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水教學反思

水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水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水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小學三年級上第四單元中的第一課,在教學中,我首先以謎語的形式導入課題《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在了解水的有關知識時,我讓學生自己寫卡片,寫出自己知道的內容,把自己寫的卡片貼到黑板上的網狀圖中,完成書中的網狀圖,這樣的設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對粘貼自己寫的卡片很感興趣,每個人都很興奮。之後,我進行了小結,整理了學生粘貼的有關水的知識,發現學生對水的特點了解不夠,這樣很自然地導入到研究水的特點環節中來,進入探究環節--哪個口袋中是水。在這一環節中,我用了7個黑口袋,裡面分別裝了樹葉、石頭、木塊、水、牛奶、醋精7種物體,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各種觀察方法進行猜測、辨析哪個口袋裡是水,問題一提出,學生的探究慾望就很高,對口袋裡裝的東西很好奇,還有特別喜歡猜這種方法,符合學生好奇的心理,小組同學討論得很激烈,尤其是在猜水、牛奶和醋時,意見不太統一,最後才定下來,填寫在記錄單中。在小組彙報辨析結果時,我讓學生不僅說出物體名稱,還要說出辨析的依據,最後兩組同學在水和牛奶、醋的猜測結果出現了分歧,用了摸和聞的方法。由於黑口袋裡還有一個密封口袋,醋味也不太明顯,另外,課前準備時,這些口袋都是放在一起的,其他口袋上也稍稍帶有醋味,很難分辨。最後,我把黑口袋全部都打開了,讓學生用眼睛看的方法,辨別出牛奶,因為它是白色的,而水和醋精是無色的。剩了兩個無色物體,這個時候學生說用聞的方法就可以辨別哪個是醋精,哪個是水了。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終於揭開了謎底,恍然大悟。結果兩個小組都沒有完全猜對。都發出“唉”的聲音。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表現出了極大地學習熱情,就像在遊戲一樣,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給學生營造了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辨析、推理能力,教學效果較好。

  篇二:水教學反思

  《水》一課是篇記敘文。背景是從前一個缺水的偏僻村莊,家家戶戶建有水窖。作者回憶兒時洗澡的不易。下雨時,用雨水洗澡;炎熱時,母親用一勺水為四兄弟消暑納涼,說明當時水的珍貴。

  在教學《水》一課之前到柳州聽了幾堂賽教課,我認真地做了記錄,所以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基本按照她們的設計思路來上,並根據我班實際情況,設計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

  我採用緊緊圍繞“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這句話展開。首先了解“我”出生在一個缺水的地方。為了一擔水,要到“十公里之外”“排上一個小時的長隊”。所以“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其次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品悟“雨天洗澡”的痛快與歡樂。最後品悟母親用一勺水為四兄弟消暑納涼,感受到缺水的苦澀。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缺水時村子里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從而教育學生要珍惜水資源。

  在教學中我還注重教法與寫法的結合。

  本課的最後一段是全文最感人的一段,作者把那一勺水帶給四兄弟的美妙體驗表現得淋漓盡致,細到每一個毛孔,每一根血管。品讀本段,不由得為作者出色的細節描寫深深打動。作者抓住一個“滑”字把一勺水從臉到胸和背再到大腿和膝蓋最後到腳板的美妙體驗一一傳達,這份美妙激發了身體里的每一個毛孔,每一根血管。這種感覺是越來越強烈的,因為身體實在太需要水了。如果在朗讀時能通過分層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在讀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這份對水的強烈渴望,教學目的在朗讀中得到了強化,可謂一舉兩得。此外,在朗讀中教師應及時質疑:為什麼“滑”這個動作會重複出現三次呢?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從而在課堂上,將教法與寫法巧妙融合,讓學生明白:在寫作時,我們一般是不重複用詞的,但有時為了強調自己某種特別的情感時往往會進行重複用詞。而文中的作者,則是在強調這一勺水的珍貴所帶給他的難以描述的舒暢感受。寫法也在潛移默化得到強化。

