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公眾演講 > 心態改變命運演講稿

心態改變命運演講稿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得得9

心態改變命運演講稿 標籤:奧巴馬開學演講

  第一個叫“力忍”。也就是我們知道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所以當別人在對我們不好,做錯了的時候,我們要努力剋制住自己,不去打擊他,不去報復他,這叫力忍。如果你僅僅把自己的功夫停留在這個層面,終於有一天你會發現怎麼樣?你發現自己會忍無可忍,積累到一起,就像是火山爆發一樣發作起來。所以我們的忍還要往上提升。

  第二個就是“忘忍”。也就是別人對我們不好,對我們仇恨,我轉身即忘,沒有把他留在自己的記憶里。這就是我們說的古人的心量很大,說“大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宰相肚裡能撐船”。在《弟子規》里也說,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我們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相報。但是如果我們彼此有過節,有仇怨,我們不要把它老是留在自己的記憶里,想起來就折磨自己一次,有人也把自己的心比作一個純凈純善的垃圾桶,就是我們自己剛把這個垃圾桶從商店裡買回來的時候,你看它是很乾凈的和別的桶也沒什麼區別,但是事後為什麼它變成骯髒不堪?就是我們經常把垃圾往裡面裝,我們的心也同樣如此,我們的心都是純凈純善的,如果我們經常把別人的過失、別人的罪惡承載在我們的心中,那我們的心不就變成裝載別人過失的垃圾桶了嗎?最後受傷的還是我們自己。

  第三個層次就是“反思”。反思就是反省自己,反觀自己,我們這幾天學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然最難做到的一句話也就是這句話。因為我們拿着《弟子規》都去照別人,沒有來反觀自己,當別人做錯事,讓我們不高興不滿意的時候,我們不妨想一想,都在力行《弟子規》,你也學的不錯,為什麼他看每個人都是笑臉相迎,他唯獨看着我不滿意,不高興。這說明什麼?還是說明我們自己有讓人不高興,不愉快的地方。我們自己可能在溝通上和人家不到位。或者有一些態度、表情,雖然我們覺得自己沒傲慢,但是他無形中流露出一種傲慢,“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原因一定是在內不在外,只有你從內在化解彼此之間的對立,你才發現境緣都會改變,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中國傳統文華的一句心法。遇到任何事都從內找原因,你把內在的原因找到了,你發現外邊的境緣也就隨之改變了。

  第四就是“觀忍”。在《金剛經》上有一句話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其實那個讓你生氣的人,還有你生氣的自己都是一個虛幻不實的東西,他本性就是空寂的,覓之了不可得。我們再回想下我們過去的事,昨天的事以及上午剛發生的事,不就像作了一個夢一樣已經過去了嗎?就像肥皂泡一樣是短暫的,就像雷電一樣是不能延續的。所以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能夠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你能夠這樣去觀的話,你的怒氣也就生不起來了。

  第五就是“喜忍”。就是把別人對我的不好,把別人對我的抱怨,誹謗乃至所遇到的挫折,我都沒有生氣,沒有發怒,也沒有抱怨,反而非常歡喜的去接受。為什麼?因為他又來鍛煉我忍辱的機會了。有個人他在自己的筆記中這樣寫到,他說現在我對慈悲有更高遠的認識,我並不認為它只應該帶給我平安與福樂。我認為它應該帶給我為了滋長我力量的挫折和將使我深切的領悟到真理的莫大痛苦,以及為了消除我的罪業和增進我福德種種拒絕,種種羞辱和悲痛欲絕,也就是說慈悲有的時候並不是給他平安與福樂,是給他一些挫折,羞辱和磨練,甚至是悲痛欲絕,更提升他面對挫折的能力,更提升他了悟真理的智慧。這也正如一位大德在“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所寫到的,他說要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要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你自立,感激絆倒的人,因為他激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要感激所有讓你堅定成就的人。當我們能這樣變換着角度來看待生命中這些羞辱、這些誹謗,這個時候我們不僅不生氣,反而還會升起喜悅,這是第五個層次。

