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又是斷斷續續的一段時光,終於把《平凡的世界》看完了。
在縣府招待所看、在辦公室看、在食堂等快餐時看、在火車上看、在C大西校園看,甚至端午節的時候在桂林魚哥家發現正好有此書,洗了澡等頭髮自然乾的間隙也抓起來看,有時候想掏手機來看,可惜手機沒有電子書(我也不喜歡看手機,太小了,不美氣!)。僅是看書的時間和地點都能寫好長一段了。無論看什麼書,我都是用“終於”二字。大學時有一次在榆中宿舍里看完了錢鍾書的《圍城》,我在窗前合了書站起來伸懶腰說,啊!終於看完了!同宿舍的王濮陽驚詫地說,什麼?!這麼好看的書你怎麼會看得這麼累呀?我說不是不好看,而是我真的終於把它看完了。我自認為還算是比較喜歡看書的人,但毛病是性子慢看書也慢,挑上喜歡的書還總是精讀,一頁一頁的看,一字一字的讀。《射鵰英雄傳》到現在我都沒有看完,一是長,二是每次我都是從第一頁看,看到幾十頁因事擱下了,下次拿起來還是想要從第一頁開始看。所以,學生時代基本上都是看中短篇,每次看完一篇,我都有種解脫的感覺:終於看完了!
路遙。這兩個字對於很多50后、60后、70後人來說是個神聖的名字。路遙英年早逝的時候,我們這一代80後人還在經歷孩童時期最後一次尿床呢。所以,我們這一代人對於路遙的認識普遍是晚熟的,我想很多人不會知道路遙的原名叫王衛國,真是個土掉渣的名字。如果沒有到西北上大學,我想,我還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才去了解他,或者,像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一樣,不再想起他。
我現在已想不起當初窩在黃土高原那個偏遠的校區時,為什麼沒有讀一讀路遙。也曾在同學手裡看到過路遙文集,我僅是隨手翻了翻,愣是沒有看。唯一一次在課堂上聽講路遙,還是跑到低一級的班裡去聽趙教授的課,我不愛做筆記,課後忘得差不多。這些不好好讀書蜻蜓點水似的虛度時光,終於讓我在研究生複試時候的筆試中遭遇當頭棒喝。題目發下來,一張紙,簡簡單單的兩道題,第一道60分,請分析路遙的小說《人生》;第二道題40分,是賞析余光中的詩歌《鄉愁》。第二題沒有問題,還給出了原詩。第一道題呢?怎麼辦?趙教授在課堂上就講過《人生》,可是我想了一刻鐘,就是沒想起來什麼高加林啊巧珍啊。那時候是大四,也有了厭學的情緒,不是很想念書了,真想當場交了白卷。兩道題,三個小時,白稿紙管夠!我卻是馬馬虎虎,甚至稱不上馬馬虎虎地把第一道題分列成七八點亂塗了半頁紙。後來在一分部辦公樓4樓查看榜單的時候,前面的兩個女生用指頭滑着一個一個看下來,這個多少分那個多少分的念,看到後面,女生驚呼起來,哇,這個傢伙好幸運啊,60分!我一眼就看到了她們指的那個60分,而我卻不敢說她們驚叫的那個幸運的傢伙正站在她們的後面探頭探腦。複試中國共產黨有三項:專業筆試、英語口語、面試,三項中的每一項都必須達到60分,否則沒有資格錄取。
涉險過關后,對路遙這個名字就刻骨銘心了。於是到資料室借來了路遙的文集,先把《人生》看了,又下載了電影來看,這可是1984年中國大陸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獎的影片,後來實習時有幸去採訪過《人生》的導演吳天明。這些都讓我對《人生》有了較深的理解。然而,《平凡的世界》卻像《射鵰英雄傳》一樣,看了開頭擱下了,又看,又擱下。以至工作之後就不再想起來了。
去年去書市買書,看到三大本的《平凡的世界》,猶豫了一下,這才買下來了。說實話,對於這些太厚的書,心裡有那麼一點點的排斥,像我這種看書蝸牛的人什麼時候才能看完吶!真是愧對文科生的身份了。
很多人小時候最煩的事情之一就是“后感”,看了電影要寫觀后感,看了書要寫讀後感,出去旅遊要寫游后感。本來這些是值得動筆的事,但是大人老嘮叨,就有了逆反心理。現在長大了,反而喜歡寫點零散的讀後感。分條把我的讀後感羅列如下:
1、路遙“野心勃勃”。這是看完《平凡的世界》的第一想法。1982年中篇小說《人生》獲得巨大成就的時候,很多人以為路遙再也無法超越自己。但是他卻對當時的文學後輩陳忠實、賈平凹(這兩位後來先後獲得了茅盾文學獎)說,你們好好搗騰中短篇,我來寫長篇!《平凡的世界》,路遙準備了三年多才動筆,親自深入實地體驗生活,寫作時又是及其悲苦的過程(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有詳細描述)。整書的架構可說是鴻篇巨製,路遙用他的如椽大筆精細描摹,小到黃原市原西縣石圪節公社雙水村的溝岔枝葉,大到村、公社、縣市、礦區、省委、中央的各個部門的行政職責、人事調動、政治糾紛,還有各個地方一年四季的節令、景緻變化,路遙都信手拈來,這是跟路遙的準備密切相關,除了收集過去十年間的各類報紙來細看,他甚至把1975年至1985年的氣象報導資料盡量收齊,所以才會出現某年某月某日什麼天氣的精準描寫。
