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蟈蟈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綠色蟈蟈教學反思
文章雖是一篇介紹蟈蟈的科普文章,卻不顯絲毫的機械呆板。文章既有對昆蟲形象地描繪,又有個人情感的流露。這種寫作形式在以前的課文中從未有過,如何讓學生正確的感悟呢?唯有讓他們走進書中,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因此,在執教《綠色蟈蟈》時,我十分重視學生的自讀自悟,體驗文本的語言特色。一上課,我就引導學生直面文本,與文本親密接觸,使學生充分了解蟈蟈習性的同時,要求學生結合文中語句充分感受其生動傳神的語言特點,然後再次研讀課文。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引導學生在欣賞、品悟課文語言的基礎上,進行交流,並在交流中體現了語文的表達特點,不是片言隻語,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課文的語言進行大段語言鋪陳敘述,從而實現課文語言向學生自身語言的內化。在語文學習中關注學生的感悟的這過程中,既訓練了學生語感,又培養了語文素養。
從教十幾年了,上了無數堂課,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沒有一堂課比這堂課讓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它時常在我腦海中重現,提醒我藝無止境,自己的差距還有多遠。
那是幾年前的一次課,雖然是新教材,但我還是不慌不忙,心想,就憑十幾年的教學經驗,一堂課算什麼,隨便上什麼都行,我當時就選了《綠色蟈蟈》。應該說我還是用心準備了的,畢竟是在學校上語文公開課,教學目標、教學資料、教學步驟包括課件都做了精心的安排。我的教學設想是這樣的。1、導語:從輕快的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設置情境,引導學生想到森林、昆蟲,讓學生回憶童年時玩昆蟲的體驗,自然而然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放鬆、讓課堂活起來。然後,讓一兩個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熟悉的昆蟲,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要介紹好昆蟲並不容易,讓他們帶着任務來學習法布爾的文章,這樣學習目標明確,效果也會好的多。
2、資料助讀:讓學生了解法國偉大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的知識是很必要的,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找資料的習慣。3、速讀課文,培養學生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本課生字詞較多,為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並積累一些常用的詞彙,我準備了幻燈片打算用一至兩分鐘的時間完成這一內容。4、精讀體味:我設計了三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學生自己說說喜歡哪一段文字,為什麼?如果學生沒有動起來,就用第二種方案引導學生重點品讀“蟈蟈的聲音”和“蟈蟈捕蟬”這兩段,學習作者擬人、比喻、比較的寫法、生動的筆調。第三種方案出示3道思考題,讓學生討論,同樣的目的是品味作者生動的文藝筆調。5、合作探究環節,讓學生提出疑問,最好由學生自己解決,教師點拔。6、課堂小結,讓學生說一說這堂課學到了什麼?如果學生能說出兩個層面的收穫,即寫作特色方面的和科學精神方面的,那就達到了教學目的。7、作業:模仿法布爾的寫作方法,選擇喜愛的一種昆蟲,用一段文字形象描繪其外形、聲音和動作特徵。
但課卻上砸了,出人意料的糟,讓我始料不及。當時我思維混亂:怎麼會這樣?完全控制不了局面,結果草草收場。課後我冷靜下來分析原因,覺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差距,很多素質都不過硬。
一是不能因材施教,自己一廂情願把教學過程想得天花亂墜,把教學方法設計得儘可能新潮,但卻沒有想到學生能否跟得上,如果跟不上該怎麼啟發,這一方面是因為太久了沒教語文,對學生的水平有了陌生感,另一方面是自己違反了教學最基本的規律,沒有充分了解學生和尊重學生,殊不知再好的教學方法如果學生不能配合就是最蹩腳的,這是對我不深入了解學生的懲罰。
