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歲月隨筆 > 早春之悵

早春之悵

手機:M版  分類:歲月隨筆  編輯:pp958

  一不小心正月就要溜之大吉,我方才與‘醫院’基本 脫離關係。年前、年後基本天天與病人打交道,甚至大年初一也在醫院度過,搞的人精疲力盡、疲憊不堪,甚至有點神經質,看見醫院就想嘔吐!真真正正體驗到了人到中年的滋味,也體會到了睿智者所說的不和“兩院(醫院、法院)”來往就是幸福的生活,更是驗證了沒啥不敢沒錢、有啥不敢有病的哲理名言!

  春天是一個孕育生命、播種希望的日子。自古以來文人騷客就愛在早春、新春、仲春時節稱春、頌春、贊春、鬧春;在暮春時惜春、留春、送春,偏偏春又是留不住的。這便又平添了些傷春、怨春的愁苦……一場春雨掃盡了胸中的陰霾。漫步在雨中貪婪的呼吸,盡情的舒展,盪盡了污濁、洗滌了全身的晦氣,頓時覺得腳步輕盈。

  春風親吻着臉頰,撩撥着心扉而我的心境卻暢快不起來。幾天來憋得心慌意亂,稍有閑暇不由自主老想一個問題,以求得到明解!上周五早晨在辦公室接待了一撥人——考研的家長。整體感覺是精神萎靡、心急如焚、老虎吃天、亂了陣腳。肯定是孩子考研出了點麻煩,可問題是怎麼面對和破解這個困境?!這麼多年我一直在努力地為身邊的高考生服務,按照搜集掌握的各類信息做出研判,幾乎沒有失手——趁鐵打鐮的把他們放入相應的學校和專業。可是隨着形勢的發展就業形勢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和想象,可以說大學畢業生和民工坐在了一個板凳上,甚至不如一個民工好就業。從體力、苦力、眼力、適應力等各個方面都和農民工有一定差距;如果不從實際出發,不要說回報父母,就是養活自己都存在一定的困難。上大學到底能不能夠改變命運?

  對一部分人精英和社會特殊階層來講 確實能,他們不論依靠自身的實力還是藉助外力能夠上最好的學校、最好的專業,可以說有的放矢地去求學或者濫竽充數的走個過程,工作根本不需費力。可除去精英階層的大多數人怎麼辦?一位即將畢業女孩子在電話里痛苦的給父親說:“爸,女兒從小到大沒有給您丟過臉,一口氣考到了大學;大學里也沒有鬆一口氣,我知道我們家是普通人,每次考試都是班上前三名,年年都拿獎學金;可是現在招聘單位太少了,我主動出擊,人家說只要男生善意的拒絕了;這次全系因高數考研全軍覆沒,怎麼辦???”家長給我敘述的過程痛苦的表情讓我心臟隱隱作疼。我完全能夠想象的到那個姑娘打電話的樣子:黑夜中她徘徊在校園的一個角落,神情凝重、目光獃滯、無助的、失落的種種利劍刺傷了那朝氣蓬勃的心靈;俊秀的臉龐掛滿了無奈,委屈的淚珠在眼眶裡打轉轉;手機欲撥非撥,手指象灌了鉛一樣沉重,給父母增加憂慮不是她的本意,但不說出來、不一股腦的倒出來她會承受不住的眼前的壓力;此時此刻她需要安慰,需要解壓,需要有親人給她鼓勵。終於鼓起勇氣撥通了手機,哽咽的聲音、憋屈的情緒在聽到最最親近的親人聲音時霎時釋放出來,壓抑已久的淚水肆意流淌,在親情面前不再需要那麼堅強;那時那刻電波在空中宣洩了一切,全家人一夜無眠……含辛茹苦、望眼欲穿的家長有錯嗎?廢寢忘食 、夜以繼日的孩子有錯嗎?沒有!這個教育體制出了問題。90年代中期以前大學生是人才的代名詞,可以說大學是工作的跳板;而現在大學成了學歷教育的基地,是圈起牆來收費的地方,大學生只是年齡大的學生。,

  我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出來混遲早都要碰上各種矛盾;因為沒有了矛盾生活就失去了意義。我身邊接觸到的例子很多:一個單位本科同宿舍的同學,研究生的薪水沒有本科高;同專業的一期研究生,結果因為上了博士而沒有了同學友一樣的工作機會;甚至家鄉小鎮上的中學研究生畢業的老師竟然成了大流。前年春節我碰到了某知名外語大學的老師問了一下就業情況,他說他的學生一半準備出國,一半準備考研,就業的寥寥無幾!我暈,對於砸鍋賣鐵的父老鄉親、對於崇尚“上大學改變命運”的學子、對於透支生命、等待兒女大學畢業就能改換門庭的憨厚農民是多麼的無情打擊,他們承受得了嗎?如果把真相告訴他們,誰人敢相信這就是現實?!

  生活不相信眼淚。無論如何要充分認識自己,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投鼠忌器。眼前對大多數人來講要學技能——能夠站穩社會的一門實用技術,而不是一張價值不大的文憑。就業是第一位的,無論如何先要找到自己的棲身之所再某後路!

您正在瀏覽: 早春之悵
網友評論
早春之悵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