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工作體會 >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一名鄉鎮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一名鄉鎮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得得9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一名鄉鎮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標籤: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鄉鎮 認識方向 軍訓心得 兩個文明建設

  目前,我國有限的耕地上養活了**億人口。人均耕地各地很不平衡,我所知的最少的一家*口人不足*畝地,也生存下來了,而且土地經營得好,家庭也過得還不錯。正是農民自己不脫離土地,並且將多餘的糧食供獻給城鎮,用這種方式比較好地消除了飢餓,減少了貧困人口的總數,穩定了社會秩序,使我們的城市沒有其它國家那樣大量的難民潮和大型貧民窟,國家沒有頻繁的農民暴動和社會動蕩,也沒有階級之間長期的你死我活的鬥爭,避免了引發更多的其它社會問題,比如因為飢餓產生的下一次土地革命。試想,這是多麼偉大的成就!把農民就地安頓好,讓他們穩定地美好地生活在他們的家園——土地上,讓農民種地,工人做工,各得其所,各得其利,讓國家騰出手和精力謀划更大更多的發展,這是多麼“划算”的事情!

  農民不脫離土地,溫飽主要由農民自行解決,發展主要由國家幫助解決,國家的壓力也會小得多,幫助貧困落後的農村、農民解決發展問題比解決*億人城鎮化生活所需的代價不知要少多少!所以,發展農村,建設新農村是我國治國成本最低、風險最小的選擇。

  二、建設新農村,用行動實現夢想

  曾經有農民戲謔地描繪過他們的如意生活:“鍋里有煮的、兜里有抖的、懷裡有摟的”,我們引申一下他們的純樸渴望就是:農業發展,糧食豐收;現金充足,生活富裕;妻兒雙全,家庭美滿。但是農村的未來,我們的美好家園的理想前景,僅僅局限這些方面是遠遠不夠的。廣大的農村,當前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很多,農民們迫切地渴望着國家能把農村的發展與城市的發展平衡決策,能在城市與工業已經騰飛的前提下,拿出較多的精力、物力和財力來解決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提供與城裡人平等的公共物品,讓農民們在廣闊遙遠的農村也享受到這個國家平等的國民待遇。當前農村發展應在文化、教育、衛生三大方面和水、電、路、訊、房五大重點上做文章。

  文化、教育和衛生是農民作為社會人必須享受的社會待遇和保障,國家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政策,對此農民雖然還說不上滿意,但是充滿了期待。而水、電、路、訊、房的建設,則是農民的基本生活所需,要求十分迫切!圍繞十個“一”,建設新農村。

  1、一份土地。在廣大農民尚無任何來自國家和社會的保障的時候,土地是農民的裹腹生存之依賴。特別是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土地對於農民的生存尤其重要,在土地急速地、無可遏制地減少的情況下,我國對耕地的保護不僅納入國策,更要堅定不移地執行國策。城鎮、工業侵佔農村土地的現象令人觸目驚心;農民的利益,農村的發展正在受到巨大的侵害,這是國人都無庸質疑的事實。當前,因為土地之爭引發的農村矛盾已成為廣大農村矛盾糾紛的首要原因,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農民對土地的不能割捨和生存依附。

  保護耕地,堅決遏制耕地的變性和流失,給農民一份生存的保障,是所有問題的首要問題。再給農民一份使用土地的權利,雖然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土地二輪延包將農村和農民進一步固定在了小農耕作的經營模式上了,也引發了另一些不可迴避的矛盾和問題,但總的來說能給更多的農民一種比較可靠的安全感,讓農民們有一種“我有地,我能活”的生存底氣,是國家一種長治久安的明智決策。把現有的土地管好、用好、最大效益地發揮作用,創造效益,讓農民在土地上刨金致富,是擺在當前我們各級黨委、政府和村級組織及農民面前的艱難課題。將失地的農民安頓好,讓他們有生存的保障,結束他們“種糧無地、上崗無門、經商無道”的慘淡生活,則是擺在大家面前的重大難題。怎樣化解農村多種多樣、陳舊而複雜的土地矛盾,則是應該儘快破題的。

  2、一棟房屋。農民的房屋是農民三五口之家安身之所,立命之處。農村的房屋應該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可惜現在的農舍雖然比較寬敞,但是質量不高,樣式單調,環境不美、內設不齊,人畜混居,特別是中西部的山區農村,土壞房、茅草房、石片房、窯洞房以及危房還大量存在。就象古人吟唱的一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建設新農村,必須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各地的經濟發展直接影響着農民的房屋建築,差距極大,向中西部山區和偏遠落後農村實行農房改造政策性傾斜是極有必要的。①明確規定並用財力支持,*-*年徹底消滅農村的草房、石房、窯房、危房。②對已建或即將建造的農房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③用補貼、獎勵等方式鼓勵和引導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農民自主改造、折遷、新建農舍,達到實用美觀。④優化設計、美化環境、講究內設,指導農民從住房入手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3、一條好路。農村的路是農民通徑處面世界的必由之徑。農村的路況十分惡劣,農民的要求極其迫切。解決農村行路難的問題,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加大財政投入,加快村村通的實施進程,並且此政策應該相對穩定,而不是曇花一現,朝令夕改。②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講究實用。③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參與改善交通條件,引導農民將富餘的勞動力轉移到公益事業建設上來。④加強專項資金的管理,用最少的錢修更多的路,轉換資金轉移機制,杜絕國家扶持資金的流失和浪費,減少國家投入成本。