二是教材處理不科學,貪大圖全,結果目標太大等於沒有目標,這也與第一點教訓息息相關,對學生不夠了解導致目標確定不科學,以後得出一個教訓就是:一堂課要穩打穩紮,不貪多求快,完成一個任務是一個,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三是心理素質不成熟,駕馭課堂的能力還不強。上課一開始情緒還非常飽滿,但一旦學生出現狀況,課堂冷了場就開始亂了陣腳,虛榮心在作怪,結果越是怕出醜就越是出醜,不是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補救而是消積放棄,只求早點上完了事,這是對自己、對學生不負責的表現,也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由此可見,曾經自以為是老教師了,其實自我調控能力還不強,更別說調動學生了。一個成熟的老師應該是一個欄目的主持人,他會用多種方法去激活現場,帶動觀眾,讓整個節目跟着他的目標走,而絕不會讓節目冷場。所以我離一個優秀教師的目標還差很遠,今後得在這方面做個有心人,要千錘百鍊。
上好一堂課容易,上好每堂課卻很難,反省的目的絕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為了正確地認識自己,日趨成熟,這堂失敗的課於我是一面鏡子,時刻提醒我差距在哪裡,努力的方向在哪裡。
篇二:綠色蟈蟈教學反思
貫徹落實課程改革新理念,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新方式,教師要為學生搭建展示平台,為更多的學生創造展示才華的機會,是本堂課的主要特點。
首先,就是恰當地利用教學資源來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導入關於“蜘蛛”、“蟈蟈”等的兩個謎語和“蟈蟈”圖片的運用,由於內容和語言形式比較貼近學生的年齡,容易激發學生思考、探究事物特徵的興趣,為學生學習課文做好鋪墊。在備課中,充分收集有關資源和信息,借鑒學習其他人的先進經驗而完善教學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多媒體和資源綜合利用的作用並取得了較好效果。
其次,就是堅持教育新理念而創設教學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合作者,在本節的備課和教學過程中,都力求為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提供機會,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讚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鼓勵學生不斷的向上攀登。如:
關於“自主朗讀法”:本文是一篇觀察隨筆,也是一篇優美散文。文章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高度結合,描寫生動,妙趣橫生,學生在自主朗讀中更能體味生動傳神的語言特點,如說明對象及其特點的概括,擬人手法的運用及表達效果的評價等更適合學生的身心特點。
關於“研討點撥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因其內容的生動有趣,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自由探究的積極性,為深層把握文意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教師適當點撥、歸結,如“作者筆下的蟈蟈是如此招人喜歡,作者憑什麼了解蟈蟈的情況?”的設計和點撥。
再次、教學思路清晰、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導入新課——整體感知——重點研讀,質疑問答,合作交流——拓展延伸,應用反饋——總結與鞏固”的教學思路給人以清晰明確的感覺,並一直把“整體感知——重點研讀,質疑問答,合作交流——拓展延伸,應用反饋”作為重點,師生的互動也圍繞重點展開。
最後、目標明確,教學定位恰當。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但學習者卻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還沒有積累相應的說明文知識,因此在教學知識目標中只要求學生“能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內容,認識了解蟈蟈形體特徵以及其生活習性”,沒有專項的說明文知識要求。但語文學習具有系統性的特點,為了以後的說明文學習,又適當的滲透說明文知識如“打比方”、“作比較”等方法的滲透。
總之,本節課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也鮮明地體現了在課堂中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的內涵。不足的是,有的細節沒有處理好。
本人自認為這是一堂成功的課。
篇三:綠色蟈蟈教學反思
