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複製貝多芬觀后感

複製貝多芬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複製貝多芬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複製貝多芬觀后感(一)

  電影開場,隨着貝多芬的那首降B大調大賦格,進入電影故事的敘述。讓我感受深刻,有一種緊張感,貝多芬的音樂是多麼的振奮人心,讓我激動不已。而且,看完整部影片,我覺得它就是一部靈魂的樂章,因為貝多芬的音樂實在是太棒了,跟他這個古怪的人一點都不一樣。

  在《複製貝多芬》中這部電影中,對貝多芬的古典音樂進行了大量運用,確確實實地讓人從精神上去領悟貝多芬,領悟靈魂的跌宕所產生的藝術,給我一種震撼。

  影片開頭就非常巧妙地用充滿象徵與藝術感的畫面詮釋了音樂。暗藍的畫面里,奔跑的少年與不斷掠過的面孔進入視野,女主角安娜的腦海里開始浮現貝多芬死前開創的賦格曲。

  沒有音樂,只有依次出現的女人,男人,馬車,鄉間小路,馬車內部的人們,和各式各樣的音響。這一切就像樂隊演奏前每個聲部的調音準備。

  安娜對面坐着一個中年女人,一個老女人,和一個女人懷裡的嬰兒。這三個人就像一個主題——女人的三個階段。對應這個主題的是一段低沉的中提琴獨奏,也是整個賦格曲的主題——生命、時間、靈魂、上帝所賦予和收回的一切。

  這時,畫面切到一個拉小提琴的放養男孩。小提琴聲立即響起,鏡頭接着掠過安娜身邊的男子。這時,出現了與女人的對立面——男人。尖銳的小提琴插入和緩的中提琴,男性的進入象徵著賦格曲中的對題。然後鏡頭掠過車輪,樹杈,有着木質感的大提琴也加入隊伍。鏡頭掠過田間,掠過疾馳的道路,掠過隱約的合唱聲。安娜沉浸在音樂里,不同的面孔穿插着飛逝的景色,聲部在追逐、遁走,主題和對題在各個聲部輪流出現,此時的畫面已然是為了音樂而存在。

  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貝多芬的音樂貫穿影片始終。這音樂不僅向我們展示了貝多芬的傳奇,也在演員之間、觀眾與影片之間形成一架通往靈魂深處的橋樑。安妮在看手稿時揮動的手指和貝多芬作曲時揮舞的雙臂,背景響起第九交響曲的樂聲,激昂澎湃中,角色之間達到了靈魂的交融。

  整個影片的高潮,是長達十分鐘的第九交響曲,閉上眼睛感受音樂的力量,令人熱淚盈眶。

  從這部電影中,我也看出了這樣一位貝多芬:他對身邊的人嘲弄,挖苦,毫不在意。當安娜因為說錯一句話而向貝多芬道歉的時候,他咆哮到,不要道歉,反擊!對他的侄子,他卻相當溺愛,他苦心栽培自己的侄子,希望將侄子培養成音樂家。

  正是貝多芬的這種無情的嘲笑權貴,抗爭命運,全然心中沒有世俗的性情,才讓他的音樂,打破規範文雅之限制,與任何人都截然不同,他的靈魂喧囂在他的音樂之中。激情和思想的迸發,讓我讚嘆不已。

  而且,從電影的另一幕中,他毫不留情的打碎安娜的情人所設計的大橋模型,對安娜說道:"這是完全沒有靈魂的作品,我這麼做是在幫他"中,也可以窺見貝多芬的藝術觀。正是因為他在他的音樂中傾注了靈魂,所以他的音樂才能持久的閃耀光輝。並且,我覺得他是用心用思想在創作音樂,所以他才能夠創造出如此驚世作品。

  以上是感受貝多芬,其實在這部電影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貝多芬,以及他的古典音樂,還可以看見影片中一些角色的精神品質。安娜給我的感觸最深刻,她為了完成自己的的夢想,能夠堅持下去,和音樂大師學習,並且逐步成長。我覺得她堅韌的精神值得學習。

