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感想隨筆 > 游六尺巷有感

游六尺巷有感

手機:M版  分類:感想隨筆  編輯:pp958

  游六尺巷有感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老師講過"六尺巷"的故事,但那時我年齡太小,對故事的蘊意無法領會。畢業后,我有幸分配至法院工作,處理過很多案件,為了調解案件也曾照貓畫虎的給當事人講"六尺巷"的故事,所以我一直期待着去六尺巷看看。

  今年春節,我有幸到了安徽,就專程乘車前往六尺巷。六尺巷位於安徽省桐城市區西後街,長百餘米,寬2米,全部為鵝卵石鋪就。舊聞隨筆記載:"張文瑞公居旁有隙地,於吳氏鄰,吳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詩后寄回,云: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吳氏聞之,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故六尺巷遂意為‘六尺巷’".

  如今,六尺巷已成為安徽省桐城市廉政教育基地,每天去參觀的人絡繹不絕。然而,從沒有人高聲喧嘩、追逐嬉戲。我想這便是六尺巷的意義所在,它告誡着人們:人與人要和睦相處,發生矛盾時退一步便是海闊天空。

  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時,在安徽桐城有個一個著名的家族,父子兩代為相,權勢顯赫,這就是張家張英、張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間,張英在朝廷當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老家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為鄰,兩家府邸之間有個空地,供雙方來往交通使用。後來鄰居吳家建房,要佔用這個通道,張家不同意,雙方將官司打倒縣衙門。縣官考慮糾紛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在這期間,張家人寫了一封信,給在北京當大官的張英,要求張英出面,干涉此事。張英收到信件后,認為應該謙讓鄰里,給家裡回信中寫了四句話:

  千里來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閱罷,明白其中意思,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出動讓出三尺房基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6尺的巷子。兩家禮讓之舉和張家不仗勢壓人的做法傳為美談。

您正在瀏覽: 游六尺巷有感
網友評論
游六尺巷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