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猜想》之一 ——“猜想”的說明
手機:M版 分類:寫人散文 編輯:pp958
都說寫文章題目很重要,我現在是深以為然的。倘使找到一個好的標題,立馬就能吸引別人的眼球,於是也就有了能讓人看下去的希望。但吸引眼球不一定就要“好”,怪也是可以的,弄個稀奇古怪的上去,先拉住看客的眼球、也獲起了那個讓人看下去的希望。為此,我近來也是漸漸有些沾染上這“搞怪黨”的習氣了。
關於這個題目,我想有必要來解釋一下。它的意思並不是釋迦牟尼自己在猜想着什麼,而我所要寫的大抵也不是他所猜想過的東西。當然,釋迦牟尼在求道的多年中,在建成他的浩繁精深的能解脫生死的“思想體系”的過程中,猜想過的東西肯定是無量多的,但我想,他未必就猜想過我現在所在想着的問題。所以,這個題目其實是“對於釋迦牟尼佛的一些猜想”,再說具體一點,是“對於跟釋迦牟尼的思想體系有關的問題的一些猜想”,但為了簡便以及吸引眼球計,就寫成了《釋迦牟尼猜想》。
我給這幾篇東西的定性是“散文系列”,其實我到現在連散文應該寫成什麼模樣也不很清楚,至於寫了出來能不能算散文,現在是不知道。前一些時候有位好心的朋友來“約稿”,說是要出一本名字叫做《中國當代文集》的書,問我有沒有興趣。我一開始當然是興奮的,因為從來沒有遇見過這樣的機會,而且,單從這書的名目來看,似乎還有些“大”。於是就跟他聊了起來,起先的一些恭維話,那是必不可少的,恭維了一通之後,他就給我一個網址,教我去看一篇東西。這東西寫的意思,大略就是說寫散文是一定有軌範的。於是那裡面就出示了一個模子,說是一篇散文一定要分成幾個特定的部分,總共最多不能超過多少的字數,一定要怎樣開頭,怎樣鋪排,又怎樣結尾,才能算得一篇不錯的散文。
我看完之後,第一個感覺就是現代的八股文,雖則它裡面所分出的股數不到八股,但它就是活生生的“現代八股文”。
之後,他又給了我地址,讓去看根據他們的特定模子改過的“範文”。經過改前改后的一比較,我才真正體會了當年的對於魯迅他們的文章亂刪亂扣的酷吏昏吏們的厲害,而這樣的事情現在還在上演着。一篇好好的東西,被所謂的“指導老師”大刪一通之後,不但文章毫沒有了先前的感情,好幾個地方前後都連接不上,是給硬生生的直接把一些文字抽掉了。這樣的東西,還美其名曰“給留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指導書”,假使他們真有出這樣一本書的能耐,我想,這一定會給中國抹黑的,雖則中國本身也實在“黑”得不行,但它一方面還會給愛好文字的人臉上抹黑。
我的東西或許水平真的很不夠,但我絕不會去趟這攤渾水;而他們所標榜出來的“範文”,也決定不能算作散文。( : )
再回到散文這個體裁上面,照我的意思,雖然是寫釋迦牟尼這樣的偉人、以及偉人的“思想體系”,但既然定位為散文,那這些文字也是不會很嚴肅,當然也不能多有求證,還不能為了求證而很嚴謹的“引經據典”,在能說清楚我的意思、以及前後能連貫的基礎上,行文盡量隨意一些,最好還夾些詼諧詞句,這也就是魯迅所說的“大可以隨便些”了。
本來,“釋迦牟尼”這名號,是很有些偉大而莊重的,而且許多事情沾上宗教之後就有些說不清,究竟這是關於“信仰”的問題,為了來給我的不嚴肅也不嚴謹開脫,所以就用了一個“猜想”。我很喜歡魯迅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係》似的風格,雖則這是魯迅的一篇學術論文,但文字確也不很嚴肅,求證也不太嚴謹(最起碼沒有逐句逐段的引據經典),間或還很有些誇張的風趣話,在我看來,這樣應該就可以算是好的散文了。
但凡一個人“成佛作祖”之後,就是連他的出生都會變得異樣起來,像“白象入腹”之類,總之是異兆連連。所以,後世的關於佛陀的資料,可以當真的着實不多。這也有些像魯迅的寫《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係》的情況,在這文章里,魯迅開篇就說:“中國文學史,研究起來,可真不容易,研究古的,恨材料太少,研究今的,材料又太多。”可是我要說,倘是去研究成佛作祖的人物,那麼材料就是不但多而且假,太假。
寫這一個“散文系列”,我是準備來對佛陀的“思想體系”作一個“大略的查探”,但查探只是動作,查探的結果才是我的目的。就是想弄清楚佛陀的一整套的“思想體系”是怎樣,再看看對我的建立自己的體系有些怎樣的啟發。