  第六個層次就是“慈忍”。也就是我面對別人對我們的誹謗、侮辱、抱怨,不僅不想去報復他,反而提起了我們要去幫助他提升他的心。為什麼?因為中國人說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當然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的,也是有道理的,一切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比如我們看到有一些年輕人,他還沒有走上工作崗位,還沒有走上社會,他就做出很多悖逆社會的行為。比如說在蔡老師《弟子規細講》上,就講到一個案例。他說一個孩子看到馬路邊停了一些豪華的車子,然後他拿起刀子在上面劃了兩道,甚至潑了一些油給他燒掉了。如果我們是這個車子的主人,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生氣,覺得這個人怎麼會做出這樣損人利己的事情,但是我們再深入調查一下,才發現原來這個孩子他父母早年離異,沒有人給他良好的教養,更沒有給他學習《弟子規》。所以他從小就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懷疑和不信任。所以他沒有走上社會,就跟人起了對立之心,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當我們知道了這個根源的話,知道他犯錯誤的原因之後,我們不僅生不起發怒之心,反而提起一種幫助他改過之心。在《格言》有一句話說“論人之非,當原其心”。讓我們在談論別人過失的時候,我們一定去考察他導致這種結果背後的根源。當我們找別人這個根源的時候,發現哪有什麼惡人和善人之分呀,只有接受和還沒有接受聖賢教誨的人之分。所以我們都說人之初,性本善。人性都是純凈純善的,只不過是因為後來染污的不同,使他們有了不同的習氣。所以我們看到的人沒有善人,惡人,都是受了不同習氣熏染的人。我只能說這方面的習氣比較少,但是另一方面的習氣比較重,所以我們沒有理由去拒絕他們,也沒有理由去輕視他們,從這裡我們也能深刻的體會到,大文豪巴爾扎克說過一句話:他說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有一位哲人他也這樣說,他說我們的痛並不是問題的本身帶來的,而是我們對於這些問題的看法而產生的。也就是說,並不是問題的本身帶給我痛苦與否的感受,而是我們選擇怎樣的態度,怎樣的方式去處理它,去面對它,這也證明我們古人所說的一句話,那就是境緣無好壞,好醜在於心。境就是物質環境,緣就是人際關係,他們本身都沒有好壞之分,其實好壞之分都是起於誰?起於我們的分別心,我們如何把一般人看起來是不好的環境和人際關係,這才是真正的智慧,也需要真正的功夫,這是我們的嗔怒。還有一篇文章我特別喜歡引用,每次講課我都喜歡把這個給大家念一念,因為什麼?因為我雖然念了很多遍,但是到了關鍵時刻,還是不能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所以有必要再重新提醒一下,“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這篇文章這樣寫到,他說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快樂的鑰匙,但我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把他交給別人來掌握。一個女士抱怨說,我活得很不快樂,因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先生的手裡;一位媽媽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叫我很生氣,她把快樂的鑰匙交在孩子的手中;一位婆婆說,我的媳婦不孝順,我可真命苦,她把快樂的鑰匙交在媳婦的手中,這些人都做了一個相同的決定,就是讓別人來控制自己的心情。而當我們允許別人掌控我情緒時,我們便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對現狀無能為力,抱怨與憤怒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我們開始怪罪他人,並且傳達着這樣一個信息,我這樣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為我的痛苦負責,一個成熟的人,掌控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望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他的情緒穩定,為自己負責,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壓力。諸位朋友,你們快樂的鑰匙在哪裡?是在自己的手中嗎?那就把它握緊吧!我們在青島分享了以後,青島的企業家很有遠見,他們把“鑰匙”編成小品,然後有機會去給人家拜年的時候,每次都給演出,讓人家要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在拜年的過程中,也就教育了這些要拜年的長者;還有的人說,其實這個快樂的鑰匙更像一個遙控器,如果你掌握不住自己的快樂,就等於把這個快樂的遙控器,放在別人的手裡,別人稱讚了幾句,誇獎了你幾句,等於按了一個鈕,然後你就很得意,很高興,結果別人又諷刺了你幾句,又誹謗了你幾句,侮辱了你幾句,又等於按了一個鈕,結果你就很生氣,這不是把快樂的遙控器放在別人的手中嗎?我們體會了這一點,以後都要想着一生氣的時候,我要握住自己快樂的遙控器,不能讓別人把這個“遙控器”給搶走,我們很多人已經習慣於發怒了怎麼辦?我們可以用心理意識的方式,來把我們愛生氣的毛病轉變過來,晚上我們可以站在鏡子面前,或者拿着一面鏡子對着自己,深吸一口氣沉丹田,把自己的意識集中在兩眉之間,然後對着鏡子這樣說:說你從今以後對於任何事情都不要生氣,或者早晨起來對着鏡子這樣說:你已經不生氣了,你已經不生氣了。當然中國人有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因為我們已經太習慣於遇到事情就發火,那你只是做了幾天,肯定是達不到效果,你還會覺得怒氣衝天,但是你不要因此而喪失了信心,堅持自己,一門深入,每天都提醒自己,提醒自己,罪大惡極的人都不會輕易的發火了。那學佛的人有一個更加簡短的方法,把你的念頭轉變過來,轉變為什麼呢?好多人都知道那就是“阿彌陀佛”,很多人都跟我分享,他說其實你這個方法沒有我這個方法簡單,你看,你一生氣,你就把“阿彌陀佛”四個字念出來,你就把自己的怒氣給消掉了,我覺得這個方法也很好,也給大家傳授一下。這只是講的第二個過失。

