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散文欣賞 > 《美哉南泥湖》【散文】作者:朱金華

《美哉南泥湖》【散文】作者:朱金華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pp958

  美哉南泥湖

  朱金華

  清晨,沿縣城往西20華里,經 312國道商南段穿越試馬老街,再走七八里水泥路,山不陡漸平緩,水不大卻澄澈,四面環山,一渠貫通,白牆灰瓦,雞犬相聞,好一派幽靜……

  我是慕荷塘之名來賞花的。前一向聽友人說,紅廟有一塘蓮藕,約百畝,花開正盛,煞是壯美。我便躍躍欲試,耐到周末,交代學畫的女兒帶上速寫本鉛筆相機,來到這滿目搖翠芳香四溢的池塘。倏忽間,這裡的美輪美奐把人驚訝得目瞪口呆。時常於筆端描摹的物象此刻匯聚一處,那神態那高潔那氣質那博大怎不讓人思緒寧靜志懷高遠呢,這裡的大美只有親歷者才有幸品賞。

  在藝術上,我是個唯美主義者。畫荷總要枝繁葉茂花瓣豐腴。在這滿眼的蒼翠里,有羞答答藏於葉影兒只露半面,也有緊閉眼眸凝神靜氣含苞未放,更有歷盡滄桑清風搖落一支飄零。這裡還原了自然的本真,讓我看到一個真實的世界。

  陽光漸漸熱辣,尋覓樹蔭納涼,就在荷塘邊,一農婦赤腳在渠邊洗衣,雙腳沒於水中,我問及水的源頭和鑿渠年代,只說解放前已有之。問蒿草滿院的人家去處,說是有錢了去城裡居住了。

  就在荷塘不遠處的農家道場,一棵繁茂的古樹映入眼帘,我圍着樹不停地按着快門,想帶走這裡的每一片精彩,我是敬畏這棵樹的頑強生命力。那蓬勃着的綠綠的葉片下,隱約着傷痕纍纍的樹身,我在揣度行將枯萎的肢體能否支撐那一樹墨綠,一聲熟悉的問詢中止了我對樹的估摸,卻難以止住對這棵樹的探尋。寒暄過後,仍回到樹的話題。在我的印象里,這位宋氏仁兄在縣城居住,工作之餘經營着一個廣告部,顧客盈門生意紅火,前年已轉讓他人,我不曾問詢他現在兼職作甚,只從他印堂發亮滿面紅光還有場院里停放的轎車就知此君混得有模有樣萬事順意。談及這棵樹更是口若懸河一臉自豪。這個場院里和對門一溜房舍,加上橫亘在眼前的那道梁那邊20餘戶人家計80多戶均系宋氏宗親。祖上康熙年間自江南遷居於此,據宋氏家譜記載,自江南居於此,場邊有桑一株。屈指算來,這棵古樹已逾400年矣,宋氏仁兄在這裡已是第十代孫了。

  我又一次舉目遠眺,目極處,山勢低矮平緩,四周峻岭環抱,嘩嘩流淌的渠水滋潤着兩岸的居民,荷塘的高潔俊雅滋養着山的毓秀水的純凈,就勾起了我對江南的記憶。徜徉秦淮河時那一抹夕陽,夜航黃浦江的滿目燈火,還有西湖裡的碧波蕩漾我在這裡都能找到影子,是幻覺,我看不像。由然又想起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桃花源在我們每個人心裡,無需去尋覓陶令筆下的桃花源,也許你苦苦尋覓的是一記虛幻,卻耽擱了欣賞腳下的風景。

  鏡頭和畫筆帶不走這裡的美麗,她美在自然,美得真實。這美屬於這一片土地,只有在這片熱土上才顯出她的美……

  在與宋兄交談中,我銘記這個在秦嶺深處距我只有20餘里路程能勾起我對江南記憶的美好去處——南泥湖。

  原載《陝西工人報》2012.7.30

  《商洛日報》2012.8.4

您正在瀏覽: 《美哉南泥湖》【散文】作者:朱金華
網友評論
《美哉南泥湖》【散文】作者:朱金華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