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
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一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當代大學生的崇高理想和歷史使命
——電影《辛亥革命》觀后感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啟明班金晨曦
(一)
電影《辛亥革命》截取了封建中國在1911年至1912年初那一時段發生的歷史事件,從“血染黃花崗”到“武昌城首義”,從“陽夏保衛戰”再到“創建共和制”,由表及裡的歷史重現了辛亥革命的過程,書寫了一群熱血青年用自己的生命叩擊愚昧的封建國體,用自己的熱血呼喚青春中國的壯舉。通過觀看這部電影,使我們重新審視那段歷史,100年前發生的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一個重要里程碑,辛亥革命所蘊含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認真深思。
曾擔任華中師範大學校長的章開沅說,盤點辛亥革命,要看三個100年,即辛亥革命之前的100年,辛亥革命以來的100年,以及放眼今後的100年。“百年銳於千載”,這是孫中山對同盟會成立以前那100年世界歷史的精闢概括,而對於同盟會成立以後這100年的世界歷史,這句話也同樣適用。因為20世紀的“世界開化、人智益蒸、物質發舒”等等,其變化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更遠遠超越了19世紀那100年。只有透過這前後兩個100年世界歷史的發展變化,才能更為深刻地理解辛亥革命。
“前面的兩個100年都是前人做的事業,而未來的100年是我們的事情。”章開沅認為,現在最重要的是摒棄膚淺的科技決定主義,實現精神的回歸。當前人類面臨諸多共同問題,資源浪費耗竭、生態環境毀壞日益突出,不是科技決定論所能解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更需要精神的力量。
為此,章開沅大聲疾呼,要大力弘揚和傳承精神力量,包括百年來形成的辛亥精神、延安精神、人文精神等等。
章開沅認為,辛亥精神實質上是對祖國的熱愛、追求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
(二)
下面藉助章開沅教授的視角,談談我對《辛亥革命》這部電影的觀后感。
當今時代,國際國內的形勢日新月異,當代的大學生尤其要繼續發揚“對祖國的熱愛、追求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的辛亥精神,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我們大學生的崇高理想和歷史使命!
我國已經找到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並將繼續取得偉大的成就,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必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必將成為世界一流的強國。我對國家充滿信心,充滿自豪感。
進入本世紀,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帝國主義國家的生命力正在日益衰減,帝國主義國家的制度已經日益顯現嚴重的局限性,新興國家的崛起,尤其是中國的崛起不可避免,世界越來越需要中國發揮更大作用,因此,我們每個中國公民尤其是現在的大學生應該提前預判到這種發展趨勢,努力準備自己,積累自己,武裝自己,為成功世界大國公民、強國公民做好一切準備。
我立志在大學期間要充分發揮辛亥精神,努力學習經濟、金融知識,就是為了把自己培養成經濟學家、金融學家,努力學習,認真聽課,關心時政,關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金融形勢,積極跟蹤專家學者的前沿觀點,積极參加科研課題的研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以比高考還要高考的精神完成每天的學習。
我們的校友巴曙松在一個發展論壇會議上作報告時指出,國內企業在面對國際經濟形勢大幅波動時,普遍明顯缺乏應對的經驗和能力,突出表現在對原材料價格和庫存判斷的失誤上,“集體交了學費”。此次危機過後,他相信很多企業將更加成熟,對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周期性變化有宏觀的認識。巴曙松表示,每逢經濟遇到大的挫折,反而更能激發我們集中資源和智慧來進行改革,從而邁上一個新的台階。此次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機,也蘊含著大量亟需解決的重大課題和學科發展的機會。
巴曙松的報告給我們學生的啟示是,要抓住此次金融危機給我們國家提供的發展機遇,給我們青年學生提供的發展機遇,努力學習經濟知識金融知識,加強宏觀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對宏觀事務的判斷能力,全面發展自己,把自己培養成為學生領袖,乃至成為未來經濟領域、金融領域的專門人才和領袖。
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二
電影《辛亥革命》觀后感
這部電影,細膩,深刻,把辛亥革命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尤其喜歡影片開頭寧靜的那段告白,她帶着腳鐐走向斷頭台的那一刻,出影時間最短,但是卻讓我最為感動,她在犧牲前說的:“我的死是為了所有孩子的幸福!”,頓時,我有一種眼淚要衝出眼眶的感覺。
今天的我們其實就是她當年說的孩子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真的不要忘記那些流過鮮血和犧牲的革命先烈,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堅定的信念換來了我們今天的歡笑和幸福。戰爭的場面看着讓人揪心,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勇敢的拋棄家中的妻兒和一切,拿起捆綁的手彈跑向敵軍的那邊。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一件件忘我犧牲的事迹,一幕幕不能忘記的場面,深烙在心底!