  第三個過失就是嫉妒。我們看這個嫉妒都是女字旁,我們做女人的要非常注意了,說明什麼呢?說明做女人的很容易起嫉妒之心,黑格爾說了一句話,他說嫉妒是拿別人的成績來懲罰自己。我們看別人幹得好,有成就,我們自己心裡不舒服,而別人的成就不會因為我們的嫉妒而有所減損,這不是拿別人的成績來懲罰自己嗎?中國古人有句話說“文人相輕”,其實這句話我們是有待商榷的,為什麼?我們說這樣的文人,充其量是沒有學過《弟子規》的人,因為學了《弟子規》他們都是說到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學習《弟子規》還告訴我們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學了《弟子規》的人,絕對不會對別人的成就有嫉妒之心。所以古代人說“文人相輕”,肯定是“不力行,但學文”的,這種文人才會相輕,我們現在知識分子之間特別容易相輕,後來我學了《弟子規》之後才找到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去力行聖賢教誨,而都是把它做為什麼?都是作為誇耀自己學識的工具,所以在《論語》中孔老夫子也說,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古代的人學習這些聖賢的教誨,確實是為了成聖成賢,能夠向聖賢人看齊,能夠提高自己的修養,而我們現在的人學習聖賢教誨,是為了告訴你,我學過《論語》,我學過《大學》,你看我對經典倒背如流,都有這種感受。所以上次青島講課之後,有一個人,我們從這裡也可以看到我們現在的人習氣很深重,他就過來跟我分享,他說我們聽你的課和蔡老師的課一比,我覺得你的課很有深度,我說:錯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你聽蔡老師的課,他整篇課沒有一句在誇耀自己,顯示自己的才華,他的存心都是為了利益在場的每個聽眾,他們講的每句話,都是希望對他們的人生有所啟發,但是我的課我還有一些在賣弄自己的學問。所以我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講這句話也是告訴大家,以後你們去上很多課的時候不要被人家什麼教授,什麼博士這種頭銜所迷惑,你看這個人真正有沒有學問,有沒有修養,就要看他是不是真正在力行聖賢的教訓,是不是把他所講的都說到做到。有位長者他經常提醒我們,他說能說到,然後做到,這是賢人,能做到然後再說到這是聖人,能夠說到結果做不到,這是什麼?這是騙人。古代人告訴我們,怎麼樣克服嫉妒心理?那就是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你看別人做好事,我們都要幫助他,成就他,結果他做了好事和我們做好事一樣心情愉快。在我們今天來的時候,我就聽到和我同來的老師給我講,他說青島大洲的劉總也來了,他這幾天在這裡忙碌,就好象他們自己在承辦這個會議一樣,我聽了之後非常的感動,而且我也非常的欣慰,因為我們確實每個人都在落實《弟子規》。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人並沒有違背聖賢的教誨。在《易經》上告訴我們,為什麼不需要嫉妒別人的成就?因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也就是一個人他做好事,積功累德,他必然會有他自己的福報,你自己做壞事,你自己會給自己招來禍殃,所以你不要去羨慕別人的這種財富、身份、名聲、地位,這是枝葉花果,你應該在哪裡去努力?要在根本上去努力,在《大學》上有句話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所以你看一個人他能取得別人取不到的成就,那一定是因為他有一般人不具備的德行。