力去解決的一個問題。
相關範文
-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 ·張文質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讀後感
- ·愛的藝術讀後感
- ·愛的藝術讀後感800字
-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800字
- ·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讀後感
- ·讀林語堂《讀書的藝術》讀後感
- ·《課堂觀察——頓悟的藝術》讀後感
- ·《愛的藝術》讀後感
-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後感
- ·教育的情趣與藝術讀書筆記800字
- ·在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06年第二季度學
- ·百鳥朝鳳觀后感:被時代遺忘的藝術
- ·《深度微信》讀後感
- ·橫向領導:影響他人的藝術
- ·讀《生活的藝術》有感
-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
- ·《旅行的藝術》經典語錄
- ·讀《逆向思考的藝術》有感
-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
- ·策劃的藝術
- ·多和少的藝術
- ·偉大的藝術家
- ·對立因素的藝術應用
- ·人際交往的藝術
- ·中老年夫妻和諧的藝術
- ·《將軍逃逸》的藝術特色及缺憾
- ·用綠色創作譜精彩人生——謹獻給綠色環
- ·巴黎——無法穿越的藝術理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