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不知不覺中,2013的春節已經在依依不捨中過完。對於過年我總是有着太多的情懷,以前常聽村裡人說過年那就是給小孩子們過的,大人們哪有心思過年,父親也是這麼說的,說以後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現在我也做了父親,可說實話我對過年的熱情一點都沒有少。提起過年,無論何時何地我都頗有一番感受。
小時候,一入臘月便屈指數日,天天盼着過年,母親每天都會念叨給我和弟弟要做個什麼樣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等父親從縣城把衣服買來以後我就天天去把新衣服看幾眼,因為前一年買的過年的衣服已經整整穿了一年了。那時候,我和小夥伴在一起就討論過年穿什麼衣服、怎樣放炮。心裡總是充滿着愜意,認為春節是最快樂的節日。雖然那是家境貧寒,但到了過年的時候,我們不僅能吃餃子、穿新衣,還能貼對聯、放鞭炮、看社火,熱鬧非凡,整天結夥遊逛,那種盡情放縱,才是真正無窮的快樂。記得小時候每年大年三十的早上起的都比較早,早晨剛睜開眼,母親就開始給我和弟弟準備新衣服,衣服穿好后就開始貼對聯,貼的時候貼的非常小心,一方面覺得貼對聯是比較神聖的一定要小心翼翼,更重要的是穿的是新衣服。接着就是那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事——放炮,那時候家裡窮,買不起太多的鞭炮(煙花就更不用想了),所以每年過年父親基本上就買三盒,大年三十晚上鐘聲響起的時候放一盒,正月十六送完火把放一盒(我們當地的風俗是在正月十六送火把),剩下的一盒我跟弟弟兩人平均分開,然後一人拿一根香頭開始一個一個的放,而且分的時候必須是數着一樣多才分開,如果不一樣多那就我多拿一個,因為我是老大。貼完對聯后首先家裡放一陣,然後就到外面和夥伴們比賽,我記得那時候賣的鞭炮是“啄木鳥”牌子的,那種炮聲音特別大,我們就比賽誰敢用指甲掐住一個炮然後點燃讓它響,看誰那樣放的最多,還有就是在垃圾堆里撿一些玻璃瓶子或者是別人扔掉的小碟子,把炮點燃后就把撿來的東西扣在上面就跑跑的遠遠的聽,聲音特別大。儘管當時家裡窮,可我由衷地感到,天下沒有比過年更幸福、更美好的事了。
現在,大家都在享受着改革開放的成果,過着安居樂業的生活,本應把年過得更快樂,但事與願違,多數人反而叫苦喊累,沒有享受到過年的快樂。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們離開了過年的真正含義,節日亂象太多,加大了人們對過春節的負荷,甚至超過了人們的應對能力。從大年三十這個關鍵時刻開始,有一項看似平常卻難以應對的工作,那就是手機鈴聲不絕於耳,短信接發須臾不停,就是在途中或餐桌上也必須見縫插針,據說有人一天竟接發信息數百條。由此可見,這項預算外的時間工程是多麼艱辛。春節期間,儘管日夜連續東奔西跑,精力消耗殆盡,也還要強打精神,竭力應對。每逢酒場以喝為貴,每入牌場通宵方歸,天天登高座,夜夜醉入睡,弄得食慾無節,起居失常,導致體力、精力和胃腸都持續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結果,生物鐘和胃腸功能發生了紊亂,患上了春節綜合征,年就這樣在疲憊不堪中過去了。
回頭一想,大家辛苦在外面奔波了一年,本來想趁春節輕鬆輕鬆、快樂快樂休息一段時間,為來年的奔波做好準備,結果卻在昏沉沉、醉醺醺的病態中度過,大量的時間都用在應酬上,天天聚餐、熬夜、“修長城”,未能慰藉老人和守候親情,使春節多多少少的失去了一些本來的意義。於是,就有了失落的感覺,進而對過年產生了一種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