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借我一生讀後感

借我一生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借我一生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篇一:借我一生讀後感

  “我歷來不贊成處於創造過程中的藝術家太激動,但寫這本書,常常淚流不止。”這是余秋雨先生寫《借我一生》這本書時的心境。顯而易見,余先生是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在寫這麼一本書,精讀全書才能真切的感受到余先生用眼淚寫成的分量。

  以第一章《長輩的山》開篇,從祖父母、外祖父母說起,再到余先生的父母以及親人,這段時間作者一直以一個孩子的視角觀察自己的家庭,觀察社會。他用近似於《鐵皮鼓》中那個小男孩的目光,注視着長輩們的一切。隨着年齡的增長,一直注視到這些親人的坎坷、遭難、直到活着。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每一個人都能代表一個群體,每一個人都能映射出整個社會的生態。

  自己成年以後,正是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時候。如許多相似的家庭一樣,他的家在這場災難中搖搖欲墜,幾近被徹底葬送。余先生着重筆墨寫他以及他的家庭在那個年代的遭遇,這也是先生一生最痛苦的回憶。正像書中所說的“文革災難的民間版本,是用一種徹底失控的民粹主義,為平日遊盪在街角、滿藏在心底的惡,提供了一個發泄機會,而且把這麼發泄轉化為表演,轉化為文化,轉化為暴力”。在那樣的年代,余先生和他的家庭在“寒冷”中相互“擁抱”,一直在堅持,堅忍直到堅韌。在經歷了朋友的背叛,小人的侮辱,生命的掙扎之後,余先生對社會的認知清晰而又深刻。比如在對權力的認識上寫到“由此我明白,失去行為權利的人有難大幅度瘋狂,真正瘋狂的,只能是那些自認為擁有無限權力行為自由的人。”在寫到他的表哥由於不堪與世俗的嘲諷和冷落自殺時說“那個集中了上海小市民刁鑽齷齪思維方式的群落,只三言兩語就挑動了姨媽原來就有的虛榮、霸道、和機謀,是事情走向惡化。”

  對於書籍的熱愛和迷戀,對知識的渴求,是余先生能夠成大家的基石。無論是小時候苦讀祖父留下的典籍還是後來逃遁到中正圖書館如發現寶藏般的博覽群書,還是後來成名后在香港圖書館面對新知識的渴望無限,余先生一生對知識的孜孜以求成就了他自己,更成就了整個中國文化。博覽古今,史通中外,洞察世事,憂國憂民,使得余先生的語言情理合一,在詩性的敘述中浸滿了歷史的思考和感嘆,胸中飽含對家國天下的憂思,其語言的精鍊通脫而富有,對事物的描述常常是一針見血,讀者最想表達最想說的感受被他表達準確到了極致。如果把我們一般人的寫作語言比喻成高射炮打蚊子的話,那麼先生的語言就如用一枚鋼針準確的扎向蚊子的心臟,一招斃命。所以,余先生的文章,不出則已,出必精品。

  懷着對歷史文化的深刻的責任感,余先生在仕途一片光明的情況下,在學術事業如日中天的背景下,在享受着權力帶來的一切方便與世俗的恭維追捧下,毅然決然的離開業已建立的,並將擁有更大的所謂成就的“坦途”,去尋找屬於他自己的“田園”。

  “真正的人生大選擇,是一種缺少參照坐標的自我挑戰“,余先生是這麼說的,他更是這麼做的。辭別了大官位,告別了大都市,他獨自行走在歷史的廢墟間,考察,思考,記錄,寫作。簡陋的旅館,極其簡易的餐飯,獨自與歷史的默默對話,用腳丈量的每一寸歷史遺迹,成就了其第一本散文《文化苦旅》。帶着“當代的愁慮”體察“遠祖的廢墟”,為的就是給當下的中國尋找曾經有過的最高文化坐標,“為了現代,尋找古代”,用“一己筆觸”,探求“世間話語”。這種對世間話語的尋覓和追求,正是建立在對個體生命的尊重之上。“沒有個體的集體是一種紙紮的龐大,空洞的合唱,虛假的一致”,用個人話語和一己筆觸表述的《文化苦旅》,擁有了大時間和大空間,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寫作《文化苦旅》的過程,必定是寂寞的。荒漠,小旅館,方便麵,幾張稿紙,徒步的行走,這一切的外在條件使余先生的寫作實實在在的“苦旅”。這是一個真正文化人的責任,一個胸懷天下的文化大師的責任。對文化化靈魂、人生真諦的探求,對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的尋覓,在歷史的深邃荒涼間展示中國文人的艱難心路,揭露世態人情。

