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我的第一本書讀後感

我的第一本書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篇一:我的第一本書讀後感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牛漢先生的文章,從文章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懷念,牛漢先生對他第一本書的懷念,對於父親的懷念,還有對那段時光的懷念。

  牛漢先生人生中的第一本書,是他小學一年級的課本,雖然是課本但是對他的意義很重大。這本書有着父親曾經理解的愛、細膩的愛;有着同學、朋友之間有福同享的友情;有着上課時與老師的趣事和同年的回憶……那不僅是一本書,更是牛漢先生人生的第一課。每一個故事,每一個字眼都透露着深深地懷念。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匆匆》里曾寫過,桃花去了還會再開,燕子去了還會再來,楊柳枯了還會再青可日子去了,卻再也回不來。很多很多的時間從眼前流去,從指縫中流逝。

  對於少年來說,童年那段無憂無慮的生活已經成為過去;對於青年來說,少年那些沒心沒肺的生活已經成為回憶;對於成人來說,青年那種無所畏懼的衝勁已經成為歷史;對於老人來說,成人時的幹勁已經成為故事……很多人都活在回憶和羨慕中,他們回憶着那些陳年舊事,盼望着回到從前。

  時間不回頭的走了,那麼的義無反顧,它不留戀什麼。若它是美好的,它不需要回頭看什麼,因為他是令人羨慕的;若它是枯燥的,他也不需要回頭看什麼,因為它早已沒有資格回頭。

  時間已經過去,不會再回來,所以請不要再窺視那些已經過去的悲傷的往事,珍惜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擴大到身邊的親人、老師、朋友。珍惜好你擁有的一切,才是對從前失去的最好的懷念和未來最好的憧憬。

  牛漢先生說:“人不能忘本。”我們在好好珍惜擁有的一切的同時,要記得那些愛我們的人,和值得我們珍惜的、我們珍惜過的東西。

  時不再來,時光不會再回來;失不再來,失去也不會再回來。若不珍惜,所有的一切都將和時間一樣,成為過去。

  篇二:我的第一本書讀後感

  從來沒想過要讀什麼名着,中國的名着都沒讀過更何況是世界的名着。在潘師傅的推薦下看了《悲慘世界》。持續好多天,看完了第一本書。因為是潘師傅推薦的,並且是他特別喜歡看的一本書,所以,我看的很認真。甚至在讀這本小說的同時,就在構思這篇讀後感了。之所以寫讀後感是因為潘師傅讀此書在先,想跟他作一下思想的交流與感觸的溝通,也希望能跟自己欣賞欽佩的主任工產生認識的共鳴。每次讀完一本書之後,都希望能與潘師傅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想與認識,每次交流完之後,都能讓我有一個新的認識,能開闊我的思想。寫到此,我也該切入主題,寫讀後感了。

  才看了幾頁的時候,我就高興的發現,本書中慈祥、善良、博愛的主教先生跟潘師傅的人格很像。主教是那麼無私,那麼善良,心胸是那麼寬闊與坦蕩。喜歡、愛戴這個善良慈祥的老人。冉阿壤命運的悲慘,讓人不禁為之流淚,而他與當時社會的抗爭,對法律的不滿及一再的反抗讓人欽佩又心生憐憫。這本書宏觀的反映的是一個社會的現狀,我還沒那個能力與水平對它所揭示的深刻含義表述出來,也不想對此發表什麼評論,只想對書里的人物發表一下自己對他們的認識。

  主教先生,剛才我已經說過,如果沒有他就沒有後來重生的冉阿壤。他有的是一種博愛、慈愛。但他也是一個固執可愛的老人。他的固執可愛反映在他與一個即將辭世的革命黨人的談話那一章節里。呵呵,就是因為他的固執,才使這樣一個幾近完美的人顯得更加可愛。

  冉阿壤一出場,就讓我不禁痛哭不已。記得以前看《美麗的大腳》這部電影就是哭的很痛。每次痛哭過之後,都感覺是一次對靈魂的凈化與洗禮。尤其是描寫冉阿壤的心裡活動與鬥爭,那種靈魂的衝突,那種心靈的美好與靈魂的純潔讓人欽佩不已。我非常的喜歡這個人物,喜歡他活的真誠、坦蕩、無私與善良。他就像一張純潔的白紙,上面沒有任何的污痕,他活的是那樣的正直,那樣的不虛偽。當他內心徘徊左右不前的時候,正直善良的他會告訴自己應該怎樣去做才能過的了自己心裡那一關,不是別人阻止他不讓他去做,而是他自己的良心就不准許他去違背自己的心去做,多麼善良正直的一個人,我喜歡。

  芳汀,一個善良、自愛又可憐的女人,生活真的可以逼迫一個善良、自愛的人去放蕩自己。她是為了她的孩子。這樣的母親真偉大。她把孩子存在一個壞的人家了,就如那一章節的名字“寄存就等於斷送”。

