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小說)好一朵美麗的杜鵑花(四)

(小說)好一朵美麗的杜鵑花(四)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7

  隨着市場經濟深入人心,各地工商企業越辦越紅火,各種鞋廠也越來越多,但市場競爭卻比以往更加激烈了。雖然一個月能夠生產10萬多雙布鞋,但是各個製鞋廠家相互壓價,單件產品的利潤就急劇下降了。後來,做得好時每雙能賺5毛錢,不好的時候,每雙就只能賺5分錢了。要想有所盈餘,就必須從購料、管理、銷售的每一個生產環節上精打細算。買回來100米布料,杜鵑就與師傅一起打樣、核算,做哪個鞋號都要反覆計算。甚至連一根針,一個扣眼,杜鵑也想到了。她規定縫鞋針斷掉了,必須拿舊針來更換,工人們如果不小心將針掉在地上,必須撿起來再次使用。

  雖然軍用布鞋賣得很好,但是杜鵑並沒有固步自封,她已感覺這種產品附加值比較低,前途堪憂。當時,報紙上正在大力宣傳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的前景。杜鵑就想,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自己光是在布鞋上打轉轉,別說走向國際市場,就是在國內市場能否生存也很難說。因此在軍用布鞋暢銷全國各地的時候,杜鵑就開始設計廠子如何發展的方針了。在廣東、福建一帶考察時,杜鵑發現許多生產旅遊鞋的廠子都在抱怨沒有利潤,有的廠主幹脆轉產。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杜鵑到南方各地經過細緻地考察,發現這些人之所以覺得不賺錢,是因為當初在這個行業上賺到了大錢,現在賺得少了,就覺得利潤空間不大不值得做了,並不是這個行業沒有發展潛力。杜鵑想,自己的成本比他們都低,人家不在乎小生意,那麼我拿來做好了。

  主意拿定,杜鵑於2003年春節后再度南下廣東,花費80萬元買下一條台灣出產的二手旅遊鞋生產線。與此同時,杜鵑在漢口北郊姑嫂樹自己的杜鵑製鞋廠旁邊,又租下了一片舊廠房,老廠仍舊生產布鞋,把自己剛買的旅遊鞋生產線安裝到了新廠里,招聘了幾位技師和一批新工人。為了討個好彩頭,杜鵑將兩個鞋廠合併到一起,正式更名為武漢杜鵑鞋業有限公司,重新在工商局登記註冊。

  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杜鵑敏感的意識到國外市場將是一片更為廣闊的天空。為此,在決定產品銷售出路的時候,她頗有遠見地與涉外公司合作,並放棄了殘疾人士開辦的福利工廠內銷產品可減免稅費的優惠政策,毅然把所有資金投入外銷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上,新廠只做外貿生意。

  第一批訂單隻有4000雙鞋,人家肯把這筆小業務交給杜鵑做,主要是為了投石問路,考驗杜鵑有沒有做外貿的實力,講不講信用,質量可不可靠。杜鵑當然深知這頭一炮能否打響事關廠子的生死。她和員工們反覆改進,經驗技術不足就靠認真來彌補,雖然等於幹了虧本生意,但是總算如期拿出了符合質檢標準的產品。那家外貿公司很滿意,從此把定單放心地交給了杜鵑。

  做外貿生意,最講究的就是質量,如果稍有疏忽,不是被退貨,就是被索賠。有一次,廠里承接了一家德國公司的1萬雙旅遊鞋的訂單。產品交付后,對方提出粘結強度不夠,只能降價銷售。杜鵑得知后,立即爽快地交付了5萬餘元的賠付款。她對員工們說:“我們自己做錯了,當然得賠給人家。”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杜鵑因此除了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外,還向自己和全體員工提出了一個這樣的要求,客人的挑剔是正常的,如果客人不挑剔,他就沒有市場,他的市場沒有了,我們的生意也泡湯了。

  還有一次,杜鵑接到一筆瑞士公司的訂單,在對方打了確認樣以後,她購進了原料,組織工人開始生產,誰知對方負責跟單的人突然提出紅色部位達不到標準,要求返工。這下可把杜鵑弄了個措手不及,自己生產前已經得到確認樣,現在對方臨時變卦,不僅給自己造成了損失,而且生產進度還會因此被耽誤。

  劉幫也憋着一肚子火,對杜鵑說道:“大家做得已經相當認真了,我們並沒有過錯,我看這老外是故意刁難人。我們可以告他違約,跟他索賠!”