大家可以去好好觀察一下,我在中央黨校工作,我自己感受得特別明顯,因為我們的班級有不同的等級,有省部級班、有地廳級班,還有縣委書記班,我們發現每次問題最多的、脾氣最大的是縣委書記班,做人最謙和的、最與人好相處的,待人特別寬容的,能為別人着想的,真的是省部級班,我們覺得這麼大的官可能特別不容易接觸,其實恰恰相反,這些人是最容易平易近人的人,所以我們自己去觀察一下,別人他能有我們取得不了的成績,他身上必然有我們不具備的美德。我們知道這個真相之後,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那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但做好事,莫問前程。在《論語》中還有一句話,告訴我們怎麼樣去追求,怎麼樣去努力做,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我們不擔心自己沒有一個好的位置,發揮自己的能力,而應該擔心什麼?擔心我用什麼樣的德行和能力來立功,立德,立言於這個世間,或者說給了你一個好的位置,你用什麼樣的德行和能力把你的責任盡到,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不擔心別人都不知道我自己的學問,德行成就了,別人還不用我,我不應該擔心這一點,我擔心什麼?我應該去追求那個足以使你的名聲得以顯揚的德行還有能力,當然這個名也都是虛名?但是名聲就是虛名,它也有好處。因為名人說話,大家都會願意聽,大家也會受到他的影響,所以要用這個虛名來為國家、為人民,做一些好的引導,這個才是正確的。《論語》上還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看到別人好的方面,我們不是嫉妒他,而是想着向他學習向他看齊,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看到不賢的人,看到不如我們的人,我們應該怎麼樣?我們應該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和他類似的過失。我們現在人看到別人過失都很容易看到,看自己的過失卻很難看到,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上,背着兩個包袱,一個包袱上寫着他人的過失,一個包袱上寫着自己的過失,但是我們再走人生之路的時候,都是把寫着他人過失的包袱放在前面,而把寫着自己過失的包袱放在後面,所以我們怎麼看也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把這兩個包袱給它換一下,掉一個個,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反觀自己看到自己的過失。在《太上感應篇》還有一句話,它說,見人之得,如已之得,見人之失,如已之失,就是看到別人有獲得,有成就像自己有獲得,有成就一樣的歡心喜悅,現在我們的人不是這樣,比如說我們開會的時候,我們發現領導在表揚別人,我們會怎麼樣?我們心理就有點不是滋味,覺得那個被表揚的人怎麼不是我?或者我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你某個老同學發了一筆大財或者提到一個部級的崗位,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我們是替他高興嗎?還是我們至少想一想,那個人怎麼不是我?這個心態實際上都不是一個正常的心態,見人之失,如已之失,看到別人有損失就像我們自己有損失那樣感到心痛,我想我們的心態是這樣的嗎?我們聽領導開會的時候,在批評別人做的不夠好,我們心中是什麼樣?我們是覺得和他一樣難過嗎?想着去幫助他改正嗎?還是我們心中竊喜,覺得他又受到領導的批評了?我經常都會有這樣的心念,所以確實很難做到,見人之所得如已之得,見人之失,如已之失。這是我們講的嫉妒。

您正在瀏覽: 心態改變命運演講稿
網友評論
心態改變命運演講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