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歲月隨筆 > 威寧的昨天與今天

威寧的昨天與今天

手機:M版  分類:歲月隨筆  編輯:小景

威寧的昨天與今天 標籤:今天我是升旗手

  文絲雨

  作為八零后,不過只有二十來年的記憶,威寧在我的腦海里,也才有十來年的記憶,所以,我無法追述她的悠悠六十載,然而,僅僅是這十來年的記憶,威寧的變化也讓我愕然,這變化是那麼快,那麼美,讓我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條回家的路

  因為家在小海鎮,所以,小時候的我很少來縣城。第一次來縣城,那是十一歲那年的大年初一。那天,媽媽給了姨父十元錢,拜託姨父順便帶上我去威寧逛逛。那時有各種各樣的車都敢運乘客,小型客車最拉風,拖拉機也不錯,而我“坐”的卻是運牲畜的小型貨車,因為那天進城的人太多,只要有車,人們都願意坐。而我那時還對“安全”沒什麼概念。說“坐”,其實只是大家一起站在貨箱里,車上的人擁擠不堪,車廂里還沒有光亮,有很重的糞臭味,我扶着車圍欄,一路顛簸,不知過了多久才到縣城,這一路的顛簸,讓我頭昏腦脹,連媽媽給我煮的湯圓也吐個精光,那天就這樣在渾渾噩噩的痛苦中過去了,那通往縣城的路卻不曾見到。

  第二次來縣城,那是十二歲那年的六一兒童節,我們作為學校的優秀生,被邀去威寧三小和那裡的同學們一起歡度六一兒童節,那次坐的是大型班車,頂是氣派,加上那天媽媽的精心打扮,我懷着無比愉悅的心情坐在舒服的大巴上,那是一人一個座位的車子,車子有很多個明亮的窗子,那天,我真真正正的看到了通往縣城的公路,也看得特仔細,一路上,大家都說笑、歌唱,我卻看着窗外的路。這條路不過是在兩車道的爛泥路上鋪了一些大石頭而已,因為雨水的沖刷,路上有很多大坑,稍不注意的一個顛簸,都可以讓弱小的我離開座位。這不免讓人有點膽戰心驚,因為稍不注意,事故難免會發生,也就是在這條路上,那滿周歲的小堂弟失去了自己的媽媽,那拉客人的拖拉機主人也賠了很多錢。

  時隔多年後,那條路改變了昔日模樣,它不再泥濘,每一次坐上車,我都會呼呼大睡,每次都是家人把我喚醒,才知道到家了,而期間,卻絲毫沒有顛簸的感覺。是的,去縣城的路不再顛簸,它已經變成了柏油路,後來的後來,又有人投資,把五里岡建成了工業園區,經過建築工人幾年的努力,那些小山包被夷為平地,一幢幢建築拔地而起,一個個公司也悄悄闖入我們的眼帘,一些閑置的農人也就有事做了,口袋裡也有錢了,如此種種,都是我不曾敢想的畫面。

  那交錯縱橫的公路,和大城市的差不多,真的,家鄉人從沒見過這樣的路,如此寬敞,如此平坦,那個曾經失去親人的地方也不再,它被填平了,有的是路旁的林蔭道,我的眼前時時浮現這樣的畫面:那些風吹雨打的日子,工人們修路築房,埋頭苦幹,那些種樹的工人鈀土、修樹、鋤草、澆水。對他們,真得心懷感激,這一切都是他們的辛苦換來的。每一次馳騁在這四車道、六車道的柏油路上,這悄悄襲來的愜意感無時無刻不再提醒着我們“吃水不忘挖井人”。

  火車帶來的驚喜

  烏蒙之上,海拔2200米的威寧,似乎從來就是一個人們眼裡“老少邊窮”的地方,在這裡甚至有這樣的說法: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歷史上不通火車,所以這裡的人基本上不出遠門,有的人甚至老死都沒去過威寧以外的地方,爺爺就是這樣的人。2003年,內昆鐵路修成並通車,經過威寧,並且在這裡修了草海戰,那年爺爺八十三歲,沒見過鐵路、沒見過火車的他獨自一人,拄着拐杖從草海鎮陶家海子沿着鐵路一直走到朱嘎站,用了半天時間,每次想起,諸多心酸湧上心頭。

  之後,威寧縣內的小偷、騙子等少了,因為火車票便宜,在家裡閑置的人都湧向大城市,走上了打工之路。從那以後,小鎮上打架鬥毆的事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每次春節前夕,穿着華麗,拎着行李箱,掙錢歸來的男女青年,他們臉上的喜悅,隻言片語無法表達。一些農人還利用農閑之時出門謀生,數年之間築城數層平房那也不是什麼奇聞。

