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景散文 > 尋找李香君

尋找李香君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pp958

  天色尚早,桃花澗瀰漫著霧氣,白茫茫,迷濛蒙,濕漉漉,行走其間,心緒似乎都可以擰出水來。山路上已經有三三倆倆晨練的人們。我提着旅遊用品,順着灰白的水泥路向上走去,不一會兒就覺得氣喘吁吁,熱汗涔涔了。

  今天之行,是有明確目的的。在秦淮河逗留的時候,不知是住在媚香樓客棧的緣故,還是耳聞目睹了太多的關於李香君的傳奇故事的緣故,反正是動了尋蹤的念頭。據說李香君離開媚香樓,就隱居在棲霞山桃花澗,終其一生。那裡還有她的墓冢。於是,昨天,匆匆趕來。夫人不無醋意地說我有點逐香的痴勁兒,不願與我同行,我只笑笑,並不剖白分辨。因為只要我認為值得去做的事情,斷沒有反悔動搖的道理。

  桃花澗想必就是因為桃花而得名。果然,在氤氳迷朦中,沿途桃樹的倩影時隱時現,花色繽紛,有深紅,有淺紅,甚至還有稀罕的梨花白,一些早開的桃花開始凋謝了,樹枝上掛着殘蕊零瓣,樹底落英一片。明代佳人手持一把團扇,那是一種風度,但李香君的團扇因有美人血點綴的桃花,自然就非同尋常了。我想,桃花扇不離手的李香君一定是非常喜愛桃花的,不然,為何要在這桃花澗隱居?

  路遇一老者,我問李香君的墓在哪裡,老人說不遠,但具體位置說不清。莫非這也是個慕名遠來的李香君的粉絲?我暗暗發笑。不久,一個半圓形的亭子從濃霧中露出臉來,緊走幾步,就清楚地看到“桃花扇亭”的匾額。是了,這就是李香君與情郎侯方域相逢的地點。在亭子里,一邊來回踱步,一邊幻想着兩人相會的情景。兩人新婚不久,侯方域因受到政治迫害而遠走他處,李香君也同樣受到迫害,先是被逼嫁田某,后被納入弘光小朝廷,媚香樓亦毀於戰火。此時此地劫后相逢,兩人一定是感慨萬千,情思纏綿。

  既然桃花扇亭在此,香君墓還遠嗎?我見亭子右近有一條小路,一道狹谷,猜想可能在這裡,因為才子佳人偏愛幽靜嘛。但幾番探索證明,這想法是錯誤的,狹谷空空,小路蜿蜒通向的是另一大道。我很失望地擦擦滿臉的汗珠兒,順着來路繼續向澗深處走去。一會兒,嘩嘩的水聲從前方傳來,抬頭望去,原木造就的曲欄沿着灌木叢邊沿,在山腳與桃花湖水間延伸,霧氣雖然淡了些,但絲絲縷縷纏繞,頗有天宮仙闕的感覺。一個老婦在那裡鍛煉。我竟然想象隱居的香君漸老時,是否也在此餐露飲霞,飄然若仙呢?踏上曲欄,感覺有些滑溜,扶着欄杆,小心翼翼地走去。眼前有一小亭,亭中有一古井。這就是珍珠泉。水聲就是從這裡發出來的。當年風流皇帝乾隆來此遊玩,留下詩作一篇:一泓無滓印空澄,山腳泉噴珠顆泵。憑欄不殊昔年況,別殊猶憶尹家曾。在中國所有的皇帝里,乾隆應是最瀟洒的,先後六次下江南,凡是風光秀麗的地方都會有“御跡”。據說,其中五次駐蹕棲霞山行宮。玩也可着心玩了,但大清的江山仍如鐵桶一般,比及那些倒霉皇帝,稍一荒淫,就亂事四起,真的幸運極了。

  歷史在這裡發生了有趣的耦合。李香君是一個具有抗清思想的俠女,曾經告誡侯方域“當為大明守節,勿事異族,妾於九泉之下銘記公子厚愛”,躲入棲霞山,也是籍此表明不合作的態度。描寫其故事的《桃花扇》寫成在1699年,乾隆的爺爺康熙皇帝曾經向作者孔尚任索取劇本,據此推測,乾隆應是知道李香君故事的。那麼,當乾隆置身於桃花澗時,想起李香君,總會持有仇恨、感慨、敬慕其中一種或幾種心情的。李香君地下若有知,說不定也會痛罵幾句,消消滿腔的怒氣。在亭子里就這麼胡思亂想時,太陽已經悄無聲息的從棲霞山頂露出臉來,慘白的,沒有了往日的威炎。霧氣更淡了,樹葉、草葉沾了露水,晶瑩剔透,嬌翠欲滴。

  繞過桃花湖,面前有一條向北的高坡路。沿此路走到頭,路標指示向右是御花園,向左是紅葉谷、碧雲亭等景點。正在我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一個中年人迎面走來,我又問他香君墓的所在,他向山上一指,說:“前面吧”。我信以為真,精神抖擻地向前。又是一個岔路,一巨石當道,上書“紅葉谷”。棲霞紅葉是棲霞山的招牌景色。深秋,棲霞山各景點的紅楓樹種依次染紅,絢麗異常,據說堪比西山紅葉。當地每年舉辦“中國·南京第七屆秋棲霞紅楓藝術節”,以慶盛事。可惜我來的不是時候。我心猶不甘地朝紅葉谷的方向深入走了幾步,但自忖徒勞,又惦着尋訪香君墓,便退了回來,向碧雲亭的方向繼續走去。沿途兩邊,長着種類不同的楓樹,綠葉的居多。令我驚奇的是竟有些楓樹葉子是紅的,有的只是紅了邊沿。湊近了看,葉子有五個瓣,瘦削棱俏,惹人生憐。詢問路人,才知道棲霞山楓樹的種類還有很多,一年到頭都可以欣賞紅葉的,只不過秋季是紅葉的最盛時節而已。