  複製貝多芬觀后感(二):上帝之音

  音樂是什麼呢?是上帝的聲音。而音樂家,是將上帝聲音帶到人間的天使。那貝多芬呢?那位失聰的偉大音樂家,是不是可以說是斷臂的天使。

  清晰的記得電影開始時的降B大調大賦格曲,清晰的記得安娜-霍茲疾駛着去看望彌留之際的貝多芬的馬車,更清晰的記得馬車外閃過的人世的生活圖景。時間、空間和人物畫面的急速切換讓我立刻產生了一種窒息的緊迫感。安娜這樣飛奔着要給貝多芬帶去什麼呢?是能治他病的特效藥嗎?當然不是。安娜趕到貝多芬簡陋的住所,只是告訴他,她理解了大賦格曲,真的理解了。對於貝多芬,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感到慰藉的呢?在周遭一片昏暗的寂靜中,只是呻吟幾聲的貝多芬辭世了,後來知道,那是1827年的3月26日。

  電影的開始未免給人過於沉重的感覺,可整體看過之後才發現,沉重的未必是悲劇,有時它只是讓人們更深刻的銘記。

  時間轉換,在貝多芬辭世這一幕結束后,開始講述貝多芬晚年創作《第九交響曲》的故事。當然,安娜會是本劇的女主人公。安娜是被推薦來的音樂學院最好的學生,負責為貝多芬抄寫正在創作過程中的《第九交響曲》。作為一個女作曲家,在當時的社會是不能被理解的。讓她掙脫現實的樊籠執着做着不被世人認同的工作的勇氣,無非來自於她對音樂的熱愛,和貝多芬一樣把音樂當做上帝的聲音,在音樂面前,他們宛如赤子。

  貝多芬初見安娜,並沒有向她投來世俗的眼光,看扁這個女孩,只是很好奇,他仔細端詳着她,這個與眾不同的女子,會給他的命運帶來怎樣一番遭遇?事實真的沒有讓貝多芬失望,她第一次交給他抄寫的曲子的時候,便大膽的對貝多芬的創作做了修改,他從此明白,安娜是個音樂天才,而且是個不會違心的音樂天才。初見貝多芬的安娜,更是被大師對音樂的追求所震撼。晚年的貝多芬雙耳幾近失聰,他只能通過頭上帶一個罩子將聲音集中來感受聲音的震顫。貝多芬此時雖居室簡陋邋遢,本人也不修邊幅,性格狂躁甚至癲狂,但他吸引她跟他繼續工作的想必是那為音樂而生的至純靈魂。

  兩個都是如此性格強烈的人,爭吵與摩擦是必然的。貝多芬甚至曾搗毀了安娜男朋友的橋樑模型,安娜甚至與貝多芬絕交。可是,對音樂的共同追求讓他們最終攜手完成了《第九交響曲》。

  此時電影達到了高潮,最動人的一幕,《第九交響曲》的公演音樂會上演。貝多芬擔任音樂會的指揮,但他雙耳失聰,聽不到音樂。包括大公在內的貴族以及有權勢的人物都已到場,在台下提示貝多芬指揮的人卻臨時不能勝任。千鈞一髮之時,安娜挺身而出。穿着晚禮服的安娜勇敢的走向樂團中間,站在貝多芬可以看到的地方,指揮。安娜白皙柔軟的手臂,此時卻映射出異於女性柔美的力量。此時的她與貝多芬,是一對並肩作戰的勇士,在將《第九交響曲》推向世人的戰役中突圍着。台上的貝多芬,台下的安娜,眼神交匯,動作交匯,我更彷彿看到了在音樂殿堂的上方,他們的靈魂擁抱在一起,跳着一曲華麗的雙人舞。

  正如他們期待的那樣,《第九交響曲》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人們為此震懾心靈的協奏曲無不潸然淚下。此時的貝多芬雖然聽不到觀眾的掌聲,但他可以看到溢於聽眾臉上的那種發自內心的感動。貝多芬緊閉雙眼,伸出雙臂做出擁抱天堂的姿勢,好像在對上帝說,作為傳播上帝之音的天使,我,不辱使命!

