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美散文 > 濟南有個華不注山

濟南有個華不注山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pp958

  在今年的四月以前,我不知道濟南有個叫華不注的山。

  華不注,好奇特的名字,“華”與“不注”在概念上一點聯繫也沒有,不像它周圍與它共享“齊煙九點”的其它八座山(卧牛山、鵲山、鳳凰山、標山、葯山、北馬鞍山、粟山、匡山)那樣能給人以形象的想象。後來查閱資料才知道,古時把“不”讀為“FU”,即“跗注在水上的一朵荷花骨朵”。從前華不注山周圍皆水域,遠看這座孤立的小山就像水中一朵似開未開的荷花。這就很有意味了。華不注山,不光它的名字吸引了我,還有聽陳忠老師說,來濟南,華不注山是不能不登的,這是一座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的山,它所蘊含的文化厚度遠遠超過它自身的高度。所以,這次的“天下泉城”筆會就把游華不注山列為了大會的一個日程。

  四月的濟南春光如水,復蘇的綠景和暖的氣候一切都讓人心情無比柔曼。而最讓我心情柔曼的還是仰望不足200米高的華不注山,我信心百倍,我想這該是我這幾年所有遊歷過的山當中最能讓我攀登完整的一座山了。所以沒有一點心理的抵觸,事先與同寢室的張暉商定,要彼此不離不棄一同爬上山頂,我怕我像從前登山那樣又被隊伍落下而半途而廢。

  古人說“由鳥道而上,凡三息可躋其山巔”,古時純自然之山,現在已被人文地修砌起直貫山頂的石階。石階屈曲轉折處可供遊人閑步喘息,淡化了山的陡峭之感。本人的體格當然不止是“三息”而登上山頂的。我們走走歇歇,一路有濟南文友做伴,聽他講歷史上與華不注山有關的故事。最讓我們感到有趣的不是李白登過此山留下的詩篇,不是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對此山的描述,也不是呂洞賓在那塊刻有“飛升岩”石壁下的坐石羽化;而是齊國齊桓公之後的齊頃公與晉國打的那一仗。那時齊國國力富強,齊頃公很想稱霸,就決定消滅晉國,兩國就在濟南打了一場酣戰。戰前,齊頃公很自負地扔下大話說,打完這一仗回來吃飯不遲。結果,齊國被晉國打得全軍覆沒,頃公也被追兵追的維着華不注山繞了三圈,最後與大臣逢丑父換了服裝才得以逃脫,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滅此朝食”和“三周華不注”這兩個典故給後人笑談,我們也因此而唏噓而嬉笑而得以輕輕鬆鬆地攀上了山頂。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華不注山不僅因為自身的山形美麗如花著稱於世,也因了這許多歷史故事而飽滿着自己獨領風華。

  讓我感到有意思的是,這朵荷花與佛教無關卻與道教有緣,比如山下那座有名的華陽宮,據說是濟南最大的道觀,史料記載它是由道教宗師丘處機的弟子張志淵所修。再比如山間呂洞賓的“飛升岩”,還有供奉碧霞元君的泰山行宮……

  站在華不注山頂,俯瞰山南籠罩於煙嵐中的泉城,俯瞰山北緩緩橫亘而去的黃河,尋望那另外八個被雲霧蒼茫所掩卻的小山,心中已注滿對於山水文化的感動。我想,濟南無疑是一座柔婉的城市,這柔婉緣于山多而不高大,水多而無處不泉。來過濟南的人都曾記得大明湖那副有名的對聯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就是說濟南還不僅是泉的城,它也是荷的城,柳的城,這樣一座城市怎一個“柔”字了得?柔婉的城市必定是和善的城市,和善的城市也必定是一個可信賴的城市。難怪濟南的文學界每年都會數次邀來四方之友匯聚於此,他們舉辦的會議費用極低,不僅讓四方之友美美地享受純粹的文學盛宴,自己也不經意的就把散文寫成了大省。我相信這些都和生長並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的真誠而和善而柔韌有關。( : )

  昨天我在我的空間看到了濟南作家白楊橋寫的散文《開在泉城天空下的荷》,她以輕靈的筆觸把她在這次筆會所結識的包括我在內的六個女文友分別描述了一番,她把我們每個人都比喻成一朵荷花,朵朵韻味不凡。文字的優美自不必說,單是對我們真誠的讚譽和友善的理解就足以令我感動。荷花是清雅高潔之花,是與水有關的花,能把朋友看成是一朵荷的人,她的心必定是一朵開得純凈而飽滿的荷,就像我們剛剛攀登過的那座以荷的名義矗立於世的華不注山,因為獨具了荷與水的神韻而得以恆定。我想,這絕不是巧合。

  2010年4月

您正在瀏覽: 濟南有個華不注山
網友評論
濟南有個華不注山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