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金秋丹東行記

金秋丹東行記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金秋丹東行記 標籤: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文/柳湖岸邊

  丹東是一個臨江靠海的邊境城市。金秋季節,離國慶節還有五天,接省里通知參加業務培訓班,又一次來到美麗的丹東。也許是工作的原因,這已是我連續五年第六次來丹東了,每次來這裡都有新的變化,每次來這裡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

  三天的緊張業務培訓終於結束了,應全省同仁的要求,培訓班安排了我們丹東一日游。往年我都是以組織者的身份來這裡參加療養,對丹東的景點略有了解,這次我是以參與者的身份一同前往,自然少不了為同仁們擔當起導遊的角色。

  ——迷人的河口景色。

  曾經有人說過:“真正的旅行,不在尋找新的景觀,而在具備新的眼睛。”當我再次踏上丹東河口那片青山綠水的世外桃源時,我並沒覺得那片山水曾被今年夏季鴨綠江洪水侵襲過。雖然農田裡的莊家有的已枯萎了,但我還是熟悉那裡的地界,來過數次,我每次到河口,總感覺它都像一個新生的嬰兒,有着濃濃的香味兒,有着新鮮的朝氣和令人心儀的牽挂。

  用“山水風月如詩畫”來形容丹東河口這處邊境水鄉,很貼切。河口是丹東寬甸滿族自治縣長甸鎮一座依山傍水集中居住的朝鮮族民俗村,有一所毛岸英學校,有一座曾被美國飛機炸壞的河口公路斷橋,還有一眼望不盡的百田桃園、綿延的群山和一條連接中朝邊界的鴨綠江。每到春季,桃園裡桃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連綿的群山坡上變成桃花的海洋,讓人不由想起“桃花潭水深千尺”這樣的詩句。而金秋這裡看不到桃花的艷麗,映入眼帘的確是滿園粉紅色的大桃子掛滿枝頭,煞是喜人。那桃園的迷人之處,還在於不但是用眼看,用心欣賞,關鍵是可以用嘴吃……。

  按照預定計劃,我們先去了因為拍攝了電視劇《劉老根》而火起來的“龍泉山莊”。旅遊車沿着鴨綠江岸而行,沿路上到處可見電視劇《劉老根》的影子,什麼“山杏家”“劉老根家”,“大辣椒家”什麼“大隊部”等都是小飯店的招牌。電視連續劇《劉老根》的外景地龍泉山莊,原來叫清源山莊,因為電視劇更名為“龍泉山莊”。據當地人講原來這裡的建築全都是木製的,因為電視劇拍攝后不久山莊里着了一把火,把所有的木屋燒得一乾二淨,現在看見的山莊是重新建造的,完全用了水泥仿木建築。在電視劇里看到的龍泉山莊好像很氣魄,其實面積小得很,所有的建築物里也無非掛着一些電視劇《劉老根》的劇照。此時此景,我立刻拿起照相機為同仁們拍照,留影最多的當屬是一個個穿着趙本山的藍色大棉襖,帶狗皮帽子,坐在辦公桌前當了一把山莊經理的照片。

  離開“龍泉山莊”,我們來到河口斷橋乘坐遊船泛江環遊鴨綠江。由於中朝兩國不是以河流主航道的中心線為界,只要不踏上對岸陸地就是不算越境,這一點和我想象中的以江中為國界所不同。當遊船靠近朝鮮一側時,朝鮮沿岸的風情盡收眼底,可以清楚看到對岸的一草一木,朝鮮的路修在半山腰上,起伏不定。在鴨綠江朝鮮一側,偶而看見幾處民房,有幾個騎自行車的人,有男有女,清一色的服裝,比我們五十年代還單調。由於今年夏季受鴨綠江水洪澇,朝鮮一側的農田也遭受了多年來的災害。據說朝鮮經濟非常落後,當遊船駛過朝鮮第二大工業區——“清水工業區”時,我看到許多廠房幾乎都是空着的,沒有做工的跡象,倍顯寒酸冷清。

