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優秀隨筆 > 心遠地自偏

心遠地自偏

手機:M版  分類:優秀隨筆  編輯:pp958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環。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這首詩出自陶淵明的《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生活場景:我雖然住在塵世,可車馬的喧鬧城市的嘈雜和擁擠和我沒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會這樣呢?

  心遠地自偏.是因為我的心靈遠離了浮華和躁動.這也就是佛家裡常常提到的出世、和入世。能出世再入世,當然是一種人生境界,也是一種修為。在當今社會中能達到這樣的程度是不太容易。

  這世界有有形的,有無形的。有形的在我們的周遭,無形的在我們的心中。有形的雖寬,而心中不寬,便覺得小。無形的寬闊,就算有形的局促,也覺得悠然。

  陶淵明是悠然的極致,自古都是如是說。

  陶淵明的悠然,乃身在物中,而不拘泥於物。

  “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無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可見陶淵明對禪機悟得頗深,乃至使這首詩的藝術境界產生空靈之感。而其中“遠”這個字,實在有很深的哲理。

  畫,放遠看,常更美;山,從遠望,常更幽:對名利看得遠,就能瀟洒;對小人避得遠,則少是非:將思想放得遠,能洞觀事物本體;將心放得遠,能少去許多煩擾。

  《菜根譚》云:“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心要能在喧囂吵鬧的情境中,保持住本心的如如不動,就已經到達了偏遠之處,就不會再有車馬之喧。

  只要自己息下妄緣,拋開雜念,哪裡不可寧靜呢?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樣無法修持,禪者重視“當下”,心無妄念,即便身在惡人中,亦是修行;心有雜念,即便身坐三尺蓮台,亦是無功。只有排除心頭雜念,心靈才能得到凈化。

  心被紅塵纏,自然會伴隨一種孤獨感。人生無常於心馳神往之間,遊離於現實之且忘卻“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人世喧鬧,拋開瑣碎人生,感嘆天地之闊大。

  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恬然不易,淡然也難,雖非常理解心遠地自偏的道理,明了其中內涵,可心遠本身就是一種超越,做到心遠,需要極大的智慧,心遠的人,往往伴隨着一種孤獨,孤獨是一種美,一種可以體會寂寞的美,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心態,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超越世俗之氣!

  人是會因此獲得看世界和人生的一種新的眼光的,孤獨之為人生的重要體驗,倘若一個人一生中從來沒有過孤獨和寂寞的體驗。那麼他的精神視野就未免狹隘。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孤獨的人不一定真孤獨”。

  品嘗着孤獨滋味的人,對於這種味道是喜歡的,現代人賦予孤獨太多負面意義,孤獨可以是很享受的事情。孤獨一個人的獨處,有時候反而會讓你更見生命的寬闊。

  能夠承受住寂寞,更要懂得享受孤獨的滋味。或許個中真正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但從中卻也讓人受到不少啟發。

  心靈的安詳需要智慧的滋養,心靈的明白需要智慧的頓悟。

  (摘自網絡)

您正在瀏覽: 心遠地自偏
網友評論
心遠地自偏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