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採風南安——樂峰鎮

採風南安——樂峰鎮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得得9

  1。印山林場

  在向陽鄉政府吃完午餐后,採風隊員沒有休息就直接上車了,徑往樂峰鄉印山林場進發。這次採風確實是吃了不少苦頭,對那些中午有午休習慣的朋友來說,這樣熬真是夠嗆的。車子在山路上顛簸,兩邊不是萬丈深淵,就是高山聳立,坐在窗外向外望去,總有深深的恐懼之感!

  1966年,南安印山林場成立,其經營山地面積為12898畝,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萬畝的四季佳果園,千畝的麻竹筍食用生產基地。年產鮮果1000餘噸,脆筍片500餘噸,豬、牛、羊等畜牧業規模達到5000餘頭。其規模和效益位居全市鄉鎮辦林業的前列,先後十多次受到省、市、縣、鎮的表彰和獎勵。

  近年來,印山林場注重品牌建設,充分發揮品牌效應。前不久,“印山”牌商標榮獲泉州市知名商標,其生產的產品蘆柑被評為“綠色食品”,脆筍片被評為無“公害產品”,被省農業廳授予“福建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自辦場以前,林場先後投入了1000餘萬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開通了90多公里的林區公路,架設15公里的電力照明,並配置了中國移動、電信、聯通通信基站,興建5幢辦公樓及綜合樓,改善了員工的生活居住條件。

  旅行車在盤山公路上七彎八拐,終於把我們帶到了印山林場。一下車,滿山滿眼的蘆柑讓人目瞪口呆。從山上往下望去,無數橙黃的蘆柑裝點在碧綠的柑桔叢中,山上山下,一片星光閃耀的蘆柑海洋。真是太多了,太美了!此時正值收穫季節,林場的管理人員陪同我們到接待室小憩之後,帶我們走訪了蘆柑包裝車間。

  一箱箱的蘆柑堆放在半封閉的木箱里,然後磊成一人多高的蘆柑樓,上面再蓋上一層防水防晒的塑料布,就這樣,把它直接放在露天里,任由風吹日晒。管理人員告訴我們,這是剛採摘不久的新鮮蘆柑,這樣露天置放,是為了讓這些蘆柑充分排解水分、自然防腐,然後才能入袋包裝。

  我們跟隨林場管理人員走進包裝車間,一堆堆一排排用半封閉木箱磊裝起來的蘆柑,在車間的四周環形擺開,只留下中間的空間地帶,讓林業工人們進行入袋包裝。印山蘆柑通過自然失水、天然保鮮、人工分類、人工挑選,最後打包裝入打印有“印山”商標的環保紙箱,發往全國各地進行銷售。

  摘采蘆柑是屬於季節性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每年到了收穫季節,林場都要請來很多臨時工人,來協助林場收穫工作。這些工人一部分到林場去摘采鮮果,一部分負責蘆柑運輸,另一部分在車間包裝。我們站在山上,放眼望去,一部分蘆柑林已經摘采完了,留下空空的綠色。而另一部分則還是星星點點地掛在樹上,顯得左右兩邊不同的景色。

  採風任務是繁忙的,所以我們在印山農場無法呆久,不管這裡的景色多美,蘆柑多甜,也是不能留住我們的腳步。登上車,望着身後的“筍塔水庫”,揮一揮手,告別印山農場!

