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愛的藝術》讀後感

《愛的藝術》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愛的藝術》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798藝術區 我親愛的甜橙樹 愛的教育

  《愛的藝術》讀後感

  曾經讀過美籍作者艾里希。弗洛姆的《愛的藝術》這本書,這是當代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現在記憶模糊,但其中作者對“愛”的詮釋仍令我折服。

  這本書剖析了“愛”。首先“愛”的基本要素是“給”,其實就跟我們佛家說的“舍”和“得”一樣,你先要給,才能獲得你想要的回報,但偏偏愛這個東西卻是不求回報的。在“愛”裡面——給,是力量的表現更是心胸寬闊的體現,通過給予能表現一個人關心、責任、尊重和了解。可是現在的社會讓我們大多數處在只想被愛的位置,愛也需要大家共同去學習,經營的,只有人們不斷付出努力獲得大眾的認可,使自己變的“可愛”。

  其次,《愛的藝術》這本書里將愛分成了:博愛、母愛、性愛、自愛、神愛。愛在我們的作家眼裡就是一門藝術,在我們每一位中又何嘗不是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藝術?!看着作者對母愛的剖析,我不禁聯想到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那絕對是無私的、博大不求回報的!母愛就如同一種祝福,總是為此無條件的付出!現在的獨生子女多了,生活環境也好了,可我們和我們的孩子的“博愛”卻在一步步的退化。現在,偶遇路邊的老人倒了沒有人再毫不猶豫的衝上去扶起來,遇到壞人沒有人再敢挺身而出的扶弱一把……

  弗洛姆認為極端的自私主義者,他們不是真誠地愛對方。人們的“愛”因為各自內心的孤獨和自私正在被一點一點的蠶食掉,現在人們的思想被“互利交換”化上了等號!

  感慨啊,這本書在19世紀50年代的時候就將人類的愛剖析的一清二楚,如今21世紀的我們卻因為“愛”有待學習和實踐。無論是哪一種愛都需要我們各自努力無私的先行付出,正如我們的作者所說:真正的愛是內在創造力的表現,包括關懷、尊重、責任心和了解諸多因素。愛不是一種消極的衝動情緒,而是積極追求被愛人的發展和幸福,這種追求的基礎是人的愛的能力。

您正在瀏覽: 《愛的藝術》讀後感
網友評論
《愛的藝術》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