  半個多小時的遊船航行,河口鴨綠江兩岸風景確實有迷人之道。它的山,它的水,恰似一幅精美的畫卷。它美,美得婉約舒暢,美得清新雅緻,美得精緻秀氣。它寧靜不失樸素,風流不失嬌羞,似乎一草一木,一橋一江都有靈氣附體。

  ——游鴨綠江大橋。

  鴨綠江,是一個地名,是一個詞彙,更是心中的憧憬。來到這裡,看的就是風情,憑弔的就是英靈,懷念的就是歷史。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六十周年。當我散步在鴨綠江畔,站在被美國飛機狂轟亂炸后殘存的鴨綠江斷橋,放眼眺望,念古思今,心緒難平。從小課本上學習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黃繼光、邱少雲等英雄人物形象及那場戰爭畫面頻頻閃現於腦海中。千百年來,鴨綠江一直靜靜地流淌,養育着中朝兩岸的人們,記錄著歷史的屈辱和光榮。六十年前,鴨綠江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當年曾傳遍了中國大地,使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了鴨綠江。正是這座大橋,中華兒女曾經從上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了鴨綠江,正是這座大橋,成為了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為最終抗美援朝的成功建立了不朽的功勞。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於1909年,長944.2米,寬11米,十二孔,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開合,便於船舶航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被美軍炸毀。中方一側殘存四孔,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站在斷橋上,看着殘斷的橋墩,伴隨着鴨綠江的流水它好像在靜靜的訴說著什麼,斷折的鐵橋,看着兩岸的變遷好像它又在想說著什麼。歲月的更替,如今不變的就是這座斷橋安靜的矗立在鴨綠江上,留下的是一幀永恆的照片,它用沉默與肅穆,鄭重着一種威嚴地存在,憑弔和銘記着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業跡。

  相鄰的中朝友誼橋是后建的一座鋼鐵結構大橋,同斷橋一樣是那樣的宏偉壯觀,它是連接中朝友誼的象徵,也是中朝公路、鐵路交通的重要邊境通道。如今站在這裡,不僅可以回顧歷史,增強愛國熱情,更可以飽覽丹東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

  ——登黃海明珠電視塔

  有人說,只有站在城市的最高點,才能夠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與輪廓。黃海明珠電視塔——這座丹東新建的地標性建築,就會讓你飽覽丹東美景,感受城市氣息。

  當我們驅車前往時,行走在路的任何一個角度就能看見屹立在市區元寶山巔的黃海明珠電視塔。遠遠望去塔身由四層圓形底座、三條立柱和天線塔組成。頂部的觀光廳為海藍色,穹頂呈半球形為玫瑰紅色,由猶如浪花的三條飄帶將其托起,當地人說:這是象徵著美麗的丹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升起在黃海岸邊,因此冠名“黃海明珠”。此時我急不可待的拿起相機,將這一瞬間記錄了下來。

  據丹東同仁講,黃海明珠電視塔海拔293米,為全市高度之最,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其獨特的造型與元寶山公園融為一體,形成了一道別緻的風景線。下車后,步入“黃海明珠”一樓共享大廳,立刻被兩側充滿藝術美感的浮雕所吸引,“水潤山靈”將丹東山川美景、人文歷史巧妙地運用浮雕的藝術形式,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乘坐高速電梯來到塔身72米處便是380平方米的旋轉觀光廳,登上位於塔高78米處的露天觀光平台,在這裡舉目東眺可見明長城東端起點虎山長城;南瞰中朝友誼橋、斷橋、鴨綠江、朝鮮新義州;西覽錦江山、帽盔山、新城區國門灣;北望佛教名山五龍山。近望城區內高低錯落的樓群、道路上行駛的汽車、江上的遊船將盡數收入眼底。

  暫短的丹東之行,不但是看景這樣簡單,更讓我的身心受到了一次歲月莊重的洗禮和升華,成為記憶中精彩的一筆。

您正在瀏覽: 金秋丹東行記
網友評論
金秋丹東行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