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抒情散文 > 如果愛

如果愛

手機:M版  分類:抒情散文  編輯:pp958

  如果愛

  ————-讀《釵頭鳳》《家》有感

  轉眼之間,芳華落盡。留一盞明月照舊年。

  一念之間,形容枯槁。留一城煙霧罩昔時。

  ——————————————致唐婉與鳴鳳

  當沉封的歷史從發黃的扉頁中流淌出來。那窗外響起一聲巨大的雷,雨就要傾瀉下來了。

  伴着這聲雷,書中人物變得鮮活起來。已不是第一次將《釵頭鳳》和《家》放在一起讀了,因為它們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那些相似的無耐,那些相似的反抗,還有那些一層不變的制度。

  唐婉也快樂過,她曾單純地以為一枝鳳釵就可以“執子之手,與之攜老”。

  她曾以為不再相見,就是永不惦念。,

  五十多年後的回首,五十多年後的那些隱忍的悲傷讓那年的陸遊痛徹心扉過。那種“人面不知何處去,只有那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孤獨他嘗過,也懂了。

  錯,錯,錯。

  錯了的時間,留下了錯的詞。數年之後沈園一見,行走匆匆,既然已毫無瓜葛,又為何留詞,讓她挂念,讓她和了那首詞,讓她離開那世界。

  錯了的是人,是陸母,她永遠也懂不了強權與專制可以力壓一切,卻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不是嗎?五十多年了,陸遊卻依舊忘不了沈園,沈園的一切被連在了心中,成了對前妻習慣的懷念。五十多年前的春天也像這樣,只是現在少了一位款款走來的錦衣女子,她讓那年的沈園關於春景的記憶都黯然失色。

  陸遊卻是懂不了第三個錯。因為那是當時社會與制度的錯誤,那個罪惡的“撒旦”披着儒學的外衣張橫跋扈,不可一世。

  陸遊是不是在那些凄風苦雨中的夜晚明白了“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的蕭瑟,是不是懂了物是人非的悲楚。

  一個人想念另一個人想了一生,對方想念他也用了一生。他們的命運在沈園被改變。一個天國,一個人間,景未變,情未移,人卻走了,原來那些不相見就是永不相見,卻又為什麼要耗盡一生思念。而究竟是在錯了的時間相見,還是一種必然。

  也許也恰是陸遊的那首詩;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土。

  與之相仿的,還有鳴鳳。她比不上唐婉的才華橫溢,可巴金筆下的她卻是一個有血有肉有骨氣的女人。

  巴金把她作為受壓迫階級的窮苦女性的代表不惜筆墨地加以描寫,全文不單講述了她的痛苦與無助也講了她的以死明志的決心。而那年她才17歲。

  全文中有很多的偶然,她先偶然被選中。即將送給馮老太爺作妾,絕望的她又去找覺慧商量,卻又陰差陽錯地被拒絕,而大小姐教給她的反抗也讓好更是下定了決心。如此看來,鳴鳳的死也變得順其自然了。

  但是這些所有偶然因素形成的前提卻與一個人離不開,就是孔教會的馮老太爺成為了整個事件的導火索,而他的身份也是很引人注目的。

  文中講他們點小旦為狀元,抹黑事實,徹底顛覆了儒學的中心思想。這種令人髮指的可恥行為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有權有勢的士豪劣紳以儒學為名,繼續進行專制統治。

  而當時黑暗腐朽的社會制度也使鳴鳳進入高家八年的時間中受過不少打罵,到最後作為高府最高統治者的高老爺一聲令下又不得不送給他人做小妾。正像覺慧所想的那樣,她會哀哀地苦哭她的被摧殘的青春。這種痛苦在鳴鳳心中不斷地蔓延,這種痛苦也成了她投河的主要動力。

  再看看周遭的人,除開高太爺這個殘忍決定不說,那些人的建議與看法也與鳴鳳的死有很大的聯繫。先是那些主人們對鳴鳳的可惜,後來她又聽到張嫂對她的鄙夷。老黃媽的勸解卻又無非是順從命運一類的話。她正無方向時,唯有大小姐告訴她,“死”是薄命女子唯一的出路。鳴鳳也不得不去實踐,這樣也就頗有一種“一語點破夢中人”的意味。

  再看看那些屬於鳴鳳的幸福,,她所侍奉的大少爺說愛她的時候,她所想到的是階級不同,她知道那不可能,但在她很無助的時候,她希望覺慧能幫她。一無所知的覺慧因為工作太忙而無暇了解她的無助,只是短暫的安慰,可這短短几句話卻成了鳴鳳死前唯一的幸福。

  於是鳴鳳在進退無路之下,用死進行一種反抗來表達出新一代青年的“叛逆”。這種反抗行為是必然的,她與老黃媽唯唯諾諾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鳴鳳在死前清楚地看出社會的不公,這也是她思想的改變。覺慧、鳴鳳以及大小姐的話語也無不預示着新一代思想的改變和新一場革命的醞釀。

  後記

  午後,幾縷殘紅在空中飄遊,悠然的是空靈的靈魂,而她們用最後的力量為那個世界唱出輓歌。

  她們放棄了生命的原因我現在懂了,她們與生命中留戀的人終是遇不逢時,看過生命中絢爛的季節就不再奢求來世的芳華。

  那些憂傷與決絕也只是想用一生記下想求的幸福,她們就像那些雛菊傲然於風霜,卻又無聲地愛過。

  如果愛,可以悲涼也那麼高昂。

您正在瀏覽: 如果愛
網友評論
如果愛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