  一本文化苦旅轟動海內外,成為萬千部文史學散文着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不是之一。從此,《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相繼出版,讓余秋雨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然而,此時的余秋雨越來越感覺到自己沒有發言權,正如他說的“有關中國文化一切重大課題,由於世界文化有關,但是我對世界文化的講述內容主要還是來自書本,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實地考察”。對文化的尊重,對知識的渴求,使得他自己感覺遲早要遠行,遠行的目的還是要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體悟去理解文化,理解歷史,從而反思歷史,找尋答案。

  “任何願望,只要誠懇,並做好充分準備,上天就會及時作出安排”,余先生又一次應驗了他的人生經驗。與鳳凰衛視的合作的千年之旅較之“文化苦旅”,不知要艱難多少倍,危險多少倍,同時也驚奇多少倍,深刻多少倍。帶着對人類大文明的探索和執着追問,帶着捨生取義的決絕,他上路了。一路走,一路寫,一路思考,一路的感嘆。有了對世界文化的切身感受,使得他對中國文化有了境界的升華,認識的高遠。在他結束旅程,從尼泊爾回到祖國的那一刻,他感嘆道“我們過去太不懂事,總是在左顧右盼之間責怪母親的諸多不是,一會兒是她缺少風度,一會兒是他不夠富裕,直到遍訪她同齡人的種種悲劇,才讓我從心底里默認:母親這一路走來真不容易。”

  有了和中華民族的同齡者的對比,才會真正看到中華文化的綜合性生命力。余先生從傳導技術、傳導狀態、生息空間、精神空間、以及內外部關係等九個方面來深刻理解中華文明強大生命力的源泉。穿過埃及,走過印度,險越伊拉克,行走幾萬里,遍尋早已逝去的文明廢墟,細查支離破碎的文明碎片,從而勾勒出清晰立體的中華文化的立體形貌。這一切順理成章的結果便是《千年一嘆》的問世。

  如果說,行走幾萬里遍訪古文明遺迹的過程是認識中華文化自身強大久遠的考證,那麼出行歐洲的百國之旅則是能讓中華文明照見自身諸多短處的反思行程。先生用一行字母,一片墓地,一份圖表,一個城堡,一些座位,一群閑人,一塊巨石,一面藍旗,以小見大,尋找中華文明在歐洲年輕的文明之間的差距。

  落後於先進,消失與生機,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坐標的輝映下,余先生對中華文明有了終極的全方位立體的認知和洞悉。同時,余先生也成了世界上走得最遠的文化人。一位天才學者,走遍世界,博覽群書,胸懷天下,背負使命,這樣的人必定是文化的代表,必定是文明的驕傲。

  然而,伴隨着余先生一生的卻是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前仆後繼的小人誹謗,誣陷。好在,余先生心裡只有知識和真情的存儲空間,沒有為小人留下一絲田天地,所以小人一旦暴露於陽光之下,必定是原形畢露的。

  《借我一生》,我一直在思考余先生為這本自傳名字的真實含義。這個名字讓我首先感覺到的是對生命的留戀,有英雄遲暮的蒼涼。余先生是英雄,一生經歷坎坷,但是現在即使不是他的壯年也不至於遲暮,按理說,不應該有如此的感受。不經意間,翻到首頁,又看到開篇的那句話。我猛然間想到,父親給了兒子生的權利,父親卻逐漸老去,這裡的借是生命延續的意思,兒子因為那個特殊的年代有了對生活的感悟。在自己的人生歷程中,余先生表現了一種蔑視災難、不斷突破、立足大地、叩問世界的轉型期精神選擇,也表現了這種精神選擇所帶來的畏難和孤獨。恰恰是正是這種豐富曲折的人生,經歷過大起大落的大師,才會在縱橫捭闔間感知生命的豐富。回首往昔,余先生肯定想再來一個人生,我相信。

  篇二:借我一生讀後感

  余秋雨曾經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文化苦旅》、《千年一嘆》這些散文集我都曾經愛不釋手。有一段時間非常崇拜他,認為他研究過那麼多的文明形式,是個學者。後來,他在網上遇到了一些麻煩,批評之聲日起;再加上我讀了《文化模式》一書,頓時覺得余秋雨的觀點也有些靠不住。也就不再迷戀他了,對於他的作品自然也就不關心了。

