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河流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河流》讀後感
這是一部極具現實主義的作品,作者許開禎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巨大恢弘的畫面,情感、權力、慾望交織在一起,堅守與背叛,純凈與骯髒,超脫與世俗,靈魂與物質,生存與毀滅,這是大的層面上的矛盾,當然還有一些具體的矛盾,比如:環境與發展,政策與人情等,矛盾層出不窮,但又並不錯綜複雜。而更大的矛盾,則是歷史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卻又日益惡化的矛盾。作者把歷史的影子投向現實,使其籠罩其中,無法擺脫,使人物活在歷史的陰影中,當然也包括這條河,最終,人無法擺脫早已註定的命運,河流更無法擺脫歷史造成的種種傷痕,面臨枯竭。
再結合作者本身來談。翻開書的扉頁,我饒有興緻地讀了作者簡介,才發現作者本身就是個傳奇,在自己事業的巔峰時期,選擇出家一年。這是一種怎樣的決絕?!超然物外,重新審視自己,審視自己的靈魂,審視人性。也難怪作品中要出現洛巴、宋佳宜這樣的人物,也許宋佳宜本身就是作者自身的寫照,而青年洛巴,則是作者理想中能與神、與自然對話的媒介。不難看出,其他人身上,或多或少也有作者的影子,尤其是那些原本困惑,最終解脫的人物,如主人公鄧朝露、秦雨,如原來的老學究秦繼舟和原來滿腹仇恨的楚雅等,他們解脫的過程,不乏艱辛,也許這就是作者許開禎能做出那樣決定的過程吧。
而作者也藉此,表達了人性的貪婪與慾望,表達了在自然界面前人類的渺小與無知。恰恰是那些號稱要保護河流,研究流域的所謂專家領導們,最終毀了這條河,而恰恰是被人們輕視的,不學無術的青年洛巴,化身為河流的保護神。也許作者是想告訴我們:大自然不需要人類去研究去開發去改造,只需要人類的尊重,就像尊重以為長者一樣去尊重,因為大自然也有靈魂,而這種靈魂,往往比人類更純潔,更不容侵犯。
回歸到教師這個職業,我想每位教師在選擇這個職業之時,也都默認了清心寡欲,自甘平庸的人生。在追逐金錢,地位,名利等物質享受的現實中,我們也難免被世俗的標準所牽絆,心靈得不到自由。人們常說:人往高處走,大家也想當然認為所指的是物質追求的高處,於是這便成為了激勵人們追求物質的格言。而結合這部作品,所謂的高處,我想可以理解為是海拔更高的高處,心靈的制高點,像馬牙雪山,河流的上游,當那些原本世俗的人們到達了這個高處,反而頓悟了,真正站在了自己人生的高處,俯瞰自己的過往,真正獲得了心靈的自由。這又何嘗不是在給我們,這些自認平庸的人指引方向?
雖然,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虛假繁榮的現實面前,作者用悲愴的筆調,表達了自己的反感與無奈,但還是會有前赴後繼的人們,掙扎着踏入這樣的河流,就像作者所說:順流而上,我看見馬牙雪山,看見聖潔的天堂;順河而下,我看見卑微的靈魂,看見死亡。那些順河而下的人們,也許只有看見死亡,才會後悔自己選錯了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