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百米河邊觀后感

百米河邊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百米河邊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百米河邊觀后感(一)

  煙草公司 王廷輝

  最近,通過單位組織收看了《百米河邊》龍江劇,對照自己日常生活工作感受頗深,作為基層領導幹部必須明確的以下幾點意識:

  一、服務基層是我們始終要樹立的意識。通過與基層黨員幹部交流,與群眾座談,使我更加了解到基層和群眾在想什麼、盼什麼、需要幫助解決什麼,而這些都是我們指導和改進工作的客觀依據。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班子成員和機關幹部聯繫村制度,切實通過幹部進基層,聯心結對送服務等活動的開展,來推進基層的創業創新。

  二、改善民生是我們始終要做好的命題。在調研過程中,聽到最多的是農村幹部群眾對黨和政府改善民生方面所做工作的肯定,村民建房、關心低保弱勢群體、實施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但他們期盼着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活環境。所以我們要始終做好的改善民生問題。

  三、破解難題是我們始終要交好的答卷。通過走訪調研,村項目建設推進難、新農村規劃建設難和各類矛盾糾紛、不穩定因素化解難等一系列問題更加凸顯在我們面前。

  我們要堅持"四勤",不斷增長經驗,提升能力,爭當一名合格的"基層幹部".

  一、勤用眼去觀察,及時解決問題。"觀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在農村的日常工作中,需要自己用心去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看別人怎樣為人處世,看事情的主要矛盾在哪裡,並細心地去發現問題,然後有針對性地去通過詢問前輩、查閱資料等各種途徑及時地把心中的疑問解決掉,這樣的過程可以增長我們的智慧,提高我們處理事情的能力。否則,就會鼠目寸光,難以進步。

  二、勤用腦去思考,虛心學習知識。我們要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有時工作中忽然產生的一個想法,如果經過思考加以整理,也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建議或方法。我們要學會做事之後不斷地思考,思考自己的處事方法和實際效果,在思考中發現自己哪方面的知識缺乏,然後虛心學習。要知道面對這份陌生的工作,需要學習的還很多很多,不能以"高素質"自居,要放下架子,向基層幹部學習,向農民群眾學習,學習與農業、農村有關的方針政策;學習科技、法律、文化等關於農村工作的知識,努力改進和提高自身素質。

  三、勤於手去勞動,參與實踐行動。針對農村缺乏文字工作者的弱勢,我們應積极參与到書寫總結、制定計劃、擬定協議等工作中。起初由於我們不了解村裡情況,不常寫公文,肯定會遇到很多難題。加班、熬夜、找資料、查文件會成為家常便飯,確實很累,很枯燥。可是我們都知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誰可以隨便成功。苦去甘會來,慢慢地我們會寫得越來越像樣,從而得到村幹部的認可。另外,我們也要參與村集體勞動,與群眾共分擔,有一天村民們會露出笑臉,欣然地接受我們。在實踐中錘鍊自己,提高自己的可信度。

  四、勤用心去感受,善於總結經驗。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農村工作我們需要的武器不僅是知識,更需要經驗。與老幹部相比,我們的經驗甚少,這就要我們多學習全國優秀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經驗,學習基層幹部的工作經驗,從中提取經驗為自己所用。閑暇時,用心去領悟,總結自己工作中的經驗,不斷地充實自己。

  處處留心皆學問,我們要勤學善思,勤看多行,把聽到的、看到的、學到的,慢慢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不斷培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習慣,使自己成為知識全面、見多識廣的好村官,培養自己獨擋一面的能力,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頂樑柱".讓我們謹記自己的使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將熱忱播撒在農村廣闊的土地上。

  《百米河邊》觀后感(二)

  市編辦 于波

  9月27日,我帶着激動的心情觀看大型龍江劇《百米河邊》。此劇由大慶市林甸縣文藝工作者自編、自演的,反映基層黨員幹部對事業奉獻、對人民盡責,帶領群眾致富的大型龍江劇《百米河邊》舉行首演。通過基層優秀村幹部、優秀共產黨員王樹春舍小家、為大家,克服重重困難,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走上幸福路的演繹,歌頌了一心為民、開拓創新、無私奉獻、敢於擔當的基層黨員幹部,反映了基層黨員幹部為了理想信念堅持不懈的精神,展現了一個"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優秀共產黨員的形象。觀看后,我受益匪淺,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更是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我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學習王樹春同志先進事迹:

  一、把人生價值與黨的事業緊密結合起來,做心繫蒼生的人。王樹春同志的事迹啟示我們:個人抱負的實現,體現在群眾利益的實現。黨員幹部要有"衙齋卧聽蕭蕭竹,疑似人間疾苦聲"的責任感,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使命感,多想群眾少想自己,多想事業少想名利,堅持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把志存高遠與腳踏實地緊密結合起來,做埋頭苦幹的人。做成一件事情,必須要有堅韌不拔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要有甘於寂寞和百折不撓的毅力,要有與群眾打成一片的熱忱。王樹春身上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腳踏實地幹事業的求實精神和尊重客觀規律的科學態度。作為一名普通黨員,不僅要立高行遠,還要恪勤求真,當立足本職,兢兢業業,實事求是,勇於實踐,做埋頭苦幹的孺子牛,做任勞任怨的螺絲釘。

  三、把繼承傳統與勇於創新緊密結合起來,做銳意進取的人。王樹春同志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優良的作風帶領廣大群眾迎難而上、銳意改革、共克時艱,他身上始終保持一種敢做善成的勇氣、保持一種逆勢飛揚的豪氣,敢於挑起重擔,敢於克難制勝,敢於奮勇爭先。《百米河邊》讓我知道在今後的工作歷程中,要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宗旨使命,立足崗位、愛崗敬業,踏實肯干、無私奉獻,在機構編製工作中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百米河邊觀后感(三)

  張子龍

  《福興人的幸福之星》

  一一觀看龍江劇《百米河邊》有感

  龍江劇《百米河邊》,描述的是東興鄉福興村黨支部書記王樹春,帶領全體村民依據地緣、資源等優勢,克服困難,頂着重重壓力,大膽開拓,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旱改水田,舍小家為大家,犧牲了自己的健康,不惜一切地勇往直前,帶領全體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事。

  劇中的動人心魄的場景,主人公的堅定、豪邁的語言,村民對自己的領導的熱愛等等,催人淚下!因為,我對劇中的主人公太熟悉、太了解了!因此,我認為,這不是戲劇,這是活脫的把日常生活中的主人公搬到了舞台上!

