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禪心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文/落落
(一)雲水禪心·雲水
雲淡顯悠遠,水深方幽靜
——題記
空山鳥語兮,人與白雲棲,聽,潺潺清泉,悠悠濯我心。
風落幽谷間,淡雲舒捲移殘影,水波輕蕩漾漣漪。願心若輕雲,淡及始終,亦若深水之幽靜,不悲不戚。
“澹然心寄水雲間”,“回首水云何處、覓孤城”“放歌深入水雲鄉”......自古,雲與水,被一滴一墨繪成畫,一字一句書為詩。婉轉的?清新的?悲涼的?放蕩不羈的?亦或淡泊寧靜的......皆成了古人心中的情感寄託。許是頌自然之美,許是訴相思之苦,許是嘆被世事壓抑而不得志,許是念心中所嚮往的那片幽靜......這不都是古人思想的映照?悲,時代不解風情;哀,人心相隔太遠。無言相對,空悵寂寥。凝望天闊雲水長,輕撫一曲古琴,揮灑一抹書墨,唯有,雲懂我情,水知我心。
雲,縹緲蹤跡難尋,來去自由,且恁塵中悠悠飄蕩,不被約束。若可以,願化為一片輕雲,去留無意,瀟洒自如。俯觀世間,碧海蒼梧,白蘋紅蓼,皆將其收納於眼中。聞天地間瀰漫的清香,聆聽着泉水歡快叮咚聲,醉於萬頃溫暖的柔波里。
“樹古雲深不計年, 浮圖更在萬松顛.”。願如淡雲般,羅浮輕曳,歷五湖,轉湘楚,越三江,數盡歲月輪換更替,看盡世間悲歡離合。不寫無常,不嘆蒼涼。只目窮天際,觀天曠悠遠,淡泊心境。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遠遠望去,那泓江水如翡翠色的綢帶,泛着幽暗的銀光。
淼淼煙波處,凄柔夜色中, 誰的相思如梨花般傾灑江面。寥寥獨守江口,盼歸舟。江畔何時可見君?但見江水浩渺無期,相望而不相聞。搖曳一葉扁舟,隻影不知何處去,唯剩痛楚的思緒,隨着一江春水悠悠飄散,被淹沒在潺潺水流聲中。那岸的你,是否能看得見我思念的花瓣,孤獨的飄在水中。
人隔千里,魂夢相依,空舞長袖訴相思,唯月相惜。
望一片冥水幽幽,何處是歸情?淚水已穿過了流水,罄竹難書的落寞,灑下一紙的滄海桑田。點燃心香一柱吧,將前塵往事都暗淡在流水中。若可,不嘆落葉舞秋風,不悲韶華摧紅顏。願心深沉只若水般,寧靜而致遠,。
(二)雲水禪心·禪心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題記
拈花一笑何為禪?千百年來,古人生活於清風翠岩下,亦或枯藤老樹間,苦苦思悟這個問題。或互斗機鋒,或指天笑月,縱情瀟洒而風流,為的就是尋求智慧的真諦。但對於“什麼是禪”這個問題,只能說“妙高頂上,不可言傳”。
禪是生活智慧的積澱,是一種獨特的思維。禪,不受慾念牽累,可為人指明心路的方向,扭轉意志的萎靡。它超越了五欲六塵,凌駕於俗世,與自然相溶。用慧眼看,即“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皆是妙諦”,萬物皆是禪機,禪並未深不可測,它充斥於自然之間,俯拾既得。而參禪的目的,在於明心見性,祛除心中的污濁精神的煩憂,以此而舒暢身心,清靜空明。
參禪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因未破除對世俗的見解,局限於感官,而常被外物所迷惑,起執着之心。
第二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通過了一段時間參禪,感悟到世事無常,感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過去心,未來心,亦不可得,即使虛無。
第三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時,感悟到宇宙的本來面目,青山流水依然,不着於形色,即淡定。
這亦是人生的三種境界,相本由心生,修禪即修心。
禪心一念間,心一波動,萬波相隨。有心就有念,心念本一體。由於不斷地攀援和執着,心靈的世界總是紛擾不安,空心自擾。心的禪定,觀照,是禪悟的工具,修心即放下一切法相,回歸到用自性般若來的生活。心若污濁,道易不平。如《六祖壇經》所講:前會不生即心,後會不忘即佛。只有泯除種種煩惱,才會流露純凈的慧命,永恆的真我。
生活即禪,禪即生活。擔水劈柴,吃飯睡覺,或是一句話,一個手勢都可是禪。若要以禪凈化生活,需落實“悟”。無悟則無禪,悟,直透存在的底蘊,通過“悟”可以領悟二元論中的新世界,得到正見,正知,正念,使痛苦得到止息。體會生活禪,擁有禪生活,寧靜淡泊,不被塵世左右。正所謂:心田不長無名草,覺苑常開智慧花。如是能做到四相皆空,即得菩提正覺,怎會被束縛?
禪即是機緣,若懂得,則無時不禪,無處不禪,無人不禪,無事不禪。禪亦是活潑的,存在於萬法中。一切皆法,一切皆禪,若心領神會,又何須言說?
雲水禪心,寄禪心於雲水,清逸逍遙,淡泊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