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快樂走綿竹

快樂走綿竹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快樂走綿竹 標籤:快樂的大腳

  快樂走綿竹

  石鑒明(綿陽)

  人生註定有痛苦與幸福,憂愁和快樂,失落和得意,沉悶與開心,哭哭笑笑,生生死死。我想,與其憂憂愁愁過日子,不如開開心心每一天。本人早就想通了,看淡了。退休后,我自由自在,終於迎來了“夕陽紅”。

  最近,德陽市榮獲“中國散文之鄉”桂冠,應大海先生之邀,我填了一《金縷曲》在授牌座談會上獻醜,並在《人民網》和《中國》發出。現又收到德陽市散文學會的短信,約寫點東西。寫什麼呢?以前我多次去德陽,曾經發表過《三星堆懷古》、《初識玄珠湖》、《想念二重》、《漢旺不屈》、《三井見聞》等小文。這次再和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石英前輩、中國散文學會副秘書長張立華,四川省散文學會會長盧子貴先生,及何開四、徐康、海夢、楊澤明、伍松喬等大家一起參觀採風,他們肯定有精品大作品問世。我這個才疏學淺的同路人,還敢提筆么?真有點提心弔膽。

  不過,好在德陽市的朋友說是要出一個專集。我斗膽寫一點東西,可能混在其中,也許不那麼丟人現眼,說不定還可沾點光呢?那就試一試吧!

  以什麼為題呢?就以我填的《金縷曲》中的一句“快樂走綿竹”好了。

  其實,綿竹我也多次去過。記得第一次去,是1984年,綿陽地區大學中專招生辦公室借調我負責文考和宣傳工作,我們兩位同志去綿竹縣中了解複習迎考情況。當時的綿竹縣中很不錯,不愧是湖湘學派的創始人之一張栻的故里的高完中。當時,我並不知道張栻是綿竹人。去年,我有幸遊覽長沙嶽麓書院和第一師範學院時才知道的。我不禁喜出望外,又一次感到四川人值得自豪。

  眾所周知,綿竹的年畫是全世界聞名的。這次我們走進充滿詩情畫意的年畫村,參觀琳琅滿目的展覽銷售廳,真箇是大開眼界。深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才,出一方有特色的文化。

  據《華陽國志.蜀志》記,綿竹,以竹名縣,因其“地濱綿水,多竹,故名”。綿竹古為蜀山氏地,西周時為蠶叢國的附庸邑。秦隸蜀郡,后隸廣漢郡。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建縣,轄今綿竹和今德陽兩地。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劉焉領益州,將州治遷於綿竹。公元194年,因綿竹城火災,劉焉才將州治遷往成都。1949年12月27日綿竹縣人民政府建立,隸川西行署綿陽專區。1983年改屬德陽市。1995年初,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綿竹西北部屬龍門山地區,山巒重疊,山谷高深,植被垂直分佈,適合各類竹的生長,因而竹資源相當豐富。杜甫當年在《從韋二明府續處覓綿竹》中這樣寫道:“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杜詩詳註》云:“綿竹產漢州綿竹縣之紫岩山”。 當然,綿竹僅為該地竹類之一種。“綿竹素善竹簡之利”(《綿竹縣鄉土志.植物》)也就是說,這些竹子大多都可用來造紙:“竹可造紙者出西北山。曰慈竹,曰斑竹,曰龍竹,曰綿竹,曰白笳竹,曰荊竹,曰油竹,曰苦竹,曰山慈竹,曰刺竹,曰黑竹,曰黃竹,曰藍天竹,曰鳳尾竹,凡十五種。”十五種竹中,綿竹是該地的一大特產,屬造紙的上好材料。綿竹紙產品種類有“白大紙、小化連、對方、勾邊、卷連、凈丹、茶紙、書紙、毛紙、火紙、二標紙、京果紙等” (《中國地方志集成 民國綿竹縣誌》)。“竹紙之利仰給者,數萬家、猶不足,則仰為書籍,製為桃符,畫為五彩。”有人說:“綿竹年畫為什麼這麼出名呢,就是做年畫的紙好嘛!” 這是綿竹年畫得以產生、繁榮的一個重要的客觀條件。當然,文化教育的發展更是其主因。清朝詩人李錫命寫了一首《詠綿竹》的詩:“山程水陸貨爭呼,坐賈行商日夜圖。濟濟真如綿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

  綿竹地處川西北要塞,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故而戰亂頻繁。三國時期,魏國征西將軍鄧艾偷渡陰平道江油關成功,進軍蜀國,與諸葛瞻戰於綿竹,瞻陣亡,其子諸葛尚亦“荷國重恩,策馬冒陣而死”。誠為一門雙忠,可歌可泣!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也誕生在這片土地上。

  道教傳說中“一人得道,雞犬飛升”的神仙嚴君平是綿竹人。綿竹有福地之稱。東漢道家二十四治,綿竹有三治(張道陵創五斗米道時的傳教地之一)。北周道教類書《無上秘要》載,中國早期道教齋所全國的三十六靖廬,其中四川境內佔三個,列為第一即綿竹廬(在今綿竹)。唐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記》則將綿竹列為天下名山第六十四福地。這裡有與藏傳佛教密宗關係密切的川西名寺祥符寺。三國辯才秦宓也是綿竹人。綿竹籍金榜題名的進士,宋代13人、明代8人、清代7人……這裡儒釋道三教匯合激蕩。忠孝文化及以“唐時宮廷酒,盛世劍南春”為代表的酒文化源遠流長。這裡人才輩出,釀就了獨特的人文底蘊和獨特的綿竹年畫。因而有一幅對聯總結道:“忠臣孝子綱常地,大將真儒父母邦。”

  “5.12”大地震曾經對綿竹市造成巨大破壞。特別是漢旺幾乎全鎮損壞。災后重建,一座座新鎮拔地而起,一排排新村如詩如畫。我們參觀綿竹市地震紀念館時悲淚難禁。而後看到災后重建的巨大成就又喜不自禁。大自然是多麼的神奇,多麼的威力無窮。而人類生命是那麼渺小和脆弱。人們必須尊重自然,順其自然。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對自然災害的隱瞞是對人民和國家、民族的犯罪。那些貪官污吏,眼目中只有上司和金錢的“瘋子”必定曇花一現,罪有應得!真正“以民為天”,為民服務的人,人民的心碑會永遠銘記他們!

  2014.10於綿陽

您正在瀏覽: 快樂走綿竹
網友評論
快樂走綿竹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