  2。明英苑

  說起潘明繼博士,相信大家肯定很熟悉。採風團離開印山林場,一行人員繼續奔波,走訪了位於湖內村的“明英苑”。“明英苑”是由我國醫學界享有盛譽的腫瘤專家潘明繼博士興建的。

  據潘明繼博士文中自述:“1991年,我被美國國際傳記學會評為國際36位突出貢獻專家之一,榮獲《國際畢生學術成就金質塑像獎》,並獲得一筆國際獎金。根據國際獎金使用的宗旨和文件精神,這種獎金只能用於有紀念意義的事業上。……1995年,我的家鄉南安市政府有意用這筆獎金作為啟動資金,建一座以我名字命名的紀念館,但上級沒有同意這個動議,因為給活人建紀念館還從來沒有過。”

  “……當時盧老(盧嘉錫)正在福州,他得知此事後,給我打來電話,他說:以個人名字建紀念館不妥,但我認為救死扶傷、獻身科學,這種精神需要弘揚。記得你的家庭1994年被評為全國30戶‘美好家庭’之一,有此殊榮,與你夫人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為了弘揚夫妻共同創業的精神,我建議以潘明繼和夫人施增英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為‘明英苑’。”

  “……1996年6月‘明英苑’在我家鄉南安市樂峰鎮動工興建,1999年11月23日竣工,由南安市委、市政府主持舉行落成慶典。……如今由盧老命名並題字的‘明英苑’已經成為當地一個‘尊重科學、尊重知識、激勵後人’的教育基地。……”“明英苑”的主體分為明英園和明英湖兩個部分。佔地面積150畝,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是集旅遊、休閑、科研教育等多功能的基地。

  當我們走近“明英苑”的時候,大門迎面相對的是盧嘉錫先生所題寫的“明英苑”三個金色大字。走進大門,整個場地管理得非常整潔清雅,潘明繼博士的立像和我們迎面相對,目光望向遠方。做為一個從牛欄走到聯合國講台的高級教授,他在腫瘤醫學上的創舉,為人類醫學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1991年,他被美國國際傳記學會評為“國際36位突出貢獻專家”之一,榮獲“國際畢生學術成就金質塑像獎”;其中18項科研課題分別榮獲國際、國家、省部級及市級科技成果獎;1988年,他榮膺“福建省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4年,他的家庭被評為全國30戶美好家庭之一;他還是首批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獲得者、省優秀專家、省勞模、省優秀共產黨員、市優秀拔尖人才、擔任過福建省人大代表、市政協常委。

  從“明英園”上往下望去,是湖光山色的“明英湖”風景區。在碧水樓台間,一個農用水庫改建之後,水質清澈,清悠透亮。遠處的青山倒映,近處的樓台水影,在午後的陽光之下,顯得格外美麗耀眼,大有此處風光旖旎勝仙境。農夫荷鋤牽牛徐徐走來,一座現在亭台樓閣和古樸鄉村美景,躍然紙上。

  在“明英園”的館后,有一尊牧童騎牛的塑像,樣子十分天真可愛,我在那拍了幾張照片,真是有點兒流連忘返。採風團一行人從後門走進“明英園”紀念館,參觀了館內的擺設布置和紀念浮雕,然後再往下行走,進入“明英湖”風景區走訪參觀。

  近處的“明英湖”的風景區,有潘明繼博士夫婦的半身和全身塑像,以及明英家庭的成就和事迹展覽館。這是一個花園式的湖水公園,水光清麗,波影漓漓;樓台靈秀,玉立亭亭,儼然一座有紀念意義的,鄉村生命水庫。

  3。爐中村振揚文化中心

  走訪“明英苑”之後,我們繼續參觀樂峰鎮爐中村振揚文化中心。這是一座農民自己的文化中心。

  在村領導的陪同下,我們參觀了爐中村振揚文化中心的會議廳、南音社、健身房、音樂廳、圖書室,一個新農村文化景象在我們眼前展開了。據村領導介紹,在這個富有文化氣息的文化村裡,培養出不少的文化業餘從才,我們從張貼在牆上的各種紀念照片中,領略了爐中村文化建設的新風,更進一步理悟新農村文化育人的新風尚。

  做為南安市的革命老區,爐中村以文化豐富村民的業餘生活,以文化打開村民的富裕之路,走出建設新農村的幸福之路。

您正在瀏覽: 採風南安——樂峰鎮
網友評論
採風南安——樂峰鎮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