  4、一盞明燈。農村用電問題已經得到改善,農網改造工程實施以來不斷地進行農村電網建設,但是很不完善和徹底,農村的電價仍然在很多地方居高不下,電力故障排除遲緩不力,農村電管員隊伍建設滯后,人員流失嚴重,服務不到位,農網改造債務沉重,農民們仍有許多怨氣和不滿。給農村農民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要在電網、電價、電管員、電力服務這四個方面下功夫。

  5、一口凈水。農村飲水解困工程實施多年了,農民吃水難,吃髒水的事實仍然很嚴重。特別是偏遠高寒山區的農民。怎麼讓農民吃上一口凈水?①因地制宜,設計方案,各地情況差異很大,必須根據實際解決問題。②重點扶持,幫助建設。農民科學引水、蓄水、用水意識差,許多山區農民苦幹、蠻幹、盲幹,挖了很多井,仍然吃不到潔凈充足的水,在用資金分類重點扶持的情況下,必須要有技術指導,幫助農民建造好能提供滿足生活之需的各種飲水設施。③人畜引水要同時規劃。④對有條件的群居的農村,飲水工程應和環境保護同時並舉,既要有引水網絡,還要有排污渠道。⑤對特異地區的水質水況進行跟蹤監測,杜絕因水源水質引發的地方性群發性疾病發生。

  6、一個小銀行。在農村建立一個借貸自由方便,能及時幫助農民解決日常急用所需的小銀行極其緊迫和重要。這個“小銀行”可以是真正的銀行,也可以是信用社或者基金會,甚至可以是農民或農民組織自發自主產生的操作規範的信貸團體。這些能有效地解決國家權威金融機構從農村退出后,商業金融又不能進入,但農民又有各種貸款之需的現實問題。農民的貸款需求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解決意外急難之需,例如生病、受傷等等。二是生產性投入。三學生學費。農民在自身經濟能力極弱的情況下,既不能讓生產鏈條斷裂,更不能讓生命的鏈條斷裂,尤其是不能讓下一代受教育的希望破滅,所以,借貸就成為廣大農村極為普遍的常見的行為。但是,由於實用便利的小銀行沒有或者即使有但實質上其作為也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的急需,所以,農村的民間借貸、高利貸、地下錢莊等等現象十分嚴重。農村的經濟秩序已經和正在被嚴重打亂。建立“小銀行”,必須實實在在為農民服務,在維持金融自身運轉規律的前提下,一切從農民利益出發,解農民之所急,應農民之所需,並且要堅信農民和培養農民的信貸信譽。

  7、一個小市場。農村地域遼闊,人口相對散居,密集度不高,除了小集鎮人口相對集中外,絕大多數農村農民的採購和出售都比較分散。一個適應當地地理環境和人聚習慣及地方風俗的小市場,既有農民日常生活用品銷售又能進行農產品交易,由此來連接整個社會的物流大網絡,農民也通過它進入消費大世界和市場大動脈。這種市場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已鋪天蓋地地湧向了農村,現在已經出現了“百價爭營”的局面,但是很不規範,交易信譽度不高,假冒偽劣產品泛濫成災,有些物品甚至直接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對農民家門口的為農民提供了便捷的小市場,重點在於由工商等職能部門進行規範管理,引導經營者以誠信和質量服務農民,其中特別是農資經銷,要重點管理。

  8、一個好環境。這裡的環境指自然的和社會的。自然環境要優美,盡顯田園風光。要教育農村群眾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節約資源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要合理開發利用山區現有資源,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社會環境要和諧穩定,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安居樂業。兩方面美好環境的創造,都需要兩者的共同努力:政府的引導和農民的自覺。政府的引導將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而農民的自覺也非一日而成,先要對農民進行環境建設的教育。物質的、外在的環境美化了,人的素質就會成為社會環境好壞的決定性因素,所以要致力於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村民自治是改善農村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有效途徑。

  9、一個好政策。農村稅費改革以來,惠農政策不斷惠及億萬農民。惠農政策的關鍵不在於多,而在於能真正惠農。關鍵不在於政策,而在於落實。縣鄉兩級應是各種惠農政策的忠實執行者,國家應象抓稅改那樣嚴肅各種惠農政策的執行。對於拒絕執行者應施以重罰,對於已經減免的涉農收費應該警惕其捲土重來。對於農民這個弱勢群體,只有國家和政府的強有力措施才能保障其政策利益。

