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培訓心得 > 赴美研修培訓思考

赴美研修培訓思考

手機:M版  分類:培訓心得  編輯:小景

赴美研修培訓思考 標籤:行政執法培訓 幹部培訓 暑期培訓

  培育學生的自信乃教育之魂

  --赴美研修培訓思考

  湖北省特級教師、正高職高級教師、 宜昌市夷陵中學語文教研組長 萬永翔

  湖北省首批特級教師赴美教育培訓團研修活動已經如期順利結束,但“訓有盡而意無窮”,此行帶給我們每個人的震撼和思考永遠不會結束。這種震撼和思考必然會滲透到我們今後的教育活動中,乃至伴隨我們終身。

  在培訓結束前的彙報交流會上,我們不少老師在發言中表達了他們一些獨到的感受和思考,比如美國社會的環境優美、多元包容、社會公平、人文關懷、憂患意識、創新教育等等,不一而足,給人良多啟迪。對同行們的感受和思考,我深表贊同。但我卻在思考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對美國社會飛速健康發展起到根本支持作用的教育,究竟培育了學生怎樣的精神,以至於他們能肩負起美國發展、發達、領先的歷史重任?

  經過認真的觀察、感受、學習、參觀、交流和思考,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美國學校教育是從根本上培育學生的自信。質言之,培育學生的自信乃美國教育之魂。儘管中國教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有着自己的成功經驗,但這一點上,恰恰是我們非常缺乏的,或者說是我們在理論上、口頭上宣揚着,在教育實踐中卻有意無意地漠視着。

  其實,美國學校對學生自信精神的培育,早已在社會上生出了巨大紅利,讓我們看到了今天美國社會的健康、和諧和強大。事實勝於雄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教育的成功經驗,應該給我們深刻的啟迪。

  美國的地理環境固然得天獨厚,但並非處處優美宜居,也有很多沙漠和荒漠,但美國為將來和子孫計,對環境的治理和保護可謂不遺餘力,尤其是建立了科學有序的長效機制,而不是為了短期利益殺雞取卵,去破壞它或先破壞后治理。這是不是一種自信?別的不說,加州、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等,境內都是動輒幾百公里長的沙漠,但固沙的耐旱植物整齊地點綴其間,大風過處,居然見不到沙土飛揚的景象;在洛杉磯二十來天,每天在街上行走多次,竟沒有擦過一次皮鞋。這些是不是奇迹?

  我們培訓所在地洛杉磯,除了擁有少量高樓的市中心外,其市政建設遠遠趕不上中國,沒有中國的豪華鋪張,更沒有中國的面子工程。這裡的街道有些破舊,也偶爾有些零星的垃圾,房屋也似乎有些滄桑感。但街道兩旁是造型別具一格的賣場和餐飲店,是設計頗見匠心的別墅式住宅,花草樹木各成美態,爭奇鬥妍,讓人疑為園林仙境而非繁華都市。我們所見到的舊金山、聖迭戈等城市莫不如是。可以說美國人將住宅、庭院、街頭的建築和裝飾當做了一種藝術在追求,而非蠅營狗苟的世俗實用。沒有高度的自信,是很難達到這種境界的。

  在國內,幾乎見不到車讓人的場景;但我們知道,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都是車讓人。但只有身臨其境,真切享受到車讓人的“禮遇”后,才能真正體會到人的尊嚴,體會到美國人對生命的尊重。十字路口,只要是行人在通行或正準備通行,按交通信號燈的指示,本可以通行的車輛卻都停下來等行人過去。入主幹道的路口沒有交通燈,明明有充足的時間進入主幹道,但看到行人遠遠地走來,車主會將車停下,耐心地等行人走近、走過路口,再啟動車輛;如果行人遲疑,車主會伸出頭來,友好地請你先行。這讓我們這些在國內習慣了小心翼翼避讓牛氣衝天的車輛的國人,在美國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更感受到“人比車高貴”的尊嚴。美國人的這種素質根源於良好的教育,根源於整個社會文化的濡養,更是一種自信的展示,因為,自信的人展示自身的素養和內在的力量,而不是藉助外物的風光來掩飾內心的虛弱。

