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散步教學反思

散步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散步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散步教學反思

  《散步》的教學工作已完成,給我留下太多的思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一、設計思路

  在研讀語文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礎上,依據學生實際情況,緊扣單元主題和閱讀要求,設計出散文《散步》的教學思路:以“親情”為主線,關注文章的故事美和情感美,注重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并行發展;學生在閱讀的情境中進入文本的探究,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尋找美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繫生活,將自己的獨特體驗表達出來。

  因此,《散步》這節課的教學,我圍繞着“親情”展開:整體朗讀,感知親情;合作探究,品析親情;小結課文,升華親情;敞開心扉,抒寫親情。進而設計了“朗讀感知”、“品析情感”、“文章回顧”、“創新表達”四個環節,注重學生聽、說、讀、寫基本能力,文本理解能力,語言概括及表達能力的培養,同時讓學生在文本中感受濃濃的親情,體悟生命與責任。

  二、《散步》教學的完成情況

  (一)教學目標順利完成,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由於對教材的分析較為透徹,學生學情的定位比較準確,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在本課的教學中得以很好地貫穿,實施得也較為理想,三維目標的達成還是令人滿意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完成較好,囿於學生現階段的生活體驗,學生對中年人的深沉情感和家庭責任能有所理解,但沒有親身感悟,因而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從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明確自己現階段責任并力爭做有責任意識的人做起。

  2 、學生在本節課的朗讀較為到位,所有學生用心用情地朗讀課文,為感知故事內容做了很好的鋪墊。我深感到七年級學生的純真和對知識的渴求,我有信心讓他們的朗讀水平日漸提高。

  3 、解讀文本歸根結底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與思考。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採用了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較大程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發言積極、較為到位,加之理解后再朗讀感悟,學生對於文本的理解就更為深刻了。

  4 、學生在學習文章后能同教師一起對文章內容進行回顧,對文章思路的梳理完成得相當出色。

  5 、在“創新表達”環節,學生生成在預設之內,基本能按照“以小見大”的寫法完成仿寫練習,多數同學能圍繞主題,通過生活中的小場景的敘述,感受家庭中濃濃的親情。個別同學存在句式問題需教師加以點撥引導。

  (二)我認為還有一些遺憾,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

  1 、朗讀是一個長期堅持的教學工作,本節課學生集體朗讀情況較好,但缺少朗讀技法的指導。如果本節課選用范讀,學生朗讀技法的欠缺就會突顯出來。

  2 、在分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都動起來了,分工也較為細緻,但交流的氣氛不夠濃烈,小組對個別學生的關注度不夠。

  3 、“創新表達”環節大多數學生能按要求完成,缺少創新的仿寫。但不能就此否定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本節課教學引發的現階段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1 、語文教學要重視閱讀。

  教學中要加強朗讀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注重在多形式的閱讀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朗讀氛圍,讓學生願讀,樂讀,為不同層面的學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時努力做到“以讀促學,以讀促思”,讓學生在讀中有所學、有所思。

  2 、語文教學要關注課堂、關注文本、關注學生。

  語文課堂的主導是教師,主體是學生,文本是聯繫教師和學生的紐帶。作為主導者的教師,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3 、語文教學要注重知識與素養並重,關注學生長足發展。

  老師不斷豐盈內心知識與內心精神,就會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就會“潤物細無聲”地豐富學生文化知識,影響學生精神世界,進而讓學生有長足的發展。

  華東師範大學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經常對自身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是教師實現自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且行且思且珍惜,我會“以思促教”,讓教學因反思更為出色。

  篇二:散步教學反思

  《散步》是作家莫懷戚的—篇洋溢着濃濃親情的美文,是一篇是讓學生通過探索、質疑、討論來理解家庭中的尊老愛幼及生命的生生不息的作品。本節課的重點就是採取探究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課本的基本知識與考試的基本技能,注重過程與方法的培養,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尊老愛幼。