花了兩節課的時間上《綠色蟈蟈》,感覺甚是不滿意,主要原因在於:(一)花了太多的時間學習字詞。雖然學生預習過,但從課前檢查的情況來看,學生預習的效果不好,於是我花了大約15分鐘的時間教讀、鞏固字詞。從課後的聽寫信息反饋過來看,情況雖略有好轉,但還是不容樂觀。(二)花大量時間介紹作者法布爾與《昆蟲記》。對於法布爾這樣的花畢生精力於昆蟲研究與寫作的科學巨匠,生平經歷的介紹對於學生應該有所影響,再說,《昆蟲記》是下個學期要讀的名着,讓學生對它有所了解很有必要。(三)整體感知,效率太低。我預設了兩個問題:(1)課文從幾個方面描述蟈蟈?(2)作者對綠色蟈蟈的稱呼有哪些?照理說這是兩個很簡單的問題,學生而且預習過,但我叫道的學生(中等生)沒有答好,不知什麼原因,第一個學生從第二個問題答起,而且回答得非常不全面,我連叫了幾個學生,才把全部稱呼才找出來,我乘勝追擊,追問了一個問題:作者為什麼要不斷變換稱呼,這說明了什麼?在我的引導下,學生才逐漸搞清楚了這個問題,說明了作者把綠色蟈蟈當做人來寫,當做朋友來寫,表達了作者對綠色蟈蟈的喜愛之情,也可以作者熱愛自然、尊重生命,與昆蟲和諧相處的美好意願。這樣糾纏之後,一節課就就所剩無幾,完了。(四)、教師對教學程序與文本不是過於熟悉。課堂教學效率要高,教師必須對教學程序與環節爛熟於心,但我這兩節課不是這樣,比如說,在講了整體感知的第一個問題后,我卻馬上過渡到聲音的具體描述,並把重要板書屏顯出來,這違背了原來的教學預設;又比如說,在沒有很詳細感知本課科學小品的基礎上,就出示了辭海里一段綠色蟈蟈的說明文字,讓學生感悟本課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另外,文本的細讀對有效教學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我對文本不是很熟悉,比如說,對課文第三自然段描寫綠色蟈蟈聲音特點的語段,我就不是特別熟悉,只好與學生一起閱讀學習,講起課來也不是很流暢;又比如,我對第五自然段寫蟈蟈捕蟬的語段也不是很熟悉,最後我捨棄了這段傳統課堂必講的重點語段。要把精華授予學生,讓學生上課有所得,教師課前一定細讀文本,對文本有自己深透的、獨特的理解,上課之間一定再熟悉課堂教學程序與有關環節,抵抗遺忘。(五)對教學思路不是太清晰。教師備好課後,做好課件后,對教學內容與思路一定要再做細緻的審視與思考。但我發現這節課我沒有做到這一點,以致教學遺忘了一些環節,重要的內容便無法講深透,影響了學生的聽課。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覺得有這樣幾點要特別注意,也是今後要糾正的:
1、課堂教學要合理安排時間,重點內容要突出。字詞教學重要,作家作品知識也重要,但他們只是為課文教學服務的,文本的解讀才是課堂的重中之重,要把它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學時要突出,時間的安排要向它傾斜,否則,課堂教學便是本末倒置。
2、關注學生預習,加強對學生預習監督。語文教學預習非常重要,她直接關係到課堂教學的順逆與成敗。以前,教師只關注學生的數量,沒有關注學生預習的質量,不能讓學生為預習而預習,除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預習方法指導外,還必須警醒學生不能抄襲參考書,要自己誠信預習,真正為提高自身的自學能力服務。
3、備課要細讀文本,課前要熟悉程序(環節)。有效教學提倡細讀文本,教師課前一定要細讀文本,對文本有自己深透的理解,並努力化為自己的東西;上課前要再次熟悉教學環節,以抵抗遺忘,這樣對教學過程的流暢起很大的促進作用,也大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4、課前要釐清教學思路。雖然備課時已經梳理了教學思路,根據文本與學生實際確定了教學的方向,但時間一久,很容易遺忘,因此,課前教師要再次釐清教學思路,對教學的課件要進行細緻深入的審視,把教學的各個環節與有關問題都逐一做細做密,並用過渡語勾連起來。
相關範文
-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 ·蟈蟈和蛐蛐教學反思
- ·綠色的夢教學反思
- ·描寫蟈蟈的句子
- ·逮油子(蟈蟈)
- ·蟈蟈
- ·綠色校園、綠色心靈演講稿
- ·綠色奧運,綠色北京,你我同行
- ·用綠色創作譜精彩人生——謹獻給綠色環
- ·對教學反思的“反思”
- ·教學反思:教學方式
- ·“中點四邊形”教學設計 教
- ·讀《有效教學》教學反思
- ·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四步”走教學反思
- ·高二上學期英語教學反思
- ·聽小學高段英語寫作教學反思
-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
-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及論文
- ·《為什麼媽媽總是說“不”》教學反思
-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 ·《詹天佑》教學反思
- ·教學反思:中位數感想
- ·《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教學反思
-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
- ·教學反思:可能性
- ·複習時怎樣有效的轉化後進生的教學反思
- ·《春》教學反思
- ·教學反思論文
- ·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反思
- ·我的快樂音樂教學反思
- ·《我就是我》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