秋瑾說:“革命是為了給天下的孩子造一個溫和的世界……”林覺民說:“革命是給天下人謀求幸福……”孫中山說:“革命是……使全國之人無一貧者,使中華民族屹立世界之東方……”。這一句句,無不感人肺腑,而我所流淚的真正原因,其實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美好願望——這是多麼美好的、直到現在仍尚未實現的願望啊!以至於我在心裡懷疑,他們的願望,永遠只能是一個理想的、美麗的願望而已。那麼,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又到底是為了什麼呢?結果,我迷茫了,迷茫得流下了眼淚。
我們知道,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孫中山,當然,還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他,還是一名醫生。他從一位醫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為了推翻封建帝制,發動11次武裝起義,失敗了再起義,越挫越勇,百折不撓,歷盡磨難,其堅定的愛國信念,深深地感動我們。為了給國家留下一個光明體制,為實現最高政治目標推翻帝制,他毅然辭職讓位,以總統一職換袁世凱叛清,實現共和制度,其偉大的人格令人景仰,這樣的情節只能是由偉人創造出來的,而不是電影情節塑造出來的!可是回到我們的現實,我們扣心自問,現在的生活條件照當時相比要優越得多的多,可我們是否能夠像孫中山先生那樣不畏艱險困苦,不畏挫折,為了自己的信念、信仰而堅持到底呢?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像孫中山先生那樣無私呢?要知道,在當時,大總統的位置可是相當於皇帝寶座啊,這在現實社會中,還不要說什麼大總統的位置,有多少雞皮蒜毛之事又讓多少人為之斤斤計較,耿耿於懷。所以說孫中山先生的境界和覺悟,那是難人可貴的,更非等閑之輩所能及也。也正因為如此,當時才會有那麼多的熱血青年追隨於他,為之而獻出生命。
也許我們當中的有人會說,自己生錯了年代,如果也生活在那種亂世,說不定也將成為這些革命先烈中的一員。其實,我覺得這是遐想也好,假設也罷,都毫無意義。一個世紀的光陰猶如彈指一揮間,歷史是不容假設的,所以我很難想像,如果100年前,沒有這樣一部分人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拋頭顱灑熱血的方式執着的追尋新的希望,那麼如今的中國該是怎樣的一種場面?不過,既然歷史沒有留給我們血雨腥風的生活,沒有留給我們戎馬疆場的機會,那麼我們就該以我們這個時代所特有的新的方式去開拓進取,去尋找利國利民的新道路。
最後,謹以此片表達我們心中對於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也希望我們這些作為晚輩的,能夠發自內心的去保持對於前輩先賢們的崇敬,並以其為榜樣,激勵自己,為了那一份信念、信仰,勇往直前,永不放棄。
再說說辛亥革命的得與失(謹代表是個人觀點)