  學習這個課例,有兩點感受強烈地觸動着我:一是散文教學要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感悟生活。這篇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是溢於言表的,課堂教學過程的四個板塊教師都能緊扣文本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具體文段語句的誦讀、思考、聯想、感悟,披文入情,聯通生活,觸發共鳴,幾次在教師的語言表達的設計中一吐為快,酣暢淋漓。這就是文學與生活的溝通,文本形象與學習感悟的溝通,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溝通。此非形式的淺薄與熱鬧,而是認識的感同與升華。第二點感觸是美文就應當美教。這篇散文是文質兼美的,所以教者就不能簡單粗陋地處理。這節課的四塊設計都是以優美的語言、美好的情感、和諧的節奏來組織的,學生在豐富動人的開場白中進入學習情境,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移步換景似的品味一個個真情場景,學生們一次次誦讀、一次次聯想、一次次感動,文理、情理、心理達到了高度的感同與升華。美在文本、美在教學過程、美在課堂上的聽說讀寫、美在學生精神上的陶冶與指引。

  篇三:散步教學反思

  《散步》是當代作家莫懷戚的一篇優美散文,它篇幅短小,語言雋永,但又情意濃濃。主要通過寫一家三代四口人外出散步的經過,表達了濃濃親情以及強烈的生活責任感。文章雖只有580字,讀來卻意蘊深長,讓人回味無窮。所以歷來受到語文老師的青睞,也常常成為語文老師上公開課的選擇對象。

  打算上《散步》一課時,其實一直在猶豫:那麼多人上過這篇課文,包括我本人也在幾年前作為公開課上過,怎樣才能上出新意呢?於是,我仔細閱讀了單元提示及課文,課文文字較少,且內容簡單,編者的要求也不高。當我讀到課後練習題時,引起了我的注意。課後一共設置了三道題目:一是為課文該換標題,意在把握課文內容;二是研讀課文最後兩句話,意在把握文章的主題;三是比較閱讀作家林文煌的《三代》,意在培養學生的閱讀及鑒賞能力。於是,一個大膽的思路便形成了,我何不圍繞三個題目來設計教學呢?針對三個題目我設置了讀出畫面、讀出情感、讀出故事三個教學環節,後來,我又加入讀出感悟的環節,作為前三個環節的補充,從而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同時,這節課我還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不讓學生帶課本進教室,更不準帶教輔資料,只准帶新華字典、筆、本子。這樣做的目的,只想讓孩子們去思考,而不是做一名搬運工。把資料書上別人整理好的答案搬到書上,然後再進行所謂的交流,這種做法學生獲得的閱讀感悟是極少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自己的閱讀體驗,根本沒有去思考。我一直認為,現在的孩子很懶,不是手腳懶,而是大腦懶,不願多用腦,倒是願意動手抄,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是提高的很慢很慢的。我也一直認為,學生的語文能力是需要訓練的,朗讀、寫作、交流表達等等,都需要在老師的示範、引導下來訓練提高。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從學生的表現來看,基本上還是可以的,七年級的小孩畢竟還小,思維、表達的能力還有限。雖然分析膚淺,但有真意;表達生澀,但有真情。我相信,通過長期的熏陶、訓練,他們的閱讀、表達、思考、寫作的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縱觀整節課,最大的失誤應該是似乎與課改的距離很遠,嚴格的說教學的理念距離課改不遠,但形式卻遠離了軌道,這也是我上語文課的最大痛苦。如何把自己教學的理念和課改的形式有機結合起來,應該是我今後課堂教學努力的方向。現在課堂教學很流行一個詞語:高效,到底什麼樣的課堂才算是高效的?也許很多人都沒有科學的答案。市教科所沈老師來我校調研時,我特意請教了這個問題,他說高效的課堂不是指你的課堂容量有多大,不是學生做對了多少題,而應該指學生思維的容量有多大。他說,他也不能做出多麼完整的科學的解釋。但他的這句話卻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課堂一定要讓學生去思考,否則,無論多熱鬧的課題,學生的收穫都不大。

  語文教學永無止境,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課上的非常好,我感覺他的教學之路會越來越窄,因為已經沒有提升的空間。我一直認為我是語文教學道路上一名學習者、探索者,“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願與從事語文教學的同事們,在語文教學之路上共同成長。

您正在瀏覽: 散步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散步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