2、眾多人物鮮活。《平凡的世界》描寫了數十個人物,主要人物栩栩如生得益於路遙給他們渲染上濃墨重彩。時間順序是主線,一年四季按順序寫下來,這方面沒有太多的技巧。讀起來顯得很樸實。人物敘述又是一條線,一個人物牽出一個人物。當然,不少時候也是一章寫了一段事,下一章又寫另外一段事。這跟古代章回小說的: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是一個模式。《平凡的世界》的敘事有自己的特點,除了前面講的兩點,第三點應該是在時間主線上,事件和人物是重疊敘述,也就是後面一個人物出場必定會有與前一個人物相疊加的部分,時間重合是最明顯的特徵。這樣讀者讀起來也會覺得哦,原來是這樣的感嘆。換一個說法就是懸念設置得合情合理。
3、波瀾壯闊的背景。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文筆其實很不錯,偶爾瀏覽朋友、學生的QQ空間或者博客,發現他們文采並不遜色,但是要寫出長篇巨著卻是勉為其難。究其原因,編寫一段一個人的故事或者一個情節是不難的,但要將50個、100個人的故事有序的編寫在一起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是要給這些人物一個故事展開的平台。像金庸,就是借用歷史事件裝武俠人物。路遙的目標是描寫中國文革末期之後的十年巨變。這目標,夠氣魄!稱得上波瀾壯闊。農村裡的莊稼、農活、信天游、婚喪嫁娶、矛盾糾紛,官場的場面文章、潛規則等等,路遙都娓娓道來。這對一個33歲的青年作家來說,絕非易事,需要多麼大的熱情和投入。路遙自己也說寫作於他,倒更多成了體力活了。
4、苦難的主題。文學描寫苦難,是常有的事。特別是現實主義文學。在路遙之前,我看過廣西作家鬼子的小說,因為他寫得少,所以我把他發表的小說幾乎全看了,他就說自己是要書寫苦難的人。1995年他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寫作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在那麼多當代作家裡,還可以在苦難這一主題上大有作為。這說明中國當代描寫苦難的作品實在是不多,至少是優秀作品不多。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則是描寫在苦難中奮鬥最為深刻最為曲折最為鼓舞人心的作品。當然,他可不像作家劉紹棠那樣,總留個光明的尾巴。在110萬字最後的結尾處,孫少平臉上留下一道駭人的傷疤(並拒絕了金秀的愛情),孫少安的妻子賀秀蓮得了肺癌……
5、作品的真實。一方面是路遙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史實、數據等都是真實的;二是路遙的思想是超前的,閱讀他的小說,不時被他描寫的事件和人物震撼。隔了20多年來讀他的小說,我感嘆中國的很多很多現狀還是路遙描寫的那個樣子,如人性的自私、官場的潛規則等等,這不得不讓人感到悲哀。
6、路遙小說中的常與變。記得我在參加教師技能考試中講的是作家沈從文。我在教案中設置了三個問題。最後一個是沈從文小說的常與變。考官很精明,就問了我這三個問題。我們常說沈從文的小說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黯然失色,這是因為他的小說幾乎沒有政治描寫。他寫的是人生和人性。通過描寫湘西世界的常態和變態,我們可以看到人類自身的常與變。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也是常與變描寫得較好的一部作品。他的作品較之沈從文常態的湘西世界,更多的是描寫激蕩中國十年裡發生的變化。但是路遙又是站在常態的基調上來寫的變態,因此,他描寫的一年四季的變化,社會政策的變化,人物命運的變化等等,我們還是能明顯的感受到路遙想要描寫的那種常態,那是人性的真善美 、情感的愛恨、人在艱難苦難環境中的拼搏奮鬥精神等等。路遙在小說中寫道:沒有永恆的幸福,也沒有永恆的痛苦。曾經有一位朋友也曾對我說,只有變才是永遠不變的。優秀的作品都試圖在跌宕的起伏中描繪永恆的常態,路遙的這一部作品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值得我們高興的是,路遙做到了,而且寫得很不錯。
太晚了,簡單寫幾條不足:
1、小說的字數達110萬字。我覺得太多了,要是路遙能夠精簡到80、90萬字,甚至100萬字,該多好。不能因為這是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就不提這個意見。這跟路遙的寫作狀況有關,他是忍着病痛寫的。敘述的文字還算是流暢、簡潔的,就是太細了,顯得有些啰嗦,有些地方不需要多提一遍讀者也能懂的,他還說一遍。韻味不足。最近剛看完女作家王小鷹的一個中篇《點絳唇》,描寫點到為止,我覺得文章很有李清照“點絳唇”那首詞的韻味。估計是病痛讓路遙無法細細刪改了,加之當時是用筆寫作,刪改本來就不易。110萬字,每一頁稿紙300字的話,需要3667張,文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初稿到成品按照最低謄抄3遍,就是11000張稿紙,該是多少斤的稿件啊。