  能寫出的就只有以上的這些了,儘管它裡面的人物心裡描述也很多,但是,我喜歡看到這些,因為它是一個正直的正面的心裡描繪,能激勵人的靈魂與凈化人的內心,讓人看到的是美的一面,我喜歡看到這些。它不至於使我感到人心的叵測,不至於使我感到心寒。

  篇三:我的第一本書讀後感

  上周末女兒回家,帶回了一本珍藏版的繪本故事《阿狸·夢之城堡》。這是女兒托她蘇州的一位同學買的,花掉了她半個多月的零花錢。

  知道“阿狸”這個名字是在去年寒假。那天回到家裡,我看到女兒卧室的牆壁上橫七豎八地貼了好幾副色彩明麗的卡通畫,那都是女兒自己畫的。它們居然讓女兒素色的房間一下子鮮亮了起來,活潑了起來。那個時候,我才知道世上有了一個“阿狸”,在某些圈子裡赫赫有名。

  那天散步時,女兒談得最多的是這本書:這本書的來歷,這本書的價錢,這本書的暢銷,還有這本書的精彩。在女兒強烈的推薦下,我們娘倆散步歸來后就翻開了這本精美的童書。然而我的心裡是有點兒無奈的。此刻,新買的小說書就躺在我身邊,已經看了半來本,漸入佳境,正誘惑着我呢。

  然而一旦看起來,我發現這個繪本故事大出我的意料,它沒有我想象的幼稚。相反,很多句子如格言警句般耐人尋味。第一個故事《影子》開頭的句子就讓我沉迷了:“城堡里藏着寂寞,寂寞在唱歌。旋律很熟悉,歌詞很模糊。”我一遍遍地細讀着,品味着,彷彿說到了自己的心坎里。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裡好像真的響起了熟悉的旋律,伊伊呀呀的歌詞模糊不清,似乎非常久遠之前唱過的、聽過的,讓人感念的。“卻不知道嘈雜的地方只會讓你們更孤獨,喧囂之後是更深的落寞。”,“旅行總有終點,冬天總會過去,嘈雜總會變得平靜……”“阿狸幻想着也許在幾年之後,兩人會不期而遇,在彼此溫柔的目光里,邂逅了今天的你,重逢了昨天的我”……這樣的句子如珍珠般散落在書本的各個角落,再配上一幅幅稚氣而又唯美的圖畫,不時地撩撥起我的心弦。我忍不住問女兒:“這樣的句子你看得懂嗎?”然而看着女兒專註地神情,想着她對阿狸的痴迷,我知道她又何止是看得懂啊,只是用她的眼光、她的理解。

  不過在這個春寒料峭的夜晚,當我陪伴着女兒一起翻閱着這本童書時,我更喜歡這本美麗的童書像橋樑一般溝通起我和女兒兩代人之間情感的交流。《我相信》這個小故事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相信,媽媽的嘮叨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溫暖。”這樣的話語,從孩子們喜歡的阿狸口裡自自然然地說出來,比成年人教育十遍百遍都要管用啊。我靜靜地想着這句話會對女兒產生怎樣的影響時,女兒突然冒出這樣一句出乎我意料的話:“媽媽,你一點也不嘮叨。”我愣住了。回顧這一年多來的教育,作為一個初中生的母親,也許我真的不能算一個嘮叨的媽媽。女兒五六年級時小小的叛逆提醒着我,教育着我:孩子的成長不能僅靠話語,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也許說得越多越無用,甚至適得其反。從女兒讀初中后,我就努力剋制自己嘮叨的習慣,不管我的內心有多麼焦慮,多麼渴望了解孩子學習上的方方面面。我不會一遍遍地詢問她上課是否聽得懂,提醒她作業有沒有做好。考試后,我不會絮絮叨叨地責備她太粗心太馬虎,更不會去問她的同學考得好不好。我很滿意我的做法,我覺得女兒也喜歡我這樣做。但是,現在在阿狸天真可愛的話語中,我的不嘮叨倒是顯得不夠“溫暖”了。是承認我確實不夠嘮叨呢,還是辯解我其實也很嘮叨?急中生智,我說:“是因為你不需要我的嘮叨啊。”沒想到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不僅讓我擺脫了眼前小小的困境,還在無形中鼓勵了女兒,親近了我們的關係。女兒興奮地朝我身邊靠了靠,柔柔地說:“是的呀。”然後,她興緻勃勃地說起宿舍里另外兩位同學,她說她們好像都進入了叛逆期。一位同學怕媽媽嘮叨,很少給媽媽打電話。另一位同學每次和媽媽打電話,都要在電話里吵。聽着女兒對自已的肯定以及對身邊同學做法的否定,自豪與喜悅從心裡湧起!這時候,我心裡一片通明,再沒有一絲絲的無奈。

  這,就是一本好書的魅力吧!

您正在瀏覽: 我的第一本書讀後感
網友評論
我的第一本書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