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讀後感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讀後感

  歡笑交織着淚水伴我讀完了桐華的長篇小說——《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這是一本關於成長的書,它以真摯的感情、真實的情節講述了一段精彩動人的青春故事。主人公羅琦琦度過了灰色而孤獨的童年,成為偏執桀驁、從不妥協的少女。經過複雜而雙重的青春期,她漸漸在時間中淬鍊,成長,聰明伶俐、成熟理智的特質也漸漸凸顯出來,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走出了自己精彩而又刺激的人生之路。

  有人曾告訴我,一篇小說之所以精彩,就在於它不斷地製造矛盾和化解矛盾。而《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中羅琦琦就遊走在兩種截然不同甚至有些矛盾的世界:作業、考試、小團體的校園生活,以及遊戲機房、歌舞廳、圖書館,小混混鬥毆泡妞搶地盤的社會。她在這兩個世界跌宕起伏,經歷了單純溫暖的青春時光;也認識了一群經歷複雜的社會青年,跟着他們看着中國第一代歌舞廳開起來、第一批港台新玩意進入市場,甚至也看到了毒品和槍械如何悄悄流入這座城市,每個人的生活都在發生着劇烈的改變。她和她的夥伴們分享着甜蜜、憂傷、彷徨、迷惑。他們的愛,屬於各自的青春,是少年和少女的愛,也是一個小世界和另一個小世界的交匯。

  相比羅琦琦黑白混搭的世界,我曾經的世界是一片陽光普照:學校、宿舍、食堂三點一線,照着長輩們眼中的好孩子、好學生成長起來,遠離一切不良影響,就像生活在一座象牙塔中。因此,書中羅琦琦那複雜的生活令我羨慕和嚮往。

  但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我的生活也會有一些不如意,心中也難免有一些不痛快。和羅琦琦一樣,我也曾在別人家裡寄住過一段時間,後來回到自己家后,雖說不至於有從蜜糖罐到冰窟的落差感,但多少也會感到些許的生疏和不融入。幸好,在我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我也漸漸找到了歸屬感。我也曾像羅琦琦一樣因小錯誤遭到老師罰站,但終是沒有琦琦那種擰到底的倔強,只能一邊受罰一邊在心中暗暗咒罵,所以在看這本書時我一面心疼一面敬佩這個被罰站在學校兵乓球台上仍微笑着的女生。我曾在與一堆作業奮戰時暗忖再也不交作業,只要我考試考得好你老師也奈何不了我,但終究沒有實踐。一來沒有羅琦琦的勇氣,二來沒有她那種不交作業照樣拿全級第一的能力,我還曾效法羅琦琦每天早起讀英語,但終是應了陳勁那句話“下決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堅持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很喜歡很喜歡羅琦琦,因為她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一如既往的勇敢、執拗和不曾後悔。她說:“不管你取得多大的成就,我會自然而然覺得,只要我努力,我也能做到。如果我沒做到,只是我不想或我沒努力。”所以後來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她說:“當我讀着劉墉、三毛,醉心於他們筆下的異國他鄉,自然而然地想着自己要去走一趟世界時,我就知道我已經不再是那個甘心於守在這個城市過一生的女孩。”所以後來她留學美國斯坦福大學,接着在舊金山工作、定居。在追夢途中,她忍受着孤獨和寂寞,她甚至放下了那個她喜歡了那麼多年的張駿。即使這樣,她也不曾後悔。

  我想我是不幸的,因為我的生命中既沒有陳勁這樣的天才少年為我指點迷津,也沒有許小波這樣亦師亦友的兄長陪我走過灰色地帶,更沒有張駿這樣的清秀少年與我相知相伴。但我想我又是如此幸運着,在這樣的年紀看到這本書,讓我站在這段還未遠去的年少時光中,懂得回憶,懂得珍惜,懂得期待,懂得生命的拼搏和奮鬥。

  願所有的少年都能珍惜自己的年少時光!

您正在瀏覽: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讀後感
網友評論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