  杜鵑安慰劉幫說:“其實我的心情和你一樣,也很鬱悶,所有的責任完全應該由對方來負。但是如果我們換一種思路就會明白,只有對方有利潤有市場,我們的鞋廠才能繼續生存和發展。做事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要有長遠眼光才能走得更遠。我們初次和瑞士公司合作,一定要獲得成功,我想好了,這次即使我們賠本,也要讓對方滿意。”

  杜鵑終於說服了劉幫,又和劉幫做通了全體員工的思想工作。於是,她帶領調色人員對照國際標準色卡,一次次地調試,反反覆復地對比,終於在對方滿意后,再次重新購料和生產。

  事實證明,杜鵑這種以退為進的策略是正確的。杜鵑認真負責和寬容誠懇的態度,得到了這家瑞士公司的認可和信任,從此他們放心地將大筆訂單交給了杜鵑。

  8

  過了兩年,杜鵑有了更大動作,她拿出所有積蓄加大了投資,把公司又更名為杜鵑飛達股份有限公司,把廠房面積擴大到了2000多平方米,改做附加值更高的運動鞋。她的產品大部分通過省外貿公司,銷往日本、韓國、美國、法國、德國、瑞士等地。兢兢業業按訂單生產,減少了盲目性,盤活了資金,企業開始良性發展。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間破舊的房屋開始起步創辦家庭作坊,到承包街辦企業濟生布鞋廠,再到建立一家集產品設計、開發、生產、銷售為一條龍的小型出口製鞋企業,杜鵑經過了16年的艱苦拼搏。目前杜鵑飛達股份有限公司不僅擁有專業的製鞋研究設計工程師和技術員、生產和質量管理人員及技術過硬的員工隊伍,還擁有全套自動化製鞋流水線進口設備,每年的年產值已達五千多萬元,產品遠銷東亞、歐美等地,已向國家納稅500餘萬元。更可貴的是,她的企業400多名員工中殘疾人竟然佔了40%,其中不少人被安排在重要崗位,成為骨幹。

  杜鵑的公司漸漸有名了,生意越做越大。本地的《民政報》派來一位記者前來採訪。這個記者提問道:“很多老闆都不願安排殘疾人到自己的公司工作,寧願交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也不要殘疾人,他們認為殘疾人什麼也幹不了,只能讓政府救濟他們。聽說杜老闆這幾年前前後後招進了一百多位殘疾人,難道你不怕他們拖累你的公司嗎?”

  杜鵑答道:“對待殘疾人,不能看他不能幹什麼,而是看他能幹什麼。無論是肢殘人還是聾啞人,都有各自的優勢,只要因才設崗合理安排,他們都能發揮最大的潛力,不比健全人差。而且殘疾人特別能吃苦,特別愛工作,不僅能依靠自己的勤懇勞動獲得收益養家糊口,還能為國家出口創匯、為社會創造財富作出自己的貢獻!”

  經過十幾年的艱苦拼搏和智慧營銷,杜鵑的公司日漸壯大,資本積累漸漸厚實,杜鵑終於步入成功的殿堂。但她始終銘記吃水不忘挖井人,對這個改革開放的好時代充滿感恩之心。她時常對劉幫說:“老劉啊,今天我們成功了,富裕了,得虧了黨中央的政策好,得虧了黨中央的英明領導。只要有機會,我們要記得回報社會,捐款救災啊,扶貧助學啊,我們都得積极參加,你說好不好?”

  劉幫連連答應,“你說得對,我都照你的指示辦。”

  作為一位殘疾女人,杜鵑切身體會殘障的痛苦和生活的艱辛,深知由於各種原因,社會上的健全人往往會對殘疾人士自覺或不自覺地造成歧視與傷害。懷着同病相憐、同苦同難更要幫的樸素感情,杜鵑在自己成功后,就開始全力幫助社會上的殘疾人。當初,她主動向湖北省殘聯提出要招收一些來自貧困山區的孩子時,殘聯的工作人員擔心這些外地員工的到來會對杜鵑的公司造成不便,杜鵑會因此犯難。可是事實很快證明,這是一個多餘的擔心。首批從湖北農村招來的20名員工很快就在杜鵑的公司里找到了家的感覺。而現在,在她的公司中,180多名殘疾員工佔了全體員工的近半數。因為自己的切身經歷,杜鵑能夠將心比心,因此她在員工的住宿、飲食、出行等方面考慮得非常周到,那些殘疾員工也把這裡當作了自己的家,全心全意為公司努力工作。

  自幼失聰的董光輝身體壯實,但沒上過學,不懂正規的手語。為了接納董光輝和更多的聾啞人就業,杜鵑花費3000元特意從聾校請來老師到公司來教車間管理幹部學習手語。為解決董光輝等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加強與他們溝通,杜鵑自己也忙裡偷閒地學起了手語,並專門派師傅教會董光輝操作膠塑機。現在製鞋車間和後勤部門都有聾啞人工作。

  脊柱傷殘的馬紅俊,後背長個大包,走路要靠雙手擺動才能保持平衡,站住反而要跌倒。杜鵑熱情地接納了她,並指定車間專人給她送產品工件,安排她搞車間衛生。為照顧馬紅俊的生活,杜鵑還讓她踩三輪車的丈夫進廠當了後勤工。