  當有人向我推薦《借我一生》這本書時,我才想起原來好久沒讀他的書了。細細讀之,他的文筆一如既往的優美。只是,我對他已不復當年的崇拜,而只想從他的書中學一些寫作方面的技巧了。

  薦者把這本書推薦給我的時候,是作為小說來推薦的;但是,讀之卻依然是散文一樣優美的語言。

  書的第一章《長輩的山》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作者的外公——當時的上海商業巨子朱承海先生力排眾議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家道中落的余家。當時余家因為作者的爺爺去世,作者的奶奶一個人撫養七個子女,因為疾病和能力有限,不斷的有孩子死掉。——是個倒霉透頂了的家庭;而且更過分的是: 余家要求過了門的朱小姐與婆婆一起住在鄉下,讓余秋雨的父親余學文一個人在上海謀生,以便節省開支。

  這要是放在今天怕是不會有女方家長同意:女兒剛過門就要兩地分居,而且還要與婆婆一起到窮鄉僻壤吃苦。但是,朱承海為了把女兒嫁給忠厚的余學文毅然同意了余家的要求。就這樣,作者的父母才得以結為連理。也才有了後來的余秋雨。作者做了這樣的描寫:

  那天在上海, 外公與一位叫余鴻文的老朋友一起喝酒, 隨口提起了我爸爸。余鴻文先生嘆道, 余家如果不是突然變得如此多災多難, 這個忠厚的後生實在可以成為嫁女的最佳候選。

  當時外公隨手拿起那杯半溫的黃酒, 說了一句: “這個後生, 可以成婚。”

  訂婚在上海。訂婚時男方托媒人提出, 目前對余家來說, 安家在上海有點昂貴。能否先讓新媳婦陪着婆婆到鄉下住, 由新郎一人在上海謀生, 以後再作道理?

  外公說:“那麼乾脆,婚禮也可以在鄉下辦。”

  媒人問:“到余家已經夠苦,再到鄉下,小姐受得了嗎? ”

  外公說:“她沒吃過苦,但吃得起。”

  媒人把這番對話傳給我爸爸聽, 爸爸傻立半晌, 心想不管怎麼樣我遲早總要把這個家帶回上海。

  訂婚的時間, 是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地點在上海, 這天是星期一。

  結婚在兩年之後, 是一九四五年一月九日, 地點在餘姚鄉下, 這天是星期二。

  作為讀者,連我都不得不佩服朱承海先生。他當時的一個英明決定造就了六十年後中國最富有的作家。讓人感嘆:嫁女當如此啊!

  篇三:借我一生讀後感

  暗紅色的封面,一種淡淡的憂傷,作者用淡淡的筆調,再現了那個苦難面不堪回首的歲月!包容告訴我們那個時代是必須擁有的品質。

  余秋雨一生淡薄名利,動亂的年月,父親一直被隔離,叔叔自殺,文化大革命給他們家庭帶來了多少苦難。之前的那個大家庭多和睦,母親嫁入余家為鄉親們讀信,在村裡開學堂,教書育人。余秋雨全家搬到上海后,他自己用功學習,從差生變成了數一數二的尖子生,文化大革命之前這個家庭充滿了歡聲笑語,。文化大革命后多少好人被打成反派,多少無辜的人死去。但他用一種包容的眼光在看待,他包容這場文化大革命,他包容當時的社會,他包容當時混亂的中國。

  命運讓他降臨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代,給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勇敢的去面對,那個社會讓他學會了去寬容,去包容,他學會了包容才讓他煥發出熠熠生輝的成就!

  借我一生,何謂人生?借我一生,豈能苟活,面對種種磨難,他都坦然面對,他對那此時造反派更是以搏大的胸襟去包容他們。讀了這本書使我不斷明白一個含義不同的問題,那就是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如何用一種包容去面對生活和學習環境的差意。

  有人因失去包容而痛哭流涕,有人因得到包容而欣喜若狂,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包容,也希望自己有這一美好的品德。因為包容是春天第一縷溫暖大地的陽光,是久旱后的第一場甘露,是上帝派到人間的第一位天使,是枯木長出的第一片綠葉。朋友歡迎包容,世界更歡迎包容,沒有了包容,這世界就好像失去了光明。

  包容,點亮世界。

您正在瀏覽: 借我一生讀後感
網友評論
借我一生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