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接納成就孩子的一生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用接納成就孩子的一生讀後感
接納,是教育孩子的法寶。蔡真妮女士用她自己教育三個孩子的經驗,告訴我們美式教育中很多值得借鑒之處。
正巧今年三月,有機會帶着孩子去了美國進行為期20天的旅遊,期間接觸到兩個不同的美國家庭,旅行過程中也觀察到一些美國人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對美國的親子教育有一定的了解,看了這本書,共鳴之處較多。以下列舉一些主要觀點來做詳細探討。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教育反思、美國人的教育理念、接納使孩子成才、家有兒女在美國、育兒問答,裡面都是非常具體而典型的例子,讀起來很親切。
一、關於“培養什麼樣的人”
我們究竟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在第一篇《表兄表弟關於學習成績與未來的爭論》中談到兩個在不同國家接受基礎教育的表兄弟,對於未來的工作定位是不同的,一個是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當歌手也無所謂;一個是別人眼裡看起來比較體面的工作,自己喜歡不喜歡無所謂。這讓我想起來前不久高考志願填報,很多家長都是做足了功課,幫着孩子填志願,孩子喜歡的專業,卻被家長否定,因為那些在家長眼裡是無前途的專業。父母習慣了包辦代替,在如此重要的一件大事上,也是包辦。多數孩子屈從於家長,也有一些孩子與家長發生了激烈衝突。本人在高校工作,看到很多學生因為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進入大學后厭學情緒嚴重,毫無方向和明確目標。《平庸兒子和天才兒子》這篇文章更是用真實事例講述了父母在教育兩個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一個放任自由,一個嚴密規劃,結果卻與他們預料得相反,真是“有心栽花化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反差?問題還是在於教育目的觀的失誤,究竟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智商培養和情商培養,哪個更重要?答案很明顯。《中美父母對待孩子職業的不同態度》一文中談到,中國父母的功利性較強,為了自己的面子,而較少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美國父母比較尊重孩子意願,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工作,哪怕做個環衛工人,只要孩子樂意,父母是不會幹涉的,並且同樣引以為豪的。我們教育孩子要看到孩子的一生,而不是一時。
二、關於接納孩子
接納,admit(into);takein;adopt;takeon;takeup都有此意。在本人的觀點中,接納與接受是有區別的。接受有被動的意思,接納是很愉悅地接受並且包容對方。接納孩子,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做到。需要寬廣的胸懷。每每看到生活中某些大人在大聲地訓斥孩子,而很少問問孩子為什麼會做出那樣的一些事情。孩子懾於家長的威嚴,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其實如果靜下心來問一問,孩子的答案可能不是我們想象得那麼簡單。有個故事,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們畫畫,畫森林裡的小動物。其中有個孩子把一張白紙塗得一片漆黑。老師打算批評孩子亂畫,忍住了,問孩子畫的是什麼,孩子很天真地回答:我畫的是小白兔,小熊,還有……,可是,天黑了,他們都回家睡覺了。看,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多麼豐富多彩!
在P137《是否接受孩子的檢測辦法》一文中,我也對照了一下,基本屬於能接納孩子的父母這一類。但是還需要不斷學習,與孩子一同成長,才能做到真正接納孩子。
讀了這本書,受益匪淺,與我所崇拜的小巫女士的理念,很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關範文
-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讀後感
- ·家庭成就孩子讀後感
- ·家庭成就孩子讀後感700字
- ·接納孩子讀後感
- ·3歲決定孩子一生讀後感
- ·好父母決定孩子一生讀後感
- ·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讀後感
- ·奇特的一生讀後感
- ·殘害孩子的“兇手”就是孩子的親身父母
- ·用行動成就信念,用信念成就夢想
-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讀後感
-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讀後感
- ·父母是如何毀了我的一生讀後有感
- ·讀《認識自己 接納自己》有
- ·借我一生讀後感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影評觀后感
-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觀后感
- ·一生緣,一生情,一生一世的牽挂
- ·讀懂孩子,化解家長與孩子的代溝
- ·給落榜孩子的一封信
- ·寫給未來孩子的一封信
- ·辭舊迎新時,寫給孩子的一封信
- ·給中國的孩子的一篇文章
- ·給孩子的一封信
- ·利用網絡,我做得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 ·大學的一半,轉折的一生
- ·《做懂孩子的父母》讀後感
- ·放大孩子的優點讀後感
-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 ·《劍橋男孩成長記》讀後感---發現和
-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