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資治通鑒讀後感

資治通鑒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資治通鑒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篇一:資治通鑒讀後感

  這幾天,我利用寒假時間讀完了《資治通鑒》這本書,其中王朝的更迭以及氣勢的盛衰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資治通鑒》這本書是宋朝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馬光編成這部四百多萬字的巨着,一共花費了十九年的時間。

  這本書通過記錄一些明君賢臣的事迹,簡單明了又不失生動地告訴大家,清廉,正直,剛強,寬厚,忠誠,信義,執着等,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質。這是品質,在今天仍然可貴,是我們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下面我就來說說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

  戰國是一個崇尚詭術的時代,百家輩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殺傷力最大的還是反間計。反間計有很多的表現形式,然而其無一例外的針對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何況國君,寡人寡人,說的就是無傾腹相交之人啊。因為敵人和小人的反間,最令人惋惜的還是魏,魏據中原之地,富庶傲視諸侯,如果能留住吳起和孫臏這兩位戰國時期最偉大的軍事家,又何愁霸業不成;損失最慘重的還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趙成為戰國末期唯一能夠和秦抗衡的國家。然而長平一役,趙為范雎反間,以趙括代廉頗,以至四十萬大軍為秦坑殺。有太多的史實和反間計聯繫在了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將繼續挑戰人類最脆弱的部分。因為信息永遠不可能是完備的,人性永遠是多疑的。

  還有一點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商鞅變法。以刑名之學變法,手段太殘酷,積怨太深。他在渭水旁邊處決囚犯,染紅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得到太子虔和貴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車裂滅門。“得人者興,失人者崩”,今日中國要推行各項改革,亦應徐圖緩進,毋操之過急。再來說說唐太宗,唐太宗是個明知且有遠見的皇帝。一個人要知足,幹什麼都要前思后慮,適可而止。光知吃飯,不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穡之艱難,就不會珍惜糧食,就會大吃大喝,就會忘記勞動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則

  飯不常也。你只知騎馬,加鞭快馬,不知道喂馬,不知道讓馬休息,不知疼馬,則不能久乘之。不錯,你一時比那些讓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騎已經氣喘吁吁,快渴死了,餓死了,累死了,它不會把你馱到目的地的。君猶舟,民猶水,水可載舟,也可覆舟。當權者不知愛護百姓,當頭頭的,不知關心下屬,則危在旦夕。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要知足,幹什麼都要前思后慮,適可而止。

  小至一個人,大至一個國家,《資治通鑒》里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比較的典型,望大家有時間都來讀一遍,從中了解我國的歷史,從歷史中學到做人乃至治國的道理。

  篇二:資治通鑒讀後感

  今天我看了《資治通鑒》的楚霸王自刎烏江。它講的是劉邦追擊項羽來到固嶺,商定與韓信、彭越匯合,可到日期了,韓信和彭越還沒來,劉邦很着急,最後將韓信和彭越封王以後,兩人立即支援,幾面合攻項羽,項羽被打的措手不及,好容易逃到烏江邊了,卻遲遲不渡河,手拿短兵器與劉邦作戰,砍了幾百人,自刎而死,劉項兩家的爭奪也就以劉邦勝利而結束了。

  可劉邦為什麼會勝利呢?以前是項強劉弱,劉邦為什麼會扭轉戰局呢?我覺得是因為他會聽從別人的意見,善於招募人才,比如張良、蕭何、韓信等都是他的部下,他還捨得拿錢,當時賞張良就是金百溢,珠二斗,而項羽呢,恰恰相反,他是婦人之道,他看見士兵受傷甚至會流眼淚,可將領有功他又遲遲不肯封賞,所以人們才會默默離開他,劉邦聽取張良的意見,給韓信封為大將軍,項羽卻只是對待他像對待一個小兵一樣,從不聽他的意見。

  劉邦年齡也很大,他取得王位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足足比項羽大了二十四歲,他還有長者的風範、沒有殺秦王子嬰。

  但是劉邦也有不好的地方,他愛破口大罵,蕭何去追韓信時他回來就對蕭何破口大罵:“那麼多好將領你不去追,便去追一個韓信……”直到蕭何解釋后他才止住。

  總之,劉邦是得到王位了,它的優點是大於缺點的,應該留名千史。

  篇三:資治通鑒讀後感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的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26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司馬光從幼年時期就好史學,為官后,將戰國和秦代的史事編寫成八卷,進給宋英宗,很受英宗讚賞,命他繼續編撰。為此特設一個史局,由他自己選用助手,他選定了劉恕、范祖禹和劉作為主要助手。當時北宋的局勢比較穩定,政府收藏的書籍很多,他們可以任意參考。

  《資治通鑒》中唐朝中後期的歷史很詳盡,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個大帝國怎樣慢慢地變成了分崩離析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從代宗的放任開始,到唐德宗的無奈,有憲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喚。即使宰相有像陸贄、李德裕,也只能振作一時,而不能改變歷史變遷的常態。

  在割據勢力強盛時,不得不緩緩而動。唐德宗開始武力削藩,導致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等人叛亂。後來轉變態度,對藩鎮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壯志,圖強復興,實施革新。但一遇挫折,這些措施便消失殆盡。所以子曰:“三年無改父之道,可謂孝矣。”為政也是這樣,一開始不熟悉情況,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措施才能有所興。

您正在瀏覽: 資治通鑒讀後感
網友評論
資治通鑒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