很顯然影片以孫先生回國為界分為前後兩部分,回國前主要是孫、黃合作領導軍事鬥爭。此部分為雙線敘事:一線是黃興在國內領導革命起義,一線是孫中山在國外募捐籌集軍費。雙線并行不悖卻又彼此牽動,有條不紊。在敘事節奏上,由於多涉及戰爭場面,矛盾衝突和情節起伏上都顯得緊張而又跌宕,激動人心而又扣人心弦。而孫先生回國后則由軍事鬥爭轉化為政治鬥爭,仍是雙線敘事:一線是孫先生在南方積極籌建共和,建立新政府;一線是袁世凱在北京與清廷斡旋,逼清帝退位。同時雙線交織,矛盾重重。因為這場鬥爭的的參與者是孫、清、袁三方,他們代表着不同的利益:以孫先生為首的革命黨極力要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清王朝又做着垂死的掙扎,袁世凱游刃與二者之間,企圖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坐收漁翁之利,成為做后的贏家——手握權柄之人。最後在袁世凱逼退清帝當上大總統后雙線合一。此部分由於是政治戲,所以在敘事節奏上該部分較之前半部分略顯平緩,但並不意味着就平淡無奇,無甚可談了。張黎導演在這部分的處理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比如袁世凱憑藉自己油滑老辣的政治手腕逼清帝退位的那段戲還是非常精彩的。不足之處就是對以孫先生為首的革命黨的展現就過於形式化了。
另外整部影片敘事的前後銜接上還是有一些問題的。影片主要涉及到了廣州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陽夏保衛戰、籌建共和、清帝退位等幾件歷史大事,所說張黎導演對每部分的處理還是很到位的,該祥則祥,當略則略,重點突出。但有些部分之間的過度不夠自然,有割裂之嫌。尤其是在陽夏保衛戰和孫先生回國籌建共和之間似乎沒有什麼過度就直接轉過來了。
若從整體上說本部影片在敘事上還是比較成功的,可以說避免了先前《建國大業》、《建黨偉業》這些史詩性歷史劇敘事上的流水賬之嫌。
其次,影片中場景的設置是別具一格,有不少亮點的。筆者認為影片中對戰爭場面的再現是很出彩的。無論是廣州起義、武昌起義還是陽夏保衛戰都能讓觀眾在炮火聲聲中如身臨其境:炮彈落,片甲飛,無法躲閃。不等你做好死的準備,握有鋼槍的手就已經和身體分家了,足見戰爭之慘烈。可以說出身攝影的張黎導演把戰爭的場面渲染得淋淋盡致且酣暢淋漓。毫不誇張地說在目前國內同題材的影片中稱得上數一數二的佳作。
另外,還有兩組場面的的設置也是令人稱道的。一組是:廣州起義前年輕的戰士們在檳榔嶼的海灘上盡情的嬉戲;另一組是廣州起義失敗后七十二烈士的屍體遍布在海灘上的情景,導演給了一個俯拍特寫,震撼之極。兩組畫面形成了極鮮明的對比:一喜一悲、一生一死,衝擊力極強。觀眾看過之後無不為之動容嘆惋。
當然在個別場景的處理上,張黎導演還是存在着些瑕疵的。比如影片中給了小皇帝太多的鏡頭,使得後半部分顯得就有些冗長了。不如刪去一部分,留作他用。
第三,我認為本部影片較之前類似題材的電影,最大的不同也是亮點在於它在採用大視點進行宏大敘事的同時,沒有忽略或者說照顧到了歷史中的情感個體。使得他們個人的情感能夠呈現給世人,而不是被這歷史的宏大敘事給閹割掉。整部影片中還是充斥人性之光輝的。
比如:其一,片頭秋瑾就義的場景,雖然她的那段“此番我赴死……”的內心獨白略顯煽情和做作,但還是足以震撼人心的。她與監斬官的那段對白:
“從此這兩個孩子將失去了母親?”
“我是為天下所有的孩子死的!”
