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萬里長城,金山獨秀

萬里長城,金山獨秀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萬里長城,金山獨秀 標籤:海底兩萬里

  或許因為父親是軍人的緣故,我對邊塞總有一些特殊的情感,很小的記憶力,就對長城、居庸關、玉門關、嘉峪關.......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另外各種邊塞詩文更賦予了大漠邊關的精神支柱。

  先摘錄一首:

  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金山嶺長城,在我回東北老家的路邊,每次經過這個地方,我都對建在險要山峰的長城驚嘆不已,當然,在夕陽的餘暉下,更能顯出其豪邁與蒼涼。雖然經過這地方無數次,但沒有登上過,一掠風光。直到前幾天,才有機會登上這“熟悉”的長城,真是久違了心中的長城。

  就長城而言,溢美之詞自不必多言,漫步蒼涼的古道長城上,思緒也漫展開來.......

  如果說“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是一種軍人情懷,然而戰爭畢竟不是長久的,兩軍對壘的時間要遠遠的短於和平時間,對於那些鎮守邊關的軍人而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巡邏在荒山峻岭的長城上,又是一種什麼狀態,作為一個軍人,他們是否有一點期待戰爭?無戰爭的日子,從這個烽火台走到那個烽火台,該是一種什麼心情打發這種無聊的軍旅生活?長城上沒有生活區,他們的生活區是個什麼樣子?真想時空穿越,回到那個時代,體驗一下,狂想一下,如若是個將軍,自然恐怕無法面對這無聊的防守生活,也要“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一腔熱血,報於祖國大好河山,也不想,“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軍人的血性與孤獨,唉.......

  很多人都說這段長城要好於八達嶺,去過有此感慨,“無名”勝似有名,人少,沒有摩肩擦踵的人群,站在這原生態的烽火台上,憑欄追思“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如若人多恐怕沒有這份閑情了。如果去過八達嶺,那說明你去過一處景點,如果你去過金山嶺,可以說你去過“明朝”了。

  不經意間發現城磚上有字,某某人到此一游的情況在各大景點屢見不鮮,但這次發現略有不同,發現很多城磚上刻有“萬曆年間...."一開始,我在想,也許是當時的建築工人自己記錄的吧,但後來發現刻字很多,內容也不一樣。經查閱,明長城中,每塊城磚上都印有來歷,即每塊城磚都能追溯到來源,以避免出現豆腐渣工程,即500年前(明長城),就有完善的質量監督系統,我真實的感覺到了什麼叫做”萬里長城永不倒”的部分原因了。五百年風雨滄桑,金山嶺依然保持着他的巍峨與雄壯,並非浪得虛名啊!

  為什麼呢?即然閑來,就繼續想想,管它什麼天馬行空呢,明朝是推翻元朝而建立的,元朝是遊獵民族,能征善戰自不待言,成吉思汗的版圖橫框歐亞,如若不是元朝內部原因,恐怕明朝也沒有機會,同這樣的民族接壤,自然不能掉以輕心,何況首都就在北京,拱衛北京是重中之重,皇帝在乎的是,自然不能掉以輕心........也可以說是一個強大的敵人造就了一個段偉大的長城,如果北面是江南水性,長城估計也是豆腐渣功能了。

  長城的兩邊都是故鄉了,一邊是老家遼寧,另一邊是生活多年的北京,作為一個塞外過來的人,自然覺得長城沒有任何必要了,如“清朝”,明修長城清修廟,這是有現實意義的,何必防備自己呢?但是居住長城內的人呢,是否也如此呢?或許他們感覺他們的家鄉被冒犯了,被侵略了,於是乎各種的“進京證”“限號”“城市與農村”新的長城出現了,這些何嘗不是新的“長城”呢,隔斷了城市與城市的聯繫,人為的造就了新的長城, 有時候我在想,制定這些政策的人,多是關內官員吧,他們熱衷這些,我十分理解!

  用什麼來結束這段旅行呢?旅行是件輕鬆的事情,而卻被我寫的有些沉重,不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您正在瀏覽: 萬里長城,金山獨秀
網友評論
萬里長城,金山獨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