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數學教育教學反思

數學教育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篇一:數學教育教學反思

  對於數學教育教學工作,我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一、對教學目標反思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中的首要環節,是一節課的綱領,對綱領認識不清或制定錯誤必定要打敗仗。通過幾年來的教學我總結有以下幾點不足:

  1、對教學目標設計思想上不足夠重視,目標設計流於形式。

  2、教學目標設計關注的仍然只是認知目標,對"情感目標"、"能力目標"有所忽視。重視的是知識的灌輸、技巧的傳遞,嚴重忽視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學目標的設計含混不可測,不足夠具有全面性、開放性。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程序與認知水平。制定的教學目標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學生髮展。要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這道題都講過幾遍了還不會做",碰到這樣情況,教師不應埋怨學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現這樣狀況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學生不接受這樣的講解方式,還是認識上有差異;是學生不感興趣,還是教師點撥,引導不到位;是教師制定的難點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上的難點出現了不合拍;是教師期盼過高,還是學生接受新知識需要一個過程;……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時要全面了解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在學生現有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有效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興趣,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向高一級的認知水平發展。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形成良性發展。教師千萬不能埋怨責怪學生,不反思自己,只會適得其反,以致把簡單的問題都變成學生的難點。因此教學設計要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要教給學生需要的數學。

  二、對教學計劃反思

  在教學設計中,對教學內容的處理安排還存在以下幾個缺乏:

  (1)缺乏對教材內容轉譯;

  (2)缺乏對已學知識的分析、綜合、對比、歸納和整體系統化;

  (3)缺乏對舊知識分析應用的螺旋上升的應用設計;

  (4)缺乏對教學內容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5)缺乏對自我上課的經驗總結。

  三、對聽課的反思

  聽課決不是簡單地評價別人之優劣,不是關注講課者將要講什麼,而是思考自己如何處理好同樣的內容,然後將講課者處理問題的方式與自己的預想處理方式相對照,以發現其中的出入。

  四、徵求學生意見

  潛心於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教師,往往向學生徵詢對自己教學的反饋意見,這是教師對其教學進行反思的一個重要的渠道。

  若在課堂上設計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則整堂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始終很高。課後我總結出以下兩點成功體會:

  (1)抓住知識本質特徵,設計一些誘發性的練習能誘導學生積極思維,刺激學生的好奇心;

  (2)問題的設計不應停留在簡單的變式和膚淺的問答形式上,而應設計一些既能讓學生動手觸摸、又能動腦思考的問題,這樣可使學生在"觀察、實踐、歸納、猜想和證明"的探究過程中,激發起他們對新知識的渴望。

  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將解決學生困惑的方法在教學後記中記錄下來,就會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五、記教學中學生的獨特見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材內容的實踐者,通過他們自己切身的感覺,常常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見解。有時學生的解法獨具一格,對此,教師應將這些見解及時地記錄下來。

  六、記教學再設計

  教完每節課後,應對教學情況進行全面回顧總結。根據這節課的教學體會和從學生中反饋的信息,考慮下次課的教學設計,並及時修訂教案。

  篇二:數學教育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雖經驗不足卻對於教育教學有諸多熱情,並視之為終身使命。平時一直關注新教育的改革,身為數學教師的我,力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新教學理念落實到教學實踐中。以下是我的一些教育教學反思。

  一、數學學習需要最佳心態

  學習心態是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數學活動不僅是數學認知活動,而且也應是在情感心態的參與下進行的傳感活動。成功的數學活動往往是伴隨着最佳心態產生的。那麼怎樣構成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心態呢?我認為,要構成數學學習最佳心態,就必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輕鬆感、愉悅感、嚴謹感和成功感。

  二、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而對於數學教師來說,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去挖掘數學,不僅要能“做”、“會理解”,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去“理解”,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辨證等方面去展開。

  以函數為例,函數概念主要包含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三要素,以及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對稱性等性質和一些具體的特殊函數,如: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等,這些內容是函數教學的基礎,但不是函數的全部。

  教師在教學生時,不能把他們看作“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里“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

  三、多媒體走入課堂勢在必行

  課程改革是創新和繼承並存的過程,課程理念的創新來自於實踐,是對素質教育的深化。信息技術與新教材的整合更能體現信息技術的工具性,高中數學新教材簡潔、實用,一改過去教材不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重結果輕過程”,對背景知識的關注和應用不夠;不注重實踐和應用。新教材中選取了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和學生熟悉的教材,用生動的語言,創設能夠體現數學的概念,結論及思想方法發生髮展過程的學習情景,使學生感到數學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引發學生“看個究竟”的衝動,從而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

  利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不僅優化了教學效果,擴充了課堂容量,而且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且,多媒體的應用還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一種輕鬆感、愉悅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一改老式數學教學的苦燥無謂。因此,多媒體走入課堂勢在必行。

