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潘諾夫斯基《美國藝術史中的30年》有感

讀潘諾夫斯基《美國藝術史中的30年》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讀潘諾夫斯基《美國藝術史中的30年》有感 標籤:798藝術區 雨中的樹

  讀潘諾夫斯基《美國藝術史中的30年》有感

  文/王延暉

  《美國藝術史中的30年》為潘諾夫斯基《視覺藝術的含義》一書中的文章,此篇文章開頭敘述了潘諾夫斯基到美國的因緣以及其在美國的教學情況與研究情況。接下來其論述了藝術史作為一個學科在歐洲與美國的發展,就如其所說的,藝術史是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甚至更早的時期,但是其作為一個學科確是一個新生事物。藝術史首先是在德國被當作一門正規學科的,首先提出"藝術史"三個字的著作是溫克爾曼的《古代藝術史》,然後由很多位德國的美術史學家不斷發展與完善,而美國是在20世紀初開始建立此學科的。一戰以後的學術水平不斷提升,正如其所說的,美國的藝術史是從語言學、神學、哲學、建築學或者是收藏興趣開始走向藝術史的,而美國同時也為藝術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首先是頗富收藏的博物館,圖書館,他們儘可能的為藝術研究者提供最好的服務,並且有很多的展覽會和研討會以及私人資助的研究,學術演講既可以在學術單位也可以在私人家庭(一些有錢的藝術愛好者),這從中可以看出美國的藝術史學術研究從一開始就是走學術融入社會生活的道路。美國作為一個新興國家,其歷史傳統不長,它對於一切的外來的文化都是積極吸收,或者是批判吸收,這有利於文化的發展與繁榮,不像歐洲的學者對文化總有國別之分,反而導致了學術研究的緩慢發展。然而美國確是一個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沒有局限性的藝術史,在加上青年進取的精神,移民學者帶來重大的收穫。潘諾夫斯基還談到了關於語言的問題,德語詞彙的複雜與表意得模糊造成了很多困難,而英語的寫作必須詞彙表意簡單明確,這有利於藝術史的傳播與理解。接着他又對比了美國大學與德國大學在教育制度的優劣和"系部制度"與"講座制度"的差異,這也反映了兩個國家在高等教育的差異,並且批判了美國的教育體制,文中有一段的論述非常令人深思,在潘諾夫斯基在德國讀中學時,他的中學老師大大小小都是學者,而美國只是關心老師是否有修身典範,團結精神等等,並不關心他是否對專業感興趣或積極熱心於此,這是很大的不同,作者為有一個不懂少年心理學的老師而感到幸福,其中說到:"我絕不相信,只能把兒童或者青少年可以完全理解的東西教給他們".這個問題擱置於此值得一番思索,此文的最後是對大學老師能力與良心的論述,最後一句引用卡斯特里歐的話:"壓迫人的良心比殘酷的殺死一個人還惡劣,因為否定了人的信仰就等於毀滅了人的靈魂。"

  我在讀完這篇文章時明顯感覺與前面的幾篇沒有直接關係,但為什麼會收入到這本書的最後呢,這篇文章不僅反映了潘諾夫斯基對於美國藝術史研究與藝術史教育的看法,還從另一個側面告訴我們研究藝術史所要具備的條件與自身的素養,從事美術史的研究就必須掌握大量的資料(這就需要博物館,圖書館等等),還需要有藝術史研究的場所與機構(大學研究生院和藝術研究所),剩下的還有藝術史教育問題(教育體制與教育方式,大學教師的素質),於是這篇文章在我認為是有別樣意義的。

您正在瀏覽: 讀潘諾夫斯基《美國藝術史中的30年》有感
網友評論
讀潘諾夫斯基《美國藝術史中的30年》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