2、第二條忽然忘記要寫什麼了,哈哈~~~~~~~先空着,改天再寫。
接着補第二、三條:
我認為《平凡的世界》是可以複製的。可以複製的東西就說明它不夠獨一無二。當然,這個複製是有前提的,起碼要做到幾點:
A:有深沉的情感。路遙小說中的人物時常因為感動、痛苦、興奮、莫名其妙落淚,這對於我這種不善於表情達意的人來說是不好理解的,我基本上不哭,像安妮寶貝作品中的人一樣,有點倔強、執拗。
B:有超前的思維。大家都會想到魯迅。他太威猛了,不提他。我提蕭紅的《生死場》。最基本要求就是後來人看他們的作品,不會像看郭沫若的不少作品一樣因為政治因素太多而看不下去(時代已經日新月異了啊)。
C:做好認真收集資料的準備。這種準備既要有板凳做得十年冷的毅力,還要去實地進行親身體驗。路遙寫煤礦,就真的到礦區跟礦工們生活了一段時間,同吃同住同勞動。
D:要有開闊的視野。現在社會上流行的說法是專家不專博士不博。要想完成令人嘆為觀止的宏大巨制,沒有寬廣的視野是稱不上的。要會哲學、歷史、心理學、醫學、天文學、農學等等,不說全部都會,至少精通幾樣。君不見俠者金庸,歷史、武術、醫學都是很令人佩服的。另外還要知曉經濟、政治的具體內幕,甚至走江湖的行話也是必須的。
3、小說的語言。路遙小說的語言是比較樸實,也充滿詩意的。但是相對於陳忠實和賈平凹來說,路遙的語言文字更大眾化些,如果多用方言寫作更有味道。當然,這也跟路遙要將這部作品推向全國是有關係的,方言太多,外地人不一定看得懂。路遙的文字樸實舒緩,給人厚重感,像當年電影《黃土地》的風格。跟後來紅柯《西去的旗手》這樣激越澎湃的語言比較,要差一些。這也是時代的局限。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範文推薦:
相關範文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看似平凡的不平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用心領悟平凡
-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不平凡的
- ·徵文: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000字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000字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做"追夢"的8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500字
- ·重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200字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一個不同尋常的
- ·再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 ·大學生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感謝苦難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走在路上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2000字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 ·平凡鑄就不朽---《平凡的世界》讀後
- ·讀《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有感
- ·讀路遙《平凡的世界》有感
- ·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有感
- ·淺讀《平凡的世界》
-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500字
-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000字
-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
-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000字
- ·書香三八讀書徵文:與《平凡的世界》共
-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