現在我是有些知道了,但凡寫出來成了文章的思想,它一定是“有為”的。即便如老莊一般的勸人無為的體系,它其實也是有為的,否則,它就不會被寫出來給人看。據魯迅的意思,文章也是人事,既有文章,就可以知道於世事未能忘情。譬如墨子兼愛,楊子為我。墨子當然要著書;楊子就一定不著,這才是“為我”。因為若做出書來給別人看,便變成“為人”了。真正的“無為”,是自己打定這主意即可,說都不必說與人聽的。或許老莊他們其實是想“無為而為”,因為他們的“為”或“治”,要靠人們的“無為”來達到,所以就盡心的來勸人們“無為”,以使達到他們的“無為而為”的目的。當然,他們當勸時候,也要裝出一副超然的模樣,好像他們真的就是“無為黨”一樣。
佛陀的“思想體系”當然也是“有為”的,雖然最後要“出世”,但能“出世”的前提是此世要精進修行,斷滅貪嗔痴三毒以至無明、有業,甚而至於消滅生。其終極目的是要超脫生死而進入涅槃的彼岸,說簡單一點就是“離苦得樂”,不單佛陀自己要超脫,更還要帶着眾生一起去超脫。但我總覺得這個有些玄虛,不如佛陀的其他說法譬如“緣起性空”之類的來得實在些。
本來,佛陀在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後,就準備要進入“涅槃”的,因為他的十二因緣法就證出死的原因就是生,倘要滅死,就先要不生,那就是進入涅槃。然而,就在佛陀準備涅槃之時,有天神卻來阻勸,說是“世尊過去為眾生故,因而久住塵世,至於捨棄頭、身、眼等來布施,受種種苦,以廣修功德,至今才成就無上道。而今成道后,卻默不說法,眾生淪於漫漫長夜,溺於無明黑暗之中,僅憑他們一己之力,極難脫離這黑暗苦海。但總還有過去世時,親近善良,種各樣功德根基,全可以聽受大法,得至高無上菩提大道者。只望世尊為此善生,用大慈悲力、高妙佛法給以開導,使脫離苦海,抵達智慧彼岸”。
我想,憑着佛陀的境界,是應該聽不到天神的勸請的,因為他把一切都消滅掉,已然不會起心動念。連“我相”都沒有了,哪裡還有什麼天神啊、眾生啊、苦海啊、菩提大道之類的東西。此時的佛陀,就應該使周身發大光輝,燦燦如日月之明,之後倏忽的就不見,至多丟下一句玩笑的“拜拜”,此後就進入(這裡說進入也是錯,涅槃是“無境之境”,是“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並無來、去、進、出這些概念的。)涅槃去了。
然而佛陀卻不單聽到天神的勸請,而且還將自己的擔心向他說了:“我早有意要為一切眾生轉於法輪,但得到的道法實在太微妙、太深奧,極難了解、極難懂得,我怕他們因為不懂,反而橫加誹謗,從而使他們墮入地獄,因此才默然不擬說法而已。”而這就更可以證明佛法是“有為法”了。
最後世尊為此思考七天,最終決定,為天下眾生說法,要用大慈悲心愿使眾生脫離苦海,從而到達極樂世界的彼岸。
看來世尊自己的執著還是不淺的。我以為,佛陀其實一開始就抱着一個大理想的,就是去到離苦得樂的“涅槃之境”,此後,他以“四聖諦”為最高指導思想,來教導眾生離苦得樂之法。他以住世間之身,宣出世間法,教眾生行世間之事,得大果報,以使改投六道,甚而至於出世間而進入涅槃。
也可能是,佛陀有出世間法,卻無出世間心,他還要“普度眾生”。但到底怎樣呢?我還沒怎麼猜想清楚。總之,我的頭腦是很有些凌亂,還弄不清他到底是怎樣修行教化的,也弄不清楚他的體系整體是個什麼模樣。所以,我想去看一看,甚而至於要去撿拾一些於我有用的東西出來。
肖復
7月21日
《釋迦牟尼猜想》之一 ——“猜想”的說明 範文推薦:
相關範文
- ·《釋迦牟尼猜想》之七 —— 度化之路
- ·《釋迦牟尼猜想》之六 —— 何去何從
- ·《釋迦牟尼猜想》之四——修行之路
- ·《釋迦牟尼猜想之九 —— 佛陀的啟示
- ·迦牟尼、耶穌、穆罕默德與中國式韋墨
- ·生命的說明
- ·像戰士一樣——關於“回憶玄想”的玄想
- ·《李米的猜想》影評觀后感
- ·親吻新巢湖——“美好鄉村”的氣息
- ·親吻美麗新巢湖——“美好鄉村”的氣息
- ·吉林詩群顛倒與“崛起”“光榮與夢想”
- ·在我們說“不想”的時候,卻往往是最想
- ·獻給杜甫————————寫於2012
- ·【海藍藍原創隨筆】心中有本真——釋迦
- ·3•15演講稿—“ 3&
- ·沈江平《對於“官位”的斷想》
- ·黔東南景區系列散文(4)——神奇夢幻
- ·戲里戲外皆人生————《霸王別姬》之
- ·《回憶我的小學》之《四、五年級老師印
- ·再見,故鄉-釋迦塔
- ·小家碧玉---牟尼溝
- ·小家碧玉---牟尼溝
- ·雪后的牟尼溝
- ·長篇小說《尋找》之一 尋找
- ·我們的山楂樹》之一 相遇在花謝的季節
- ·《隨筆生活》之一朋友
- ·短篇小說《信任》之一 回家
- ·品讀摘錄安意如《美人何處》之一
- ·《相遇讓我心痛》之一
- ·應被載入史冊的的一天——————學校
- ·聽、議、評——“國培”物理課學習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