  除此之外本課還有一個突出的寫作方法——反襯法,人們雨中洗澡時的“痛痛快快”,舒服得“大呼小叫”,母親用一勺水為四兄弟消暑納涼,舒服的“啊啊”大叫,這些“痛快”“快樂”更能襯托出水的珍貴,缺水的苦澀。

  課上下來,我對孩子們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想想我的課,還是有很多的不足之處的。如:

  1、教學過程沒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整個課堂始終是我拉着學生在走教案,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曾想過,讓學生圍繞“你從課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來展開教學,讓學生自己去課文中找,但又怕前面找一句,後面找一句,把課文拆得太凌亂,自己把握不住課堂,所以還是用了保守的方法。

  2、對教材的解讀還不夠深入。

  例如在體會了缺水之苦后,對於“母親用一把大鎖鎖住了水窖,也鎖住了我們對水的渴望,而她腰帶上的那把鑰匙,則象徵著權威、幸福和痛快。”這一句話只是一帶而過,沒有讓學生深入地理解,學生的理解只停留在了文字表面,造成了後面當我問到“打開水窖沖涼對於他們全家來說是一件什麼樣的事?”學生都答不上來。

  3、評價的語言比較貧乏。

  當學生回答好問題或者讀完課文時,評價的語言比較單一。不能針對學生的發言作出比較有效的教學評價。

  這次的教學讓我了解到好的教學設計必須經過反覆的推敲和思考才能出現更好的效果,在今後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更應該下功夫。

  篇三:水教學反思

  在作者筆下,水是如此珍貴,但對於身處水資源充足的我們是很難體會到這一點的,因而,如何讓孩子真切地感受水的珍貴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在上課時,我緊緊抓住了課文的兩條線索帶着學生走入作者的生活,那就是“缺水所帶來的苦”以及“用水所帶來的樂”。讓學生在自學划相關詞句、交流體會、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學習課文。“缺水所帶來的苦”主要通過“挑水難”“洗澡難”“盼開窖”等事情體現,“用水所帶來的樂”則通過“雨中洗澡”和“洗涼水浴”這兩件事體現。

  教學時,我以一組有關“水”的成語導入,這些成語是生活在江南水鄉孩子心目中的詞語,繼而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母親的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你們真是餓壞了”,這樣形成強烈的對比。初步體會在缺水地區,水是很珍貴的。

  課文第一自然段,通過對村裡人取水的描寫,讓學生畫出令自己震驚的詞語,談談自己的感受,以此體會到取水“人之多”“路之遠”“水之少”“時間長”“量之少”,同時,讓學生進行想象,從而體驗到缺水之苦,進而明白水之珍貴,於是對“我出生在一個缺水的地方”,“水成了最珍貴的東西”,隨後“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這樣的說法也就很好理解了。自我感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體會到位。

  課文第二自然段,在教學時,我主要抓住了“只有在下雨的日子裡,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一回澡。”讓學生談體會,同時讓學生想象洗澡時的場景,並通過朗讀,感受水成了村裡人幸福的源泉。然後通過想象,水給人們帶來痛快、舒服、幸福,這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在這短暫的快樂之前、之後,分別是什麼?以此來反襯缺水之苦。

  第三自然段主要抓住“風乾”這個詞,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水的珍貴。並通過朗讀、想象感受。第四自然段,主要通過朗讀,來感受四兄弟被母親一勺涼水淋漓的快樂。

  同時在教學的基礎上,能夠聯繫生活實際進行拓展:雲南旱災,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介紹等。並能結合雲南旱災中,學生獻愛心這個活動,對班級學生進行表揚。讓學生結合《學和做》中的水的知識,引導學生與自己的生活中用水情況對比學文,從而體會水的珍貴。

您正在瀏覽: 水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水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