  一路欣賞景色走來,但終不見香君墓,心情禁不住有點懊悔,假如事先請個導遊,也不會這般費周折。再遇岔路口,路標向右指示到秦皇登臨處,向左依然是碧雲亭。我坐在路邊,等待人來。一會兒,又一老者健步走來,我連忙向前詢問,他爽朗地笑道:“錯了,錯了,香君墓就在桃花湖附近,約有百步遠吧,我也是找了幾次才找到的。但,既然到了這裡,就好好地欣賞這裡的風景吧。”於是,暫且放下尋蹤的念頭,潛心留意旖旎的棲霞風光。先到碧雲亭、德雲亭,看雲海翻騰,聽江輪鳴笛;次到虎山之巔,依傍石虎,存照留念;再行曲徑,路過夕佳亭、攬紅池、鋪翠池。在這裡。見兩池錯落相連,似隱含戀人牽手不舍之意,於是就留連逗留,頓生惺惺相惜的感覺。如果夫人能夠相伴而來,我一定會告訴她,我願意私下將它們改名為夫妻池,讓棲霞山永遠印證我們的不俗之愛。

  平素,我一向自負對愛情參得很透。“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首漢樂府民歌一直被我奉為聖典。李香君,一個青樓女子,與侯方域邂逅相愛,便矢志相守,甚至不惜以生命相抗爭,讓我敬慕不已。有傳說,香君得知侯方域向清廷屈服,便撕扇絕情。這種說法雖聽起來提氣,但卻不可信。我想這種說法應當是源於著名劇作家歐陽予倩先生改編過《桃花扇》劇本。該劇本將結尾改成侯方域剃髮留辮,改換清服入仕,李香君憤而和其斷交。1964年劇作家梅阡、孫敬又將歐陽予倩劇本改編成電影劇本,搬上銀幕,公眾越發信以為真了。其實歐陽予倩劇本是出於宣傳抗日的需要,而對歷史作了虛構的。孔尚任生活的時代大體與香君同時,他的敘述應是比較可信的。如果依孔尚任之說,香君與侯方域在此山修道,難道就不會留跡於此?一段凄婉美麗的愛情,一座藏翠蘊秀的名山,真真是相得益彰。

  十點左右到了秦皇登臨處,想遠眺長江,卻不能夠,因為霧氣如帳,天地混沌,白茫茫一片。稍事休息,順着盤山道,登上了鳳翔峰。真不愧是金陵第一名秀山!站在這個制高點,虎山、龍山、中峰、桃花澗,中峰澗、棲霞古寺,所謂三山兩澗一寺盡收眼底,虎勢獵獵,龍形騰騰,頗有虎踞龍蟠的氣象。雲霧在山峰間繚繞,於青翠中歡舞,擁有一種神話般的浪漫。大江側山,澗水滋潤,山水相依成就不可多得的江南勝景。亭閣點綴,曲徑相連,無聲述說著過去的輝煌。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豈是浪得虛名?因為心中有未了之事,便顧不上飽覽,急匆匆下山了。

  途中,在紅葉谷與葡萄溝之間反覆踏勘,真見到了一片紅楓,象山間跳動的火焰,雖不是漫山遍野,也多少解了渴慕之心。再從話山亭出發,經過天開岩、一線天、古楓林,登六百餘台階,終到太虛亭。在古楓林,看到了古藤與楓樹的搏殺,這古藤就是山林中的魔鬼,有的憑空攀住高高的樹枝,有的如蜈蚣般牢牢吸附在樹榦上,一些楓樹無言地倒下了。邪惡總是與美好相伴隨。弱女子香君為邪惡的社會所不容,唯有深山躲避,青燈古佛相伴,紅顏命薄聲聲嘆。林中的美女子楓樹竟然也難逃相似的命運,怎不叫人唏噓不已。

  終於,又回到了桃花湖邊。仔細看介紹桃花湖的標牌,不由得嘲笑自己粗心大意,走了許多的冤枉路。那上面寫得清清楚楚,香君墓在路左,與桃花湖相對。我向林木深處找去,很快就看到一個青磚圍起來的土冢,直徑也就兩三米,高度不及一米,芳草萋萋,野花點點。一塊書“李香君之墓”的木牌,斜放在冢邊,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景物。這就是一代名妓的香消玉殞之地?未免太凄涼冷落了。關於李香君的葬身之地還有另外的說法。據有人考證,侯方域參加清朝鄉試,得一副貢生的虛名,這自然背了香君的期望,是其一生的污點,但第二年,他就後悔了,在家中建“壯悔堂”,取其“壯年知悔”之意。從此,潛心於詩文創作。知錯就該,善莫大焉。後來香君還是原諒了侯方域,隨其回到了河南商丘,以妾的身份相事,並生有一子,但終因出身卑微,受到歧視,鬱郁而死。商丘古城南也有香君墓。但不管香君最後葬在哪裡,其氣節,永遠值得人們紀念。

  歸來兮,美人魂!

您正在瀏覽: 尋找李香君
網友評論
尋找李香君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