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天人合一觀與中國古典建築、園林美學思想淵源探微 2300字作文 ( 手機版 )

天人合一觀與中國古典建築、園林美學思想淵源探微_2300字

分類:初二作文  字數:2300字  編輯:pp958

天人合一觀與中國古典建築、園林美學思想淵源探微 標籤:我與中國夢作文 思想作文 古典情懷作文 建築作文

天、地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天是相對於大地而言的。人站在地球上,月球是天空中的一個明亮的星體;若人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就是懸於天空、且比月球更明亮的星體了。若以人為主體,則人體以外的整個宇宙星空都是天,當然也包含我們周圍的自然界。可見,人與天的關係實質上乃是人和自然的關係。以老、庄為代表的道家認為:天與人原本就是合一的。道家就以“究天人之秘,合天人為一”為根本。《老子章句》曰:“天道與人道間,天人相通,精氣相貫”。老子《道德經》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明了人與自然的共同根源。  

  東方古賢的天人合一觀,具有天然的美學品格。它啟示於人的至美、至善的境界,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之於生命如此,之於藝術也是如此。本文結合天人合一觀對中國古建築、園林設計建築中所體現的美學思想作一探索。  

  天象數字的應用。  

  天象數字在建築中應用最多、最典型的可以北京天壇為例。天壇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當時天地合祭,故名天地壇。明嘉靖九年(1530)在北郊另建方澤(地壇),才改名天壇。  

  古代十以內的偶數稱為陰數。奇數中的一是太極,三才是奇數之始。天壇幾何尺寸嚴格採用陽數,象天地人之三,故陽爻稱九。祈年殿運用天數和象徵性數字處有殿高九丈九,屋檐三層,裕谷坊三層,殿頂周長三十丈(象徵一個月三十天),外層十二根柱子(象徵一天十二個時辰),中層十二個柱子(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外中二層二十四根柱子(象徵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最內藻井下四根龍井柱(象徵一年四季),全部柱子二十八根(象徵二十八宿);殿頂四周三十六根枋桷(象徵三十六天罡);?牆東門外有曲折走廊七十二間(象徵七十二地煞)。天壇這一組天象數據和構成的完美的建築藝術形象及其園林空間,充分說明了天人合一思想對中國建築學的深遠影響。  

  陰陽合抱溶於建築之中。  

  佛教強調“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與空的對等,隱喻着物質世界與非物質精神世界的共存和相互轉化。顯然,佛教創造了一種富有人和自然靈性的“虛空”、“幻境般”的審美意識。而在老、庄哲學思想中,“有”、“無”代表着宇宙中相對立的實體物質與非實體屬性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不能只有“有”而沒有“無”,或只有“無”而沒有“有”。但在以老、庄為代表的道家哲學中,則側重於對立事物中“陰”的融合力,強調“無”的功能。他們把“無為而自然”、“無為而無所不為”作為人生哲學,主張酷愛自然,在自然的無限空間中得以抒發自我心靈和自我滿足。這種“無為”滲透在藝術中則表現為“神與物游,思與境諧”的審美意識。由此可見,“色空共存”、“有無轉化”、“虛實相生”乃是中國空間概念的核心。它強烈地影響着中國傳統的藝術觀,也包含着影響中國建築美學的審美意識。  

  群體美、環境美與親和自然之美。  

  統一之中有變化,變化之中有統一,是美學的最高法則,中國建築師在這方面有充分的考慮。中國古建築無論從形式感、造型、格調、色彩關係、高度變化、線條變化等方面,總是從系統美學總體審美效果上創造群體和諧統一之美,強調與環境關係所造成的烘雲托月之美,強調親和自然之美。  

  故宮是一首凝固的交響樂:華表與金水橋就是這首交響樂的序曲,主旋律由天安門、午門逐漸展開,太和殿可視作交響樂的最強音,達到了樂曲的高潮。走到御花園,樂曲就進入尾聲。到了地安門全曲圓滿地結束。故宮還是一幅畫,從任何角度看還具有繪畫之美:整個圍牆就是畫框,畫面富於節奏美、韻律美,錯落有致的建築群,從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一幅至美的建築畫。  

  中國建築是內向的,收斂的,其欣賞方式不僅有靜態的“可望”,而且也有動態的“可游”。人們在漫遊畫面中變化無窮,移步即景,情隨境遷,從漫遊中體會全畫的神韻。  

  中國建築不僅重視近區的環境美,而且也注重與更加廣闊的大自然的親和關係,造成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過去風水先生要“觀勢”、“觀相”,實際上就是建築選址要充分考慮環境因素,應該說,這是頗具美學價值的調查研究。在自然環境中搞建築要藉助於引景、建景、借景,甚至運用對景等手法,把自然景色烘托得更美。天下名山僧佔多。古代廟宇的造址,一般選在三面環山、一面空曠朝陽的環境中,既能避風,又能沐浴陽光。如北京的碧雲寺、山東的靈岩寺、南京的棲霞寺、敦煌莫高窟等。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恆山懸空寺,背倚翠屏,上載危岩不在巔,下臨深谷不在麓,倚山做基,就岩造屋,虹橋飛跨,殿宇懸空,構成驚險奇特之美。  

  中國人似乎更重視辯證邏輯,重視事物的辯證統一,將事物的各個部分看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彼此不可分割,因此,如上所述,中國建築尤重群體效果,無論宮殿、寺廟、宅第的群體,還是園林設計、城市規劃,均追求整體統一,造成所謂星列棋布、群星拱衛之勢。中國人在宗教壁畫創作中,無論是敦煌飛天,還是嫦娥奔月,就沒有諸如翅膀之類的贅飾,只靠輕飄的自然姿態,隨風飄動的衣帶,躍然升空,充分體現中國人在處理藝術問題上的辯證邏輯思維方式。  

  在建築的個體造型上,中國建築似乎是有意識地迴避純幾何的東西,建築的屋頂、檐部、脊飾都是由一些不可捉摸的自然曲線構成,在藝術趣味上追求“離方遁圓”,這些都使得中國古代建築在個體造型上迥異於歐洲古典建築。  

  古代中國人與歐洲人在建築理論上也是有顯著差異的。古羅馬的維特魯特在“建築十書”中提出了“實用、堅固、美觀”三原則,歐洲建築師對形式美的法則,諸如比例、尺度、均衡、韻律、對稱等均有系統的研究,並在實踐中運用這些美學法則。  

  上述形式美的法則,在古代中國建築師看來,只是建築理論的表面層次的東西,中國人對這些美學法則不僅在建築設計中運用得十分嫻熟,而且中國建築師的着眼點在於更深的層次上:在於建築群體的諧和,在於建築整體與自然、宇宙的諧和,在於建築與人類自身的諧和,在於體現出宇宙的秩序感與和諧感,從總體效果上給人以威懾人的氣勢感和感人的崇高的美感,創造出一種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您正在瀏覽: 天人合一觀與中國古典建築、園林美學思想淵源探微23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天人合一觀與中國古典建築、園林美學思想淵源探微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