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看似平凡的不平凡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看似平凡的不平凡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看似平凡的不平凡 標籤:平凡的世界 世界是平的 悲慘世界

  看似平凡的不平凡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地礦工程處 王洪海

  《平凡的世界》是文學家路遙的作品,它對我的意義非凡,是我學習寫作的啟蒙,是我渴望了解這個世界最早的啟發,它對我原有的淺薄的價值觀,世界觀給予了重創,他讓我明白了這個世界除了物質、名利之外還存在着樸實的奮鬥,命運的抗爭,社會的奉獻,親情的無私,愛情的偉大。或許這就是生活的真諦:平凡的世界,不甘平凡的人。

  這本小說通過重點人物在特定背景下成長經歷描繪了中國從文化大革命末期至改革開放初期陝北地區乃至整個中國的巨大變革,文章筆法輕淡,看似涓涓細流,點滴積累卻能把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把事件描繪的大氣磅礴,當你閉眼回味,孫少平、孫少安、田曉霞、金波等等一個個人物浮現眼前,主席去世、粉碎"四人幫"、生產承包責任制、改革開放、抗洪搶險等等一個個驚心動魄的事情歷歷在目。

  小說中的主人公不是這場巨大變革的推動者,決策者,不是轟轟烈烈的偉人、弄潮者,他們只是這場社會變革中微小的存在,是這歷史的變遷最好的體現者。

  那是我父輩經歷的時代,一個動蕩而又激情的年代,一個貧窮卻又豐富的年代,一個蒙昧但又純潔的年代,一個令人神往卻又望而卻步的年代。苦難是那個時代的代名詞,繁重的勞動,吃不飽飯的身體,沒有希望的日子,身心被束縛在了這一片給人希望最終讓人失望的土地。小說中最初孫少安帶領着村生產一隊搞年產承包責任制時受到阻撓,最後在大形勢要求下,也只有一隊搞生產責任制,當一隊的人民通過承包制吃飽了飯真正受益時,其他人才走向了這條他們認為的"資產主義"道路。當變革襲來,這些苦難人的猶疑,阻隔,彰顯了他們的驚慌與恐懼,當一個時代被否定,他固有的支持階層的不甘就匯聚成這場變革最深層次的障礙,能夠帶來這衝破枷鎖力量的還是勞苦大眾對更好生活的嚮往。代表着最廣大人民的訴求與渴望,這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政黨,一個國家想要走向希望的最根本的原因。

  勤勞就是財富,這是這本書中最直觀的表述,當改革開放到來,土地承包到了個人,農民從土地從收穫比以往更多糧食,他們再也不會被束縛在這片土地上,他們需要創造更多的價值來適應社會轉變后豐富多彩的生活狀況,也就是說在解決了"吃飽飯",這個根本問題后,他們要目光聚焦在"穿、住、行、樂"等其他問題,要滿足這些需求就需要更多的財富,這是單純的土地種植遠遠不能給予的,這就是需要更多的勞動,去種植經濟作物,或者是小說中提到的搞"副業",孫少安開辦了磚瓦廠,老村長搞起了施工隊,田海民養魚,金光亮養蜂等等這種種的舉動都使他們的物質生活更加豐富,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努力勞作最終給自己帶來了富足。

  讀書改變一個人。不能絕對的下"讀書改變命運"這樣一個定義,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命運的歸途,但讀書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像小說中的主人公孫少平和他叔孫玉亭,在各自特定的年代下,兩個讀書人的生活狀況可以說千差萬別。孫玉亭作為建國初期的知識分子,本可以在大城市過自己"幸福"的日子,卻在國家困難時期回到了更為貧困的家鄉,過起了自認為"幸福"的生活,不管以後的生活多麼j惶,我依然敬佩他"精神的富足".孫少平這個人生長在一個苦極的生活條件下,雖然上到了縣城的高中,但極端的貧窮給自己身心都造成了深刻的影響,那時一個學業荒廢的時期,但他沒有真正的荒廢,他通過讀書讀報來豐富自己的頭腦,增長自己的見識,即使是回村勞動也未改變,這些都是他走出農村,闖蕩世界的由來,在城市喧囂中為生活的奔波,沒有磨滅他的氣質,沒有消磨他的品質,最後就是當上一名煤炭工人他也要做一名"不一樣的礦工",這就是讀書對一個人的改變與塑造,知識所能帶來的力量。

  生活的遠征,沒有那麼的驚心動魄,只有滿懷希望的追逐,平凡的世界中總有屬於你的不平凡。

您正在瀏覽: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看似平凡的不平凡
網友評論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看似平凡的不平凡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