  1*、一個好組織。農村現有的村委會是所有組織中最有權威的組織,其作用也具有權威性。但是僅有村委會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有更多的各類農民組織產生並發展成熟。要有人為農民辦事、引導組織農民辦自己的事,讓農民有靠山、有依託、有歸屬感,讓一盤散沙、自由散漫的農民有一種組織形式來凝聚、來號召,要讓農民有與政府、市場、某些社會團體談判對話的實力和方式,徹底改變目前農民無組織的自由主義狀態。不論是哪類組織其最高宗旨都必須竭誠為農民服務,這些組織活躍起來了,必定會為把廣大農民組織起來,為農民自己辦更多的好事實事,農村的面貌也會較快地有更大的改觀。

  新農村建設在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還要抓好軟件建設。軟件建設的重點是要抓好農村群眾的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智力支撐和精神力量;抓好文明村、文明戶等各類文明創建活動,破除封建迷信,反對鋪張浪費,開展“法律進萬家”、“婚育新風進萬家”、“農村紅白喜事樹新風”等活動,豐富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樹立健康、文明、節儉、勤勞的社會風氣。

  三、建設新農村的措施,必須具體而實際

  (一)宏觀調控、政府統籌,縣鄉指導、農民參與

  新農村建設是科學發展觀、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在農村找到的工作切入點和新支點,必須由國家宏觀調控,政府用政策來統籌安排,這是大政方針上對農村的高度重視和傾斜,必須自上而下地有序進行。建設新農村就是要將廣大農村與城市、工業納入相同重要的地位考慮其發展,就是讓農民與其他社會階層的人一樣享受國民待遇,享受國家所提供的各種社會保障,就是讓農民能象城鎮人那樣分享應有的多類公共設施、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務;就是文化、教育、衛生方面擁有公平同等的待遇;就是要將農村亟待解決的一系列矛盾和問題由國家從政策和財力予以傾斜和重點支持儘快得以解決。例如農村因稅費時代向上繳納稅費和公共設施建設遺留下的巨額村級債務,吃水難、用電難、行路難等問題,必須由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拿出具體而切實可行的政策,從整體上把握和調控,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地政治環境,打好政策基礎。在政府統籌里,用充足的財力支持新農村建設至關重要,農村今天的凋敝和衰退,正是農村財力嚴重匱乏的結果。新農村建設的每一項工程、每一個環節的實施都要大量的錢財作基礎,否則就是空談。這錢財的來源必須以國家資本為主,地方和農民資本為輔來籌集。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實施應由縣鄉指導,這種具體的指導能讓新農村建設有序進行,少走彎路,減少浪費,事半功倍。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農民積極主動參與才會使新農村建設更具生機和活力,更有成效。

  (二)整體規劃、全面推進,先急后緩、循序漸進

  新農村建設不是蓋幾棟新房子,建幾個新村莊,應該是全方位的“新”,全方位的建設。外在的物質的要建設得新美,內在的精神的更要建設高尚,兩個文明的建設必須齊頭並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是中央提出的十分全面的目標。但在重建的內容很多,人力、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必須有所側重,有先後、有急緩。農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基礎設施必須儘快建設,更高層次建設可以稍緩。

  (三)支農惠農、打破霸權,發展農業、致富農民

  隨着新農村建設政策的實施,國家更多的建設資金投向農村,據說2006年有近****億。這些支農惠農政策和資金能不能有效地轉移到農村和農民手中去,必須打破三個霸權:決策霸權、行業霸權和渠道霸權。決策霸權就是決策者“手把文書口稱敕”,政策怎麼落實,錢怎麼用一言堂,不講民主決策和實事求是。行業霸權就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政策只要出自哪個行業哪個部門,這些行業和部門就先搶佔利益制高點。渠道霸權就是資金流轉下移的過程中,實行“跑冒滴漏”的手法,讓寶貴的新農村建設資金大量流失和改變用途。當所有的新農村建設政策和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向農村時,終極效果應是發展農業、致富農民。我們認為所有的新農村建設措施都是為了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降低農民的生活成本,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但帶來的將是農民和農村整個經濟狀況的好轉。因為隨着他們生活成本的減少,如農家子弟享受了免費九年義務教育、農民享受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就會節省很多開支,節省下來的錢,就會轉化成一家一戶的生產性的資金,投入再生產再發展,農業生產的斷鏈和投入不足的狀況就會大大改變,在此基礎上再很好地扶持和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產業,建立活躍的農村農產品市場,則農業發展,農民致富,指日可待!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一名鄉鎮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網友評論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一名鄉鎮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