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國外歷史教學案例譯介》有感

讀《國外歷史教學案例譯介》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讀《國外歷史教學案例譯介》有感 標籤:語文教學

  讀《國外歷史教學案例譯介》有感

  楊冬晴

  近日,有幸得到趙俊特級工作室趙老師的推薦,閱讀了一本歷史教師專業發展叢書之——《國外歷史教學案例譯介》。全書以不一樣的視角讓我們了解了與國內歷史課堂教學有着很大差異的國外歷史教學案例。它讓我們看到了國外歷史課堂教學多層次的教學目標、獨特的教學方式、相當豐富的教學資源、不一樣的師生互動、更為科學全面的評價方式,等等。現跟大家簡單分享如下:

  一、寬領域的教學內容

  國內歷史教學的內容基本以政治、經濟為主,其他領域則很少涉及。而國外歷史教學的內容則寬泛得多。比如,涉及科學領域的《疾病是怎麼傳播的》《原子分裂是好還是壞》;專門研究婦女地位的《1900年以來英國婦女地位的變化》;涉及體育方面的《這是友好的運動會嗎》,等等。學生歷史學習的眼界十分開闊。

  二、多層次的教學目標

  1、國外歷史教學目標中,"分析""評價"之類的要求居多,使學生通過歷史學習而達到的能力層次高了許多。一旦學生掌握了相關的要求,將對其學習任何學科都有益處。比如,在案例4《歷史解釋可以改寫嗎》中,教學目標是這樣描述的:"學生通過審查和分析與具體事件相關的原始材料,判斷與該事件相關的解釋是否能得到原始材料的證實".再如,案例26《歌曲中的美國大蕭條》中規定:"提出關於他們正在學習的歷史事件的問題和假設".這樣的教學目標極大促進了學生的史證意識與質疑能力方面的發展。

  反觀國內歷史教學目標,大多是"了解""知道""複述"等識記層次的要求,對學生在思維能力方面的要求和培養較少,因此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必然有所欠缺。

  2、目標中還涉及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比如,案例26中提到的"描述歷史題材與其他科目、當前事件與個人之間的關係".

  3、涉及其他領域的培養目標。比如,滲透公民理念的教育,案例29《為什麼學習歷史》。

  三、豐富的教學資源

  1、豐富多彩的文字材料。國外歷史教學案例中文字材料的選擇相當具有代表性,可讀性強,且角度更全面。比如,案例14《澳大利亞是陽光的嗎(上)》中選用了一個故事性材料《安妮·奧基夫的故事》,可讀性很強,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從這樣的故事入手設計相關問題,不正是非常有效的情境教學嗎?再如,案例12《1900年以來英國婦女地位的變化(上)》中,教師提供了婦女運動、阻力、婦女參政權——漫畫家的觀點、"調解"議案、支持婦女選舉權的論據、反對婦女選舉權的論據等等,許多角度的材料。眾多不同角度材料的呈現,有助於學生更為全面的認識和分析歷史現象。

  2、別具一格的歌曲、影視材料。比如,在案例26《歌曲中的美國大蕭條》中,教師為學生選擇了多首歌曲,並從歌詞中選擇有價值的進行提問,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完成了歷史學習的任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在案例27《電影中的美國大蕭條》中,教師通過播放電影以及《紐約時報》的相關文章,來設計一些引導性的問題,在這之後還設計了相關的角色跟蹤。這一教學案例使學生能用批判性的眼光來觀看電影,還可以更好地理解藝術虛構和歷史事實之間的差別。國內歷史課堂也會使用影視資料來教學,但是卻用得遠遠不夠深入,很多時候僅僅是為了增強視覺體驗而已。

  四、教學方式的差異

  國內歷史課堂多數是教師的一言堂,有時也會有師生互動,但多數是一些書本上有答案的問題。即使有點思維難度的問題,多數也是以教師的分析講解為主。有些地方提出把時間還給學生,於是小組活動似的歷史課堂出現了。可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小組活動多停留於表面形式,沒有真正的思維活動。

  而國外歷史教學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到,他們的學生活動非常多,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教師多數時候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他們的活動學生參與程度很高,活動的思維難度也高。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逐漸形成學習歷史的方法與技能,而這一切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比如,在案例32《為什麼20世紀的衝突影響了如此多的人(下)》中,安排了一個學生活動:

  (1)閱讀兩種相反的陳述——"美國的資本主義"和"蘇聯的共產主義",做一張如下表格,將上面的陳述填在空格內。(2)兩人一組進行練習。其中一人是"共產主義者",另一人是"資本主義者".嘗試說服你的搭檔,你喜歡的這個體制更好。

  我們或許會覺得學生不可能完成這些任務吧。可實際上,只要經過長期的培養,學生的能力一定會達到這樣的層次。這一點,非常值得借鑒。

  五、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在這本書我們看到了很多種評價方式:非正式評價與正式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等等(見案例29,第169頁)。這些評價方式,不僅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同時也兼顧到學習過程。在國內的新課程改革中也有明確的要求,只是我們離這樣的理想目標還很遙遠。這些目標的達成,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改進。

  綜上所述,國外歷史教學跟國內有不少差異,也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日常教學中,我們應結合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學情,適當地加以調整改進,以期形成越來越好的課堂。

您正在瀏覽: 讀《國外歷史教學案例譯介》有感
網友評論
讀《國外歷史教學案例譯介》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