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致青春豆瓣影評

致青春豆瓣影評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致青春豆瓣影評(一)

  單車、圖書館、操場、卡拉OK、球鞋......這些都好比從綠葉縫隙間透過來的陽光,斑駁陸離,卻照亮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固定為韶華間永恆的圖騰,《致青春》就是這樣一部給青春獻禮的影片。

  想想當年在西土城路偷偷去北影蹭電影的青春歲月,我更想把這部電影理解為一個剛畢業的導演系學生向畢業致禮的作品。作為演員的趙薇已經成功了,作為導演的趙薇卻才剛剛起步。

  電影的情節圍繞鄭微、陳孝正、林靜的三角戀愛展開,夾雜着阮莞、小北、黎文娟、許開陽、張開、趙世永等人,交織成一部青春交響曲,卻也銘刻着時代的烙印。

  這群剛剛邁進大學校園的青年男女,最早熟的孩子是出生於單親家庭、人生只允許修建一次且不允許出現誤差的陳孝正,因為母親的辛勞,所以他的人生必須精確再精確、成功再成功,為了這個目標,他將好感定格為互利互惠的友情,比如他對曾毓,他將友情定格為交易,比如他對許開陽,他將愛情定格為誤差,比如他對鄭微,這樣的孩子最終獲得事業上最大的成功,卻成了感情世界里卑微的可憐蟲,哪怕丘比特再次趕來,往昔一瞬已是千山之外,溫情難覓了。可是我們無法去苛責他,正如無法苛責自身的過去一樣,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大學生,面臨父輩失業的高端壓力,面臨高考的千軍萬馬,面臨精神生活的極端貧瘠,面臨畢業的無方向恐慌,甚至面臨教育資源、出國名額的極端稀缺,所以即便身邊都是陳孝正,我們又能說什麼呢。所以功成名就后,他面對楊瀾的採訪,坦然之態度讓人佩服,他說我現在的成功是我用做人的失敗換來的,屏幕前的觀眾,尤其是我,那一刻內心也變得柔軟起來,不再介意他的自私、功利以及無情。

  最矛盾的是林靜,我對林靜這個角色始終覺得可有可無,他是鄭微的初戀,是鄭微考大學的原動力,卻在得知雙方父母私情后選擇逃避,假想如果是他佔據鄭微整個大學的時光,或許,青春不會那麼血肉模糊,可是,恰巧,那段時間他愛情的空缺由另外一個男人佔據,所以,他的掙扎最後演變為目睹鄭微幸福愛情后的沮喪甚至絕望。父母一代的事情即便對子女留下傷疤,但也不至於成為抗拒自身愛情的理由,林靜在愛情方面的果敢始終不及陳孝正那一聲"你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之萬一,以致後來被"將愛情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施潔糾纏,最終成為自己的一根軟肋,施潔給大家都上了至關重要的一課,我們都希望別人拋棄一切來愛自己,可是卻是愛自己勝過一切,所以,說到底,我們都敗給了愛情本身。

  最天真爛漫的要數主人公鄭微,她美麗、聰明、執着、勇敢,幾乎具備言情小說、愛情電影中所有女主人公的優點,除了有那麼一點豌豆公主的任性和調皮,她幾乎是完美的,可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女孩子,先是被初戀拋棄、再是被陳孝正為了出國而拋棄,趙薇在導演這樣一部青春電影,無非是告訴我們,青春並不是偶像劇,她將原本可以圓滿的結局血肉淋淋地撕裂開,讓我們看到那個青春激情的年代,一段完滿的愛情未必就有美好的結局,美麗的豌豆公主可以挑剔一粒豌豆的瑕疵,但是同樣要面臨這個資源稀缺的大背景。所以,公主只存在童話中,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慘淡的現實和失血的愛情。影片中最精彩的片段是鄭微搶了校領導的北國之春,歡呼雀躍着高唱《紅日》,這種表白式的演唱多少帶有一定諷刺性,主持人的假民主、校領導的官本位習氣、陳孝正對愛情的恐慌、全校青年對自由的渴望,在那一刻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卻不幸被一句"命運總是顛沛流離"點出來,生活中的鄭微有讓人羨慕的職業,卻丟失了最初對愛情的信仰。

  最自信愛情本身的是阮莞,這個走路風一般婀娜的女孩子,美麗、聰慧、多情,人生的起點和終點都跌落在趙世永這顆錯棋上,暫且不說趙世永的懦弱、自私、無情,阮莞的錯誤不在於認識趙世永,而在於過分地自信自己對愛情的判斷,都以為這樣的長相廝守會換來花好月圓的結局,然而愛情本身的傷感已經掩埋了我們對於感情期盼的初衷,都是為了有那麼一個人不顧一切對我們好,可是誰有這樣飛蛾撲火、不顧一切的熱情?所以阮莞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死於非命,她的青春是不朽的,卻也是朽爛得最快的。

  電影本身還有很多那個年代的詬病,李文娟源於貧窮的世故、許開陽源於富裕的自負、小北源於卑微的自尊、張開源於自卑的暗戀、趙世永源於無能的懦弱、曾毓源於優越的自私......小北砸爛小賣部的那場戲幾乎可以說是砸碎了那個年代很多人的青春,升學、出國、就業,這些都是大學畢業的選擇,可是,很多時候,命運不是總在我們掌握之中,哪怕我們努力努力再努力,生命總有百分之一的誤差,甚至更多,偏離了我們設想的藍圖。

  總的來說,這部向青春致禮的電