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含淚活着觀后感

含淚活着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含淚活着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活着

  含淚活着觀后感

  活着,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它承載了太多人的期待,太多責任。“在連續3年每年有3萬人自殺的日本,有這樣一位中國人頑強地含淚活着。”這是11月3日日本富士電視台播放的電視紀錄片《含淚活着》片首的一句話,在這部歷時10年拍攝的兩個小時的紀錄片里,講述了一位中國父親為了給女兒掙學費在日本打工15年的動人故事。

  在大學第一節語文課上,我看了這部“比阿凡達更有吸引力”的紀錄片。張麗玲歷時十餘年,用影音記錄下老丁在東京15年的責任與堅持、孤獨與忍耐。由於特殊的時代原因,老丁1996年隻身來到日本,懷揣夢想,家人的思念,期望。一切在夢中總是那麼美好,現實卻無比殘酷。老丁本計劃上完語言學校后,繼續讀大學,並由此一路在日本發展下去,可是到日本后他才發現語言學校設在非常偏僻的小鄉村。為了生活,他對學校,也是對命運選擇了再一次的逃亡,逃亡的目的地是充滿機會的東京,逃亡的副產品是他成了一名“黑戶”,從此將許多機會堵死,包括回國與妻女相見。老丁由名知青變為日本最底層的工人,每天各種工作,住在破舊,低矮,僅僅10平的房子里。生活艱辛而殘酷,家人是他唯一的寄託,女兒的學費是他工作的目標。他每天打3份工,乘坐最後一班地鐵回家。回家后看女兒的照片,是丁尚彪最幸福的時刻。然而,他日夜思念的家人,卻是15年難以相見。

  15年暗無天日的生活,老丁只見到了親人人兩次,不足100個小時;15年暗無天日的生活,老丁吃的永遠是最便宜的,把收入全給了家人;15年暗無天日的生活,充滿辛酸,老丁依然含淚活着。生活的苦澀,老丁懂得,卻無人訴說。15年,太多太多生命難以承受的辛酸苦澀,老丁一一度過。在殘酷的現實前,老丁選擇堅持,選擇了含淚活着。活着,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記錄片的結局是在老丁離開上海后的15年。

  異鄉漂泊奮鬥15年後,終於踏上回國的。因為他已經完成把女兒培養成材的願望,女兒在美國成為一名醫生。飛機上老丁淚盈滿面,這眼淚,飽含生活的五味,歸鄉的喜悅,女兒成才的驕傲,生活的無奈,辛酸,苦澀,委屈。。。。。。。15年,稀疏了老丁的發,刻深了老丁的皺紋。老丁的15年,不單是個人堅持、年華老去,還有對於家庭責任的擔當。老丁含了15年的眼淚,在飛機上流出,將15年的委屈,辛酸通通發泄。

  這裡,我看到了生活的艱辛,現實的殘酷,更看到了難以割捨的親情,堅持,責任,人格的崇高,偉大。活着,不單單是心跳,呼吸......更多的是責任與情感的承載,無論現實多麼殘酷,生活多麼苦澀,我們都要樂觀的活着,因為,活着,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您正在瀏覽: 含淚活着觀后感
網友評論
含淚活着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