足見秋瑾之偉大,但細心的觀眾會發現說這句話的時候,她的眼淚早已滑落到嘴邊了。筆者以為就以前的慷慨陳詞彰顯了她的民族大義和革命信念,而這兩行熱淚是為自己和兒女們流的,而非其他。試想天下哪一個做父母的不心疼自己的兒女。在這裡我們不但看到了作為女英雄的秋瑾,而且也能感受到為人母的秋瑾的存在。這才是影片的高明之處。
其二,是關於影片中由成龍扮演的黃興和由李冰冰扮演的徐宗漢的感情戲,也許有人會詬病說是為了賺錢的商業買點,同時也會有損於題材的嚴肅性。筆者在此並不完全苟同。筆者認為要想把人物寫活,就不能只談民族大義和革命信念而迴避個人感情,這樣做的結果只有一個把歷史人物片面化和神化。幸好《辛亥革命》沒有做這樣的蠢事。還記得在陽夏保衛戰的戰場上黃興負傷倒下后想到的是和自己九死一生、相親相愛的徐宗漢,而不是革命成敗。這才是作為正常“人”的黃興,而不是作為“神”的黃興。這樣才有人情、人味和人性。
《辛亥革命》這部影片在關注“大我”的同時,也照顧到了“小我”是成功的。
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第2頁)三
電影【辛亥革命】觀后感
心情還在澎湃着,久久不能平靜。
【辛亥革命】——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導演張黎的一部力作,他把我帶回了一個世紀前的那場歷史變遷,身臨其境般的體會了那場空前絕後的革命,那些熱血將士為國為民的舍我情懷,深深震撼了我。
回顧1911.10.10,武昌起義的槍聲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帷幕,在孫文的帶領下,各省市逐漸獨立,晚清政府岌岌可危,國內形式群雄逐鹿。電影以秋瑾就義為起點,以廣州起義,孫文海外遊說募捐,黃興國內領導武昌起義,晚清政府內憂外患,各省獨立解放,孫文就職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為主線,戰爭.情感.事件,一一俱全。讓人有夢回過去的感覺,又不乏感人至深之境。其中最動人心魄的就是黃花崗起義,72壯士紛紛就義,各個青年才俊,各個蓋世豪傑,林覺民的絕筆【與妻書】,催人淚下,千古流傳。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沉痛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為中國人民鬥爭開闢新道路。辛亥革命結束啦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觀念深入民心,並在中國形成了“敢有帝制者,天下攻擊之”的民主主義觀念。辛亥革命給人們帶來了思想上的解放,激發了愛國熱情和民族覺醒。是社會經濟,思想習慣,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這場革命值得我們去回顧,去了解。
看完影片,我仍不能自拔,深受鼓舞。更深深地明白要不斷磨練自己的意志,要懂得團隊配合,精誠團結真諦。富有辛亥革命推陳出新的膽識,學會創新,努力前行。回顧過去,放眼未來,這些歷史革命的精神將無止境的流傳下去,並默默指導我們前行。
這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崇敬,至極!
相關範文
- ·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4篇
- ·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2篇
- ·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800字
- ·革命電影觀后感
- ·紅色革命電影觀后感
- ·愛國主義電影《辛亥革命》觀后感
- ·《辛亥革命》觀后感
- ·辛亥革命觀后感200字
- ·辛亥革命館觀后感
- ·辛亥革命觀后感600字
- ·辛亥革命的觀后感800字
- ·辛亥革命博物館觀后感
- ·辛亥革命的觀后感
- ·辛亥革命觀后感800
- ·辛亥革命觀后感1200字
- ·辛亥革命觀后感400字
- ·辛亥革命觀后感500
- ·辛亥革命觀后感3篇
- ·辛亥革命觀后感1000字
- ·辛亥革命觀后感1000字3篇
- ·辛亥革命觀后感2篇
- ·辛亥革命的觀后感2篇
- ·辛亥革命觀后感
- ·辛亥革命觀后感500字
- ·辛亥革命觀后感4篇
- ·辛亥革命觀后感6篇
- ·辛亥革命觀后感2000字
- ·辛亥革命紀念館觀后感
- ·辛亥革命讀後感
- ·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有感
- ·參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