  在國內,由於幾千年封建等級制度的奴化,等級觀念和官本位文化根深蒂固,職業分貴賤,做官受追捧。君不見每年考公務員,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甚至出現了五千多人爭一個職位的奇觀!在美國,見不到這些。在幼兒園和小學里,在旅館和飯店裡,這些在國內為“有志男人”所不屑的工作場所,我們看到的是大量的各個年齡階層的男性,他們滿臉笑意,充滿幸福感地工作着,根本看不到職業貴賤、男尊女卑的痕迹。美國人這種平等的職業觀從何而來?大的方面當然是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但學校對學生正確而自信的精神的培養,也是功不可沒的。當地時間5月10日,我們參觀的普納姆小學(PLUMMER ELEMENTARY SCHOOL)就給了我們一個最直觀真實的答案。邊午餐邊師生交流的時候,該小學校長讓六年級的部分孩子對我們這些中國訪問者談談自己的理想。有孩子說要讀南加州大學,將來當一個醫生;有孩子說自己要讀一個社區大學,將來當一個服裝設計師;有孩子說自己要讀烹飪學校,將來當一個麵包師;有的說自己要當一個警察,有的說要當一個心理諮詢師,有的說要當一個救火隊員,有的說要當幼兒園老師,有的說要當一個科學家……尤其是那個要當麵包師的男孩兒,說得是那樣自信和坦然,贏得了熱烈的掌聲。如果我們的孩子這樣說,不被痛斥為“胸無大志”才怪!而這正說明美國人沒有職業貴賤的區別,只要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實現人生價值、給自己帶來幸福即可。這就是美國學校對孩子自信精神和正常人格的培養,也正是美國教育成功所在!

  對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也是美國社會充分展示其自信的重要方面。我國對社會弱勢群體也非常關注,但提升到全社會關注的層次,卻是近幾年的事,很多方面還做得很不夠,有的甚至還沒有起步。而美國在這方面起步早,配套制度完善,並且形成了一種社會氛圍。停車場幾乎有與正常人對等的殘疾人停車車位,各種建築物和公共場所都充分考慮了殘疾人的無障礙行動,公交車上對殘疾人更是提供了人性化設施和服務。每輛公交車前門,殘疾人的輪椅車都可無障礙上下。公交車到站后,如果有殘疾人要上車,其他乘客需等候。前門會自動放下類似弔橋的跳板,殘疾人乘輪椅車上車后,自動跳板收起,司機會幫忙將輪椅車固定在殘疾人專用座位處;這時其他乘客才能上車。要下車時,司機將固定輪椅車的部件打開,放下前門自動跳板,殘疾人下車后,其他乘客才能上車。

  美國沒有專門的殘疾人學校,而是將殘疾人正常安排在學校里,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接受教育,但必須有幾個持專門執照的老師為殘疾孩子提供相應的服務。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把殘疾人當成一個正常人對待,有利於培育殘疾人的自信精神,養成其健全人格,也讓其他孩子自然接納殘疾孩子,不歧視他們,從而為今後正常人和殘疾人和諧相處做好了充分準備。在學校里,我們看見殘疾孩子和正常孩子一起,正常學習,快樂玩耍,一點都不自卑,心中不由得震撼不已!我在想,我們的學校教育有給殘疾孩子以正常人的自信了嗎?有給正常孩子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殘疾人的胸懷了嗎?

  文化的多元包容是美國強盛並且永遠領先的法寶之一。半個世紀前,馬丁·路德·金以《我有一個夢想》的著名演說喚醒了世界,他夢想有一天,他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里生活”。他的夢想早已實現,黑人總統、黑人科學家、黑人將軍、黑人文體明星等等,已經成為美國的一大風景。而且,其他膚色和種族的人,也在美國享受着平等的待遇。有調查統計,美國在家裡不說英語而說自己本民族語言的人有54%,也就是說,美國現在少數民族至少在54%以上,這可以說是一個奇迹!眾多不同民族的人,共同生活在一個國度里,必然產生碰撞,這就需要包容,最後相互吸納,形成合力,共同進步。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有容乃大的胸懷和高度的自信,需要學校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我們參觀的山谷藝術與科學高中,可以說是這方面的一個樣本。該校是一個根據“將藝術融入每個學科”的設計理念而興辦不到一年的高中,但我們卻從中看到了多元包容、高度自信的精神內核。該校學生雖然住在附近,但他們卻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全校學生說165種民族語言的,很多人的英語基本交流關都沒有過,但他們卻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和很多公立學校一樣,學校還專門開設了“英語學習者”課程和家長學校,幫助那些英語交流有困難的學生和家長,使他們建立自信,迅速融入美國社會。

