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高中課堂教學反思

高中課堂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高中課堂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高效課堂

  篇一:高中課堂教學反思

  高中新課程改革在我省試點實施已經四年了,我所帶的第二屆參加課改的學生也已畢業,對課改,我感受頗深。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都在發生着前所未有的變化。這諸多“新的色彩”使得我們當今的高中語文課堂逐漸“活”了起來。然而,我們在這些“活”的試驗課堂氣氛中,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一、初中教學與高中教學脫節,教師卻仍追求高中課堂的達標和活躍。

  新課程的改革是由初中開始試點實施的,應該說初中的課程改革確實減輕了學生的學生負擔,學生只需課堂認真聽講,考前看看課本就能考出高分,不必額外地多做練習,課堂課外都很輕鬆。老師在課堂上也不講太難的東西,只把表層的知識交給學生就行了。可是在這樣的學習要求下,大部分學生都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不懂得怎樣自己學習,不懂得怎樣自己將已學的知識進行歸納,形成自己的東西,只等着老師來推,老師說“該做筆記了”便記兩筆,老師不說就不記。而且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連知識的基本體系都沒有形成,而高中的許多知識又是必須建立在這些基本體系之上的,於是我們的高中教學便成了空中樓閣。比如幾乎所有學生都不懂得什麼是“名詞”、“動詞”、“形容詞”等,更不用說句子成分了,可是沒有這些知識就無法貫徹文言文的諸如活用、句式等基礎知識,而要講清這些相關語法知識,語文課堂又必然會變得比較沉悶,這又違反了新課改的精神,於是我們的許多老師就只好避重就輕,拋開這些枯燥的語法,轉而注重文言文故事情節的介紹與文章結構特點的把握,遇上語法現象或直接告訴學生或由學生自己去看參考書。這樣的文言文教學豈不失了其本質,與現代散文、小說的教學有何二致?

  我以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教什麼文章就應該像什麼文章。各種文體都有其獨有的特徵,我們在教時也應保有文章本身的問題和內容特徵,如果我們把無論什麼文體的文章都按照一種文體來上,那就失去了教學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我們應根據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每堂課的教學方法和情境,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課改,製造虛的達標和活躍。

  二、單純追求課堂氣氛而忽視語文雙基知識

  自從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 “課堂氣氛是否活躍”、“學生在課堂上是否積極發言”、“教師講的多還是少”成了評價一堂課是否成功的重要參照標準。而為了避免課堂上出現冷清、沉悶的場面,一些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挖空心思、花樣百出,穿插了諸如遊戲、表演、笑話等眾多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活動。結果,一堂課下來,課堂氣氛肯定是沒有什麼好說的,學生們在一節課中始終處於興奮狀態,熱熱鬧鬧,聽課者也倍感輕鬆。可是我們仔細反思一下我們的課堂教學,這節課學生讀了幾遍書?有沒有置疑問難?掌握了哪些基本的語文知識?發展了哪些語文能力?語文素養是否有所提高?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三個維度是否協調體現?總之,感覺這樣的課型,學生只是浮在水面上,沒有潛下水去探寶,以保證我們的基本生存所需,活潑之餘,實感雙基浮躁。因此,我們現在的高中新課程改革不僅要從表面看課堂是否活躍,還要關注每個學生在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教師及時抓住了學生課堂中的哪些閃光點,這些活躍氣氛的活動是否有益於學生在求知的生涯中具有可持續發展性。誠然,活潑的課堂氣氛不可缺少,但這並不是我們教學的唯一選擇和最終目標,我們應通過創設一些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樂於探究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真正做到求真務實,務實求真,真中求活,活中求實,而不能從“北極”走向“南極”。

  三、學生失去了傳統意義而言“讀書”“讀”的權利。

  本者,根也,用以吸收養分長成軀幹枝葉。“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基本途徑,它是學習之母,智慧之源。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要培養和提高學生讀、聽、說、寫的能力,它同樣離不開“讀”這個根。讀、聽是語言的吸收和理解;說、寫是語言的表達和運用。讀中包括朗讀,朗讀實際上含有聽和說,葉聖陶先生解釋得極為透 辟,“聽,也是讀,是用耳朵讀;說,也是寫,是用嘴寫”。沒有吸收和理解,就談不上表達和運用,學生只有通過讀,學習了人家是如何運用語言來表情達意的,才有可能自己去駕馭語言,表情達意。大凡文章寫得好的人,都有相當濃厚的“讀”的基礎。可見讀、聽、說、寫這四項中,領頭的一項是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在力量和時間上不能“四分天下”,首要的是要培好“讀”這個根。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方可枝榮。非讀無以廣識,有知才會有能,能力的發展依賴於知識的掌握。而“讀” 本身就是一種緊張的智力活動,它可以發展學生觀察、想象、思維等能力。通過閱讀激發起來的思維,猶如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識的種子撒上去,就會發芽、成長,取得收成。有些學生連課文也不願“接觸”,卻“陶醉”於老師那津津樂道的講演,其結果語文成績總是上不去;也有不少學生,雖然在語文課上面對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說和支離破碎的提問而昏昏欲睡,但他們重視自我閱讀,語文成績卻也很是不錯。這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舍本與固本的不同結果。由此可見,“讀”是高中語文教學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們以“讀”為本,再相應地輔以“講”、“問”等方法,就能把語文課真正上成在教師引導下“教會學生學習”的課。

  四、片面強調個性而忽視及時引導

  實行高中新課程改革后,教師的教學理念必須不斷更新,教學行為要以人為本,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把課堂時間返還給學生,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強調得尤為重要。是的,每個人的知識背景、生活經歷、處境與心境的差異,必然會導致對同一問題的看法與體驗不盡相同,這是尊重學生的表現。但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不少教師過分強調學生獨特的體驗,對學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揚,不敢帶有半點否定之詞,惟恐招來“扼殺學生創造性思維”、“不尊重學生獨特體驗”或“不以學生為主體”的“罪名”。例如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任其學生高談闊論,經常可以聽到學生說“我認為”,“我不同意”“我反對”等詞語,經常可以聽到來自學生的各種見解。課堂教學氣氛異常活躍,思路打開了,各種不同見解層出不窮,教師往往用“很好”等比較概括的詞語總結學生的見解。一節課下來,幾乎全是學生在說,教師呢,只是在不停地說“好”“很好”“不錯”等類似的誇讚之詞,對於學生回答中出現的明顯錯誤也沒有及時及中肯地糾正,而有些教師竟將之視為“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我們一貫提倡“給學生創設敢於發表個人見解的氛圍”、“尊重學生獨特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可這並不代表教師對學生只能褒揚,而全然不顧其獨到見解與獨特體驗是否科學、合乎情理。因此,我們有必要進行反思。在學生的發言過程中,教師有沒有起到提升學生的學習層次的作用?我們的課堂是否應該有學生自己的時間,讓學生在潛心閱讀中不斷感悟,而並非僅僅在別人的感悟中感悟呢?在學生髮表不同見解的同時,是否應該考慮一下學生的價值取向呢?

  以學生為主體並不等於教師的指導和引領作用“缺席”,當發現一個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有失偏差或者體會不夠深入時,教師應適時指點迷津、有效引導,充分發揮一個導演的角色。教師在學生回答后應適時地加以引導,既充分肯定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獨特見解的勇氣,又要啟發學生進一步有效思考。

  綜上所述,我認為針對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已經存在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做一些主觀的努力,比如: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高中課堂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高中課堂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