  篇三:數學教育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任何一堂數學課,當你課後反思的時候,總會覺得有一些不足,留有不同程度的遺憾。而教學藝術水平正是在解決不足和遺憾的過程中得到了提升。因此筆者以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幾種意識的加強,相信只要有不懈的努力,業務水平一定會不斷提高,數學課程改革也一定能夠結出豐碩的果實。

  一、應用意識的加強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數學的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很少講知識的來源和實際應用,學生的應用意識淡薄。即使是應用題教學,也缺少了“應用味”。絕大多數都是湊好數據編好題型直接塞給學生的。學生做了千百道應用題,還是只會按類型解題,不懂得怎麼應用。既不知道數據從哪裡來,又不知道解決某個問題需要哪些數據、怎樣獲得數據。絕大多數學生只在考試時感覺到數學有用,而走出教室,離開考場,幾乎感覺不到數學的存在。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積極倡導應用意識,根據教育目標,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有目的地培養一種應用數學的慾望和意識,儘可能地讓學生了解數學來源於生產和生活實踐,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特彆強調,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學生自覺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創新意識的加強

  創新意識是創新的慾望和信念,其核心是自我批判得意識,不受固有思維模式的束縛,勇於立新。創造性的設計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設計中的創新主要包括:(1)教學內容組織的創新。例如,對教材內容的解構與重組;對概念、命題賦予不同的現實模型和不同的數學模型;對例題、習題的改造與擴充等,均是在原有基礎上的創新。(2)教學模式構建的創新。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合理的選擇教學模式,更應該注意綜合一些教學模式,創建一些新的教學模式。(3)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4)教育技術的創新。主要是多媒體的合理組合,課件製作更富創意等。

  三、主體意識的加強

  “主體性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當今世界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趨勢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要注意發展學生的主體性。課堂教學必須倡導鮮明的主題意識,讓教師充分認識到: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而不僅僅是自己施展才華的舞台;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獲取知識的能力的培養。而要關注學生在45分鐘里的變化和發展。

  四、效率意識和訓練意識的加強

  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一節課只有45分鐘,要完成教學目標,又要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新的收穫,教師就必須具有效率意識。另一方面,學數學離不開解題。特別是對數學的基礎知識,不僅要求要形成一定的技能,還要在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達到一定的要求,這些離開必要的訓練是不行的。所以要真正提高課堂效率,必須有訓練意識。

  五、反思意識的加強

  反思是立足於自我之外的批判的考察自己的行動及情景的能力。反思意識是教師自覺產生對自己的活動目的、活動計劃、活動策略、活動過程及活動評價的反思慾望和信念。反思不是單純的事後行為,還包括事前和過程中的反思。首先,要對教學目的進行反思。數學知識的建構、數學技能的形成、數學能力的發展、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數學知識產生的過程體驗等,都是數學教學的目的。因此,在教學設計中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確定多個教學目的,有的是主要目的,有的是次要目的;有的是直接目的,有的是間接目的,設計時要統籌把握。其次,要對數學程序的設計及教學策略的選擇進行反思。反思知識展示的順序是否合理;選擇的教學策略是否恰當;例題與習題的搭配是否符合教學目的的要求;採用的媒體是否真正發揮輔助教學的作用;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教學程序。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教學策略等等。第三,教學實施后的反思。主要是對教學效果及評價的反思。如何改進教學設計的反思。

  六、合作意識的加強

  實施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課堂教學,是應該有學生積极參与的,不斷有新見解、新思維孕育產生的生機勃勃的教育,而合作學習正好為學生創建了獨立學習和相互研討的平台,在合作學習中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開動創造思維,使認識升華。

  首先,營造課堂上良好的合作氛圍。在合作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當然不民主的環境下,創造力也有表現,那僅是限於少數,而且不能充分發揮其天才,如果要大量開發人的創造力,只有民主才能辦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辦法才能完成這樣的大事。”教師應發揚民主,在分析問題、討論問題中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看法,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有“解放感”、“輕鬆感”,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生在課堂上大膽提出問題,暢所欲言,集思廣益,逐步形成寬鬆民主的課堂氣氛,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成功合作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合作教學中,教師對教材處理和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響課堂合作的氣氛和效果。如設計學習問題坡度太陡,知識過於複雜、難度高,學生接受不了,無法合作學習。因此,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教學問題的設計應難度適中,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分散難點。使學生在每一節課的學習中,有一定的坡度和難度,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其次,展示合作過程的魅力,品位成功的喜悅。教學合作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合作、交流、探究的過程,其間充滿無窮的魅力。如教師引導: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思維和方法,同時也包括價值觀和做人,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啟迪:當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告訴他的方向,而是引導他怎麼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的時候,教師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喚起他內在的精神動力,鼓舞他不斷攀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導演”,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導學”與“解惑”作用。這樣,課堂上的學生就處於一種主動學習的狀態,經歷困惑、喜悅、失敗、成功多種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合作中品位成功的喜悅。

您正在瀏覽: 數學教育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數學教育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