  當然,只要貝多芬一息尚存,他還會不斷的創作,為人類傳送上帝的福音。繼《第九交響曲》后,他開始了賦格曲個創作。賦格曲曲風很大膽,與當時的傳統音樂風格大相徑庭,就連視他為偶像且一直在模仿他曲風的安娜最初也不能理解賦格曲。一時的失敗成了必然,賦格曲風被當時的社會所排擠。可此時的貝多芬已重病纏身,他再無力繼續完成上帝賦予一個音樂家的使命。

  直到最後,貝多芬聽到安娜的理解后死去,直到多年後,另一個音樂家將賦格曲曲風光大於世···

  電影結束。我記得大師對安娜說的話:你要走你的路,你不需要模仿我。世界上只有一個貝多芬,也只需要一個貝多芬;我記得大師對自己的話,也是對上帝的承諾:我,過去如此,現在未變,將來依然。

  感動是瞬間的,卻也留有永恆的印記。比如,他的執着,他的虔誠,他的勇氣,他至純至愛的靈魂···

  《複製貝多芬》讀後感(三)

  影片在一片昏暗的底色下,緩緩流動着,一如山雨欲來風滿樓,似乎,等着貝多芬那一聲聲的咆哮,划爛那陰沉的畫面!

  昏暗,到處是令人透不過氣的昏暗,可那一道明晃晃的金屬卻刺傷了眼睛,那是一個耳罩,用來幫助貝多芬感受震動的耳罩!上帝讓每個人聽到他的聲音,卻把他拒之門外,心中的不平與哀傷,又豈是演出前的那幾滴淚可以道出?此時的他,褪去了狂熱,斂去了鋒芒,僅僅如同孩子般委屈地嗚咽着!或許,他對他侄子的愛太過於灼熱,太過於偏執,可誰又看得到他狂熱下的孤獨?

  總是不被理解着,總是被當做異端,怎會不選擇做時代的叛逆者?沒有所謂的中規中矩,沒有開始,沒有結束,有的只是內心的渴望,內心的聲音,內心的吶喊!他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天分記錄著空氣的顫動,上帝的語言。

  依稀記得一個片段,貝多芬粗魯的用手杖敲爛了馬丁的建築模型,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這個年輕人,所有藝術是相通的,任何一種創作都必須有屬於自己的靈魂,都要由心而發,雖然表達方式實在讓人難以接受,但,這就是貝多芬,也只有貝多芬,一個音樂狂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哪怕,同樣擁有音樂天賦的安娜想要成為他,或許,未來的某一天,她可以成為像貝多芬一樣偉大的音樂家,但她永遠不可能成為貝多芬,因為,狂熱桀驁的貝多芬永遠只有一個,永遠不可複製!

  音樂是他的生命,是他的靈魂,所以他可以創作出《第九交響曲》,震驚了世人。他繼續狂熱的在音樂的世界里跳着奇妙的探戈,於是又有了奇怪獨特的賦格,那是他生命的疾走,與命運的比賽!可演出那天,一個個棄座而去的人們,令這位瘋狂的音樂狂人寂寞的倒下。

  上帝似乎賜予他們悲劇性的宿命,在他們生的年代,總是被誤解,高貴的藝術常常被人們遺棄在角落的塵埃里。忽然想起了那瘋狂燃燒的向日葵,曾幾何時,梵高小心翼翼的祈求着:"也許有那麼一天,我的畫能在一間咖啡館里展出!"今時今日是何其的簡單,而梵高本人的願望卻謙卑的讓人心疼!

  這該說是他們的宿命,還是歷史的悲哀?不過,安娜理解了他,後人也理解了他!因為不管如何,藝術畢竟是藝術,總會超越一切,衝破塵埃,璀璨如漫天辰星,照在歷史沉重的天空!

  貝多芬永遠不可複製,當他為藝術添上這濃重一筆的時候,便宣告了他的獨一無二!而其他的又何嘗不是?正是因為獨一無二,才決定了他本身的價值!

您正在瀏覽: 複製貝多芬觀后感
網友評論
複製貝多芬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