  大膽的自我展示是美國中小學教育的基本目標和慣用手段。美國中小學課堂教學非常活躍,師生關係平等融洽,教師會採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充滿自信,合作探究,大膽表現。由於美國中小學班額小,一般只有24-30人,老師會照顧到每個學生。無論是知識型課堂,還是能力型課堂,抑或二者結合的活動型課堂,老師都會在說明學習要求之後,略作引導,讓學生或讀書,或思考,或談論,或合作完成任務,最後配對或分小組在台前展示。無論對錯,學生都會大膽說出來;說不出來時,老師會鼓勵引導,其他同學也會加以提示。展示完后,老師和學生都會給予展示者以激勵性評價,老師也會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在課堂上,有高年級的學生做老師的助教,這既是學生的一門課程,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自信。還有學生會主動做些諸如分發紙筆、學習道具、實驗工具等服務性工作。若掌握了課堂學習內容,經老師認定合格后,學生可以中途離開教室。有陌生人進教室,學生會在老師的帶領下或自己主動打招呼問好。學生在課堂上不必一本正經,自由度比較大,可以下位喝水,可以下位拿紙擤鼻涕,可以小聲交流,等等。但前提是自由有度,以不破壞課堂氛圍、不影響老師情緒和其他同學的學習為基本要求,不允許睡覺或喧嘩。這些本質上是在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培育學生的自信精神。

  上述美國社會現象或特徵,美國中小學不同尋常的做法及取得的成就,自然也有其他深層次的因素,但教育尤其是對學生自信精神的培育,無疑是最本質的因素之一。所以我認為,教育的靈魂在於培育學生的自信精神。換句話說,把學生培育成了具有自信精神的社會人,教育方能被稱為成功的教育,國家才能有無窮的發展原動力,才能強大無敵。

  反觀我們的教育,雖然有不少成功的地方,但也存在太多的問題。而根本的問題,我認為不在課程設置,也不在教學方法,而是我們的教育缺乏對人應有的尊重,缺乏對學生自信精神的培育;甚至我們的教育行政部門、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學校,還在共同地有意無意地摧毀着學生的自信。這並非危言聳聽!比如,我們的教育方針常常提“全面發展”,結果在教育實踐中被異化成“各科優秀”。但誰都知道,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稟賦、興趣和愛好,按照被異化了的“全面發展”的要求進行教育,不僅會挫傷很多學生的自信心,還會造成如韓寒所抨擊的“全面發展就是全面平庸”的惡果!具體到教學中,學生總有優勢學科和薄弱學科,我們常常不是鼓勵學生在優勢學科方面有所作為,而是突出和放大學生的薄弱學科,讓學生覺得在這些科目上一無是處,並花大量的精力去彌補。最終薄弱學科沒補上來,優勢學科倒沒了任何優勢。當然,為了高考,薄弱學科肯定還是要補的,但不能沒有限度。再比如,學科教學,本應該按照課程標準確定教材的使用和訓練題、考試題的難易度,但我們就有理科老師尤其是數學老師公開宣稱:“題目就是要難!”結果,成績不僅沒起來,反倒把學生嚇怕了,僅有的一點興趣和自信被摧毀了。我不知道,我們這些老師都幹了些什麼!

  還有,我們有同行得出結論說,“中國的幼兒園、小學和初中的教育比美國好,美國的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比中國強”。對這種觀點,我實在不敢苟同。一是因為,說中國的幼兒園、小學、初中教育比美國好,無非是中國學生成績好。但這種“好”值得打個問號,因為充其量就是會做題,而且是用高壓手段,採取時間戰術(學生是沒有周末和假期的,新課程教學實施后情況更嚴重)和題海戰術獲得的,至於說相應的能力,尤其是進行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嚴重缺失的。既然如此,還能說我們的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教育比美國好嗎?二是這種說法本身就嚴重不合邏輯。我們知道,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既然美國的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教育比不上我們,那“美國的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比中國強”又從何而來,難不成高中和大學教育是上帝突然賦予他們靈光?!所以,我認為,美國的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教育雖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但仍然是成功的,仍然比中國強。而這種強,不是我們一廂情願去比的那個成績,而是指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對學生精神尤其是自信精神的培育。這是我們應該也必須正視的。

  我常說,教育應該是一件讓學生和老師都感到幸福的事!可是我們很多時候,不是在給學生幸福,而是把學生原有的一點幸福給殘忍地剝奪掉了,甚至是無情地加以摧毀!現在我們正不斷地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合作交流,進行比較研究,向他們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方法,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但是我希望,我們不只是在比較靜態的結果,得出有失偏頗的結論;不只是在學習教學方法等細枝末節的東西,在那裡沾沾自喜、吹噓賣弄。我希望我們能抓住美國教育最根本的東西--培育學生的自信精神,因為在我看來,這實在是教育的真諦和靈魂所在,實在是教育走得遠的不竭原動力!

  2012年5月25日定稿於宜昌

您正在瀏覽: 赴美研修培訓思考
網友評論
赴美研修培訓思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