  下肢殘疾的譚忠富,家裡很窮,平時靠要飯過日子。他是從鄂西山窩子里爬出來尋找工作的,爬到杜鵑的廠里整整爬了一個月,他問杜鵑肯不肯要他?杜鵑看了很同情他,說:“只要你肯吃苦,肯做,我就要。”可是譚忠富臀部沒有肌肉,沒幹上多少時間就坐不住了。怎麼辦?杜鵑叫劉幫到街上找來一個技術好的木匠,為小譚專門製作了一個特殊的凳子,填上厚厚的泡沫軟墊。小譚終於可以坐着工作了。杜鵑進一步鼓勵他說:“你手好,腦子好,你一定能幹好的。”

  小譚深深地被感動了,干起活就不知道休息。果然,不到半年,譚忠富每月就能拿到600多元的工資了,如今他每月的工資漲到了1600元。

  楊光先,是一位下肢殘疾靠輪椅代步的殘疾人,丈夫猝然病故,留下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家裡還欠了一大筆債,子女更無錢上學。這一切,猶如大山壓在楊光先的身上,使她喘不過氣來,終日以淚洗面,已完全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杜鵑聞訊后,立即和丈夫劉幫一起開車趕往楊光先家,先送上2000塊錢讓她給孩子交學費,把家裡的生活安排好。然後接她到廠里當了包裝工。楊光先提起杜鵑就熱淚盈眶,激動地說:“沒有杜鵑,就沒有我這個家。”

  在杜鵑的公司里,每個殘疾人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杜鵑總是儘可能多地接納殘疾人,也盡量為殘疾人安排好合適的工作,上肢殘疾的跑供銷,下肢殘疾的操作“萬能鞋模機”。新購置的鞋模機只適合健全人操作,不能行走的重殘人根本無法問津,杜鵑就和廠里的工程師一起設計,改造了十多台鞋模機,能讓重度殘疾人坐着輪椅操作。

  艱苦奮鬥,使杜鵑的企業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地前進壯大。愛心誠信,使杜鵑圓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夢。在杜鵑的企業里有一條不成文的招工規定:同等條件下,殘疾人和下崗工人優先。 ?

  殘疾人文化低,有的甚至一字不識,要把他們培養成熟練操作工和技術能手,其難度可想而知。而杜鵑廠里的產品材料價格比較貴,且技術難度要求比較高。培養一名熟練操作工原料損耗就達3000元。學徒期通常為三個月,但有的殘疾人由於肢體障礙,學徒期卻高達一年之久。職工在學徒期不能為企業創利,還要損耗原料。然而,在杜鵑的企業里,卻有一條一般企業不多見的報酬規則,學徒期每月工資600元,不分期限,直到學會為止,學徒期滿后實行按件計酬。

  有些殘疾人自卑心理比較重,對外面的世界既陌生又害怕,在參加工作之前躲在家裡不敢見人。為了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杜鵑在公司建起了200多平米的文化活動室,鼓勵殘疾人業餘時間與健全人一起參加文化娛樂活動,打乒乓球、檯球、撲克,看電視、報紙、雜誌,下象棋,唱卡拉OK,做遊戲等。省殘疾人藝術團到中南劇場演出,杜鵑租了兩輛大客車讓殘疾人都去觀看,回來又給他們開會,杜鵑在會上說:“殘疾並不是我們的錯,我們應該勇敢地面對生活,積极參与社會各種活動,做個自強不息對社會有用的人!”

  杜鵑非常關心殘疾職工的生活,不但管吃管住,還建設了“無障礙”宿舍、食堂、廁所,廠內所有通道均安裝了扶手。同時還免費提供毛巾、牙刷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為殘疾職工辦理養老保險……杜鵑就這樣嘔心瀝血為殘疾人和下崗職工建立起了一個殘健平等、共同小康的“快樂家園”。

  因此,在杜鵑的企業里有一種特殊的凝聚力。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生產的產品質量也特別過硬,順利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並出口到日本、韓國、阿根廷、歐盟各國等國,台灣客商也慕名登門要貨,“杜鵑花”牌商標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品牌。杜鵑慈善企業家的感人業績傳揚四方,更增添了企業的信譽度。

  杜鵑這個倔強的女人,從貧困開始,從一窮二白開始,她打工、開店、經商、辦企業,她手把手地給殘疾人和下崗職工傳授技術,她為一大群最困難、最需要同情和幫助的人找到一條通向小康的路。她為殘疾人福利事業捐款100萬元……她的企業成了殘疾人和下崗職工的就業基地和幸福家園。杜鵑時常說:“我也是殘疾人隊伍中的一員,我從心底里理解他們,他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從一名成天燒火做飯的家務女孩成為一名成功的私營業主,杜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現如今,杜鵑飛達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員工400多人,生產登山鞋、旅遊鞋、運動鞋鞋、休閑鞋等品種,產品遠銷世界各地,每年出口創匯達1000餘萬元。2009年秋,杜鵑的公司接到來自日本的130萬元訂單,這是漢產防滑靴首次登陸日本。更加令人欣喜的是,第二年一開年,杜鵑飛達股份有限公司就接到一筆營業額達400萬元的外國訂單,賺了個開門紅。

您正在瀏覽: (小說)好一朵美麗的杜鵑花(四)
網友評論
(小說)好一朵美麗的杜鵑花(四)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