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仰望靈台

仰望靈台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仰望靈台

  文/溪水一石

  靈台,一個帶有點神秘意境的詞,她既是縣名,又是建築。最早誕生在三千年前周文王討伐密須國凱旋於達水丁流的地方。那時,君臣同慶,築台告天,看得見的一座“靈台”從此誕生,1400年前的隋煬帝又始設靈台縣治。此後的千百年來,靈台就成了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有特定含義的文化符號,不僅是一方行政區域傳承生生不息的農耕文明信息,而且還成為人們心頭至高無上、仰望先賢的聖壇。

  久居這座小城,對他的歷史,雖不敢說了如指掌,但也還略知一二。中秋節前一天, 外地朋友自駕游路過縣城,邀我陪他去觀看“靈台”。進入牌坊門后,眼前的“靈台”越發顯得高大雄偉起來。 其實,歷史上的“靈台”從周文王始建后,屢建屢毀,不知重修過多少次,而眼前的這座“靈台”則是“十年文革-”結束后,於1985年重新修建的。

  在靈台看“靈台”,要心存敬畏。只可仰望,不可俯視,這不僅是因“靈台”建築巍峨高大-,更因為“靈台”是存放靈魂的高台,是凈化靈魂、憑弔聖賢的精神家園。心誠則靈。看“靈台”,進門者都須先躬身低頭,然後才有仰望的資格。低不下自己尊貴的頭顱,首先是進不了門;否則即使身進,心也進入不了,想求得文王的點化開悟那就是不可能的事。進了門,只有仰望才能看到那古色古香、金碧輝煌的文王大殿。細細思想,俯首入門抬頭仰望,這給我們很深啟示,其中富含的哲理值得玩味深思。

  從“靈台”下院西側開始,螺旋狀的碑林給“靈台”增色添彩不少。碑廊里鑲石碑200餘方,左側為民國政要舊提和歷代名碑複製及零碎碣碑薈萃,右側為各級黨政領導題詞和當代名家墨寶,顯得十分珍貴。

  位列碑林之首的是張文明“為民流血之碑”。民國19年(1930年)9月,山東臨清人、北大畢業生張文明從正寧縣長任上調任靈台縣長,時值蔣、閻、馮軍閥大戰結束不久。天災兵禍橫生,土匪猖獗,饑民流竄,百業蕭條。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張文明並沒畏難退縮,依然擔負起振興地方、救濟百姓的重擔。幾個月時間,局面就開始好轉。然而盤踞慶陽的軍閥陳珪璋卻派部下楊抱誠前來靈台強征糧餉,攤派餉銀一萬元,張文明堅拒不從,最後楊抱誠將張文明騙出縣衙槍殺,靈台百姓聞訊哀號悼念。次年春,張文明之子從老家前來搬柩,家境貧窮力不從心,靈台群眾捐資700餘元予以資助。民國23年(1934年)時任靈台縣長的張東野應靈台民眾感念張文明之情親撰碑文:“焉敢望頌德歌功,壯志已如煙化去;喜今日願心終了,且仿效與民偕樂,放懷間看鶴歸來”。

  碑林中刻有“西北化育”的石碑為靈台縣上良人、時任國民革命軍隴東綏靖司令楊渠統(楊志恆)所題。1934年,楊志恆回家省親。為造福桑梓,他鼎力支持張東野,重修了“靈台”和《靈台縣誌》,楊志恆正是因為這樣才留名於“靈台”。而來自安徽潛山的張東野也因署理靈台地方有功,清正廉明,興利除弊,靈台社會各界名流、士紳、民眾代表便刻石立碑以志紀念。於是便有了這塊“張公東野德政碑”的誕生。 --

  我猜想,當年張東野重修“靈台”可能有點滕子京重修岳陽樓時的心境。所不同的是,張東野面對的是一幅殘局,不是政通人和、百廢俱興,而是民不聊生、百廢待興。如何聚集社會各界力量,凝聚人氣,在這片土地上實施自己的人生抱負,他想到了周文王,於是,決定在“靈台”上做文章,不僅重修,還陸續邀請不少當時權傾八方、聲名蓋世的達官顯貴前來視察、題詞,一時靈台名聲大震。這不論在當時還是現在看,都不愧是遠見之舉。這樣的有識有德有才之士,即使新中國成立后,他還是被人民政府委任為合肥市副市長。

  在靈台碑林中,儘管還有不少民國要人如段祺瑞、-李宗仁、林森、孫科、邵力子、戴季陶、朱紹良、韓復渠等等歷史名流的題字。相比之下,張文明、張東野、楊志恆他們這些州縣小吏地位並不算高,可地位顯赫名氣再大的也沒能把他們的英名和功績淹沒。是啊,靠顯赫地位在此書寫不過就是應景之作,僅一塊有字的石碑罷了。

  盤旋而上的碑林,還保存了王羲之、蘇東坡、(唐)懷素的書法以及李白、杜甫、岳飛、鄭板橋等的詩文。今天人們從這裡既看到了歷朝歷代名人雅士、達官貴人對“靈台”-的景仰和崇拜,又領略了歷史名人及當代地方黨政領導的學識和書藝。這除了增加“靈台”的知名度外,其中富含的歷史文化精髓是不可低估的。靈台,從《詩經》中走來,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凝縮了的厚重變得熠熠生輝,她真不愧是絲綢之路上的又一顆璀璨明珠。

  看過碑林穿門而入,再拾級而上,三轉兩折到了“靈台”上院,進入文王大殿,英武威嚴的周文王,端坐大殿中央,手執笏板,神目似電;他在遠望岐鳳,還是在八卦演繹?大殿兩側,左邊壁畫為周文王討伐密須國的激烈戰鬥場面,聯曰:伐密不因兵甲利,安邦只在人心同;右邊壁畫則是周文王伐密凱旋、築台祭天、與民同樂的歡慶場面。聯曰:雨露千秋卜盛世,江山一幀掛清圖。壁畫乃西北名家所畫,書聯則為中國書協常務理事候正榮親筆撰寫。出了大殿,舉目遠眺,天高雲淡,神清氣爽。

  就在我們遠望的當兒,又進來幾個遊客,他們來到這個充滿濃厚文化氣息的地方,站在巨大的水泥製作的方鼎前,點燃香燭,又依次排開,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顯得十分虔誠。在凝神聚氣仰望靈台後,長出一口大氣,吐故納新,似釋重負,一副悠然自得之態。燈光不斷閃爍,對“靈台”的那份情感存入了相機。

  我想,對靈台的景仰,其實就是對古聖先賢的景仰,如果沒有這樣的景仰,那人類將會墜入精神上的無底深淵。我以為,後世對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景仰之言用於高居“靈台”之上的周文王,一點也不為過。

  走出“靈台”大院,友人對身後的荊山森林公園有了興緻。他站在荊山山門前留影時說,歷史和人民總會記住那些為老百姓做了好事的人。誰說不是呢?就在中秋節前幾天,我們去西屯鄉採訪一位82歲的老人時,他動情的向我們列舉了曾為靈台人民作過大量實事好事的一些領導名字。這其中就有曾主政靈台、如今早已退休賦閑安居外地的郭繼芳、李鐵成、何興榮等老領導來。這碑,除了石碑,口碑也算碑吧,或許看不見的碑含金量更高。人民心中有桿秤,老百姓就是那定盤星。我們相信,凡為人民做出貢獻的人,他們將永刻在人民心頭的石碑上,並被供奉在記憶深處的“靈台”上。

  2014年9月10日於靈台

您正在瀏覽: 仰望靈台
網友評論
仰望靈台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