  從那以後,就算在小鎮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外省的人,他們是來威寧做生意的,而威寧人也可以常常去外省進貨。甚至,我們可以在小鎮上看到老外(外國人),他們是來旅遊的,大家總是一路追逐,好奇地看着他們,這些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白色皮膚和黃色頭髮的大個子。從那時起,威寧縣正悄悄的改變這模樣,威寧人的眼界也慢慢開闊了。

  之後,威寧的大學生也一年比一年多,而多數學子都會選擇學成歸來,只是希望再為這個蒸蒸日上的縣城增磚添瓦。

  曾經的荒涼之地,如今的產業寵兒

  威寧縣除了老城區的昌明學府、奧體花園房地產業的駐入,讓威寧人可以看到家門口的高樓大廈,並且住進高樓大廈。當然,威寧還有一個奪人眼球的地方就是新城區的房地產業的發展。而這所謂的新城區,曾經卻不過給人荒涼之感。

  第一次路過這裡,是上高一的時候,那時,從威寧城到火車站這段路在晴天是黃灰滿天,雨天則是一地泥濘的,地上還有很多大坑。那時的我們為了送好朋友去省城上學,為了省錢,我們徒步去火車站。吃完飯就出發,路並不遠,卻要耗費我們兩個多小時,因為一路上沒有一戶人家,更不會有燈光。每次回到寢室,則像個泥人,那白凈的校服總會泛黃。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樂此不彼,這麼爛的路,絲毫不會影響我們的心情,絲毫不會影響那些歡聲笑語。

  如今,這一切這能在我們的記憶里找尋。現在,威寧城與火車站之間成了房地產商的金飯碗,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有誰能想到它曾經的樣子?陽光海韻、濱海一號、草海映象,一個個住宅小區,給威寧人帶來了另一種居住方式,也給威寧人帶來了另一種相處模式。

  在這裡,一個個休憩小廣場,給白天疲於工作勞苦的人們帶來新鮮的空氣,成了人們休息放鬆的場所,這裡的霓虹燈給這個縣城帶來了別樣光彩,這些多年前只能在大城市看到。每當夜晚置身其間,往往使人內心澎湃,頓感身邊一切都充滿詩意,抬頭遠望,那些眨巴眨巴的星星,似乎也倍感幸福。

  其中那個最大的文化廣場,天天都要那麼多人,有那麼多小販,分外熱鬧,晚上,更是燈火輝煌,中老年人在這裡跳廣場舞,青少年在這裡溜旱冰,這裡有小夥伴、有情侶,有出來散步的甜蜜家人,扶老攜幼。路邊小攤上更是吃、穿、用、玩,應有盡有。這一切讓這個夜晚的小城不再寂寞。

  公交車帶來的人潮

  如今鄉鎮通往縣城的路不止一條,而且平坦寬闊,建成的威雙大道,給人們帶來了便利,進城不但省時,而且車和人不再泥濘。路中央的綠化帶在路燈的照射下分外美,給這個城市增添了些許生氣。

  因為從2013年6月18日開始,一種新鮮的交通工具來到了我們身邊——公交車,從五里岡到鴨子塘就有二路公交車,一塊錢就解決問題,也因為進城便宜,在公交車剛來威寧時,站台上的人多得讓人害怕,我深深地記得,那時我們在縣城參加新進職員培訓,在車站門口等車的我被嚇得不行,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只要有公交車來,統統湧向車門,老人的頭巾被擠丟了,婦女背上的孩子被擠哭了。在這擁擠的人潮里,一個佝僂的背影每天都出現在這裡,那是一位六十來歲的老爺爺,大概之前也很少進城吧。我想,這也就是一種新鮮感,沒公交車之前,大家照樣過日子,可是捨得錢常常進城,甚至天天進城的卻不多。

  時過一年,再也看不到當初壯觀的場面,我知道,大家的新鮮感過了,也不會那樣天天來看稀奇,一切也都已經不再稀奇。

  威寧的變化如此之大,我筆拙,無法將之書盡,所寫種種,也不過是冰山一角。總之,她已不是昔日那個臟、亂的小縣城,若你想來威寧,無需顧慮,這裡散發出來的城市氣息不會令你失望,而她成長的腳步,我相信也不會停止。

您正在瀏覽: 威寧的昨天與今天
網友評論
威寧的昨天與今天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