  1996年11月8日,縣裡派我到東興鄉任副鄉長,主管鄉鎮企業和工商管理等項工作。從那時起,結識了福興村黨支部書記王樹春。

  王樹春,從外表看,他的個人氣質,舉止言談,文化素養等,你肯定會認為他是個學者,或者是縣城機關的幹部。

  1996年,林甸縣政府所轄的兩鎮八鄉一百二十五個村,可以說,每個村在發展上,都各具特色。都依據本村的各自優勢,帶領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但是,王樹春具有的獨樹一職的開拓進取精神,使他走在了前頭,成為全縣村黨支部書記的學習榜樣!

  他只所以當上了全縣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的排頭兵,我認為: 第一,他是清政廉潔的典範。在福興村,即便是存在村辦小食堂的年代,村裡來了客人,特別是縣、鄉的領導和工作人員,一般都吃派飯,到村民家就餐,不備酒水。有的甚至與村民同吃,不搞特殊。因此,福興村的小食堂,也就成了擺設。

  王樹春外出開會、學習,從不搞特殊,能搭車就搭車。實再搭不上車,有順路的摩托車,他也能坐。一年四季無論春夏秋冬。在王樹春的眼裡,動村集體的一分錢,比花他個人的錢還心疼!劇中的殺年豬請眾鄉親吃肉的故事,在王樹春的現實生活中是存在的。

  無論是誰,想到福興村弄點什麼土特產,佔便宜,在王樹春那裡沒門兒!對自己家人、親朋好友,他要求得更嚴。這麼多年來,誰都沒有借上他一點光。更不用說佔便宜了!對此,有人對他不滿意,說他摳門兒!但是,全村的老百姓對他確讚不絕口!

  第二是身先士卒的榜樣。農村有句俗話,叫做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農村,村黨支部書記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群眾來說,都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劇中的王樹春與群眾一起挖水利工程扎壞腳的故事,是絕對真實的!還有一件事,使我至今記憶尤新!一次挖排水溝,一個調皮整事兒的村民與分配任務的村幹部爭吵,說分配給他的土方量大,他累死也完不成任務。

  這時,王樹春走到這位村民跟前說,咱倆分同樣的土方量,我若能完成你怎麼辦?那個村民叫號說,王書記,只要你能完成,我頭拱地也能完成。後來人們才知道,那個人當時想出王樹春的丑!他心想,你王樹春年齡比我大,而且身體又不好,就這土方量,累死你也完成不了!出他意料的是,同樣的土方量,同樣的工具,王樹春早他半個多小時保質保量完成!打哪以後,這個人逢人便講,他對王樹春的為人、工作能力、工作作風、工作力度,那是心服口服外加佩服!五體投地的佩服!  第三是全面發展的楷模。在農村的經濟發展中,講的是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村裡要想全面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必須要在這三方面下功夫。在帶領村民大力發展、開發水稻種植,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同時,王樹春還與有關部門合作,種植中草藥。為了使水稻過腹增值,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便創辦起規模較大的稻米加工廠。稻草加工廠。利用本村,後來到外鄉鎮收購稻草,加工稻草簾,除供應本鄉磚廠使用,還遠銷到當時本縣的黎明、宏偉等鄉的磚廠,還遠銷到依安、富裕、明水等外縣的磚廠。 結合本村的實際,還創辦起禮儀餐廳,超市,集貿市場、小吃部等商貿企業。解決了部分農村富裕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第四是百姓心中的親人。在東興鄉福興村,提起王樹春,上到白髮昌昌的老人,下至穿開檔褲的孩兒童,幾乎無不交口稱讚!劇中的王樹春患病要外出看治病,眾人送錢,送營養品,為他祈禱,祝願他早日康復等等感人的場面,都是真實的。

  平日里,在村辦公室,幾乎看不到王樹春的蹤影。他的辦公地點是農田、企業、有困難的村民家中。正如劇情所展現的那樣,誰家農田莊稼有什麼問題,村民哪家有啥困難等等,他都了如指掌。並想千方設百計幫助解決。劇中王樹春遭誣告,也確有其事。當時,鄉黨委、鄉政府,曾給王樹春以公正的評價。

  並積極配合上級相關部門開展工作。經過各級相關部門的深入群眾調查了解,查閱經濟往來賬目等,最後給王樹春一個公正的評價!此人:優秀共產黨員,舍已為公,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心全意帶領村民發家致富奔小康!是福興人的幸福之星!(2016年8月3日零時55分草於家中)

  作者簡介

  張子龍。男,57歲。熱愛文學。曾在縣水泥管廠、鄉企局、鄉企委、東興鄉政府、物資公司、物資管理站工作。任大慶寫作學會常務理事。在省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報刊上發表文學、新聞作品近二百篇。有多篇獲獎,被編入書中。

您正在瀏覽: 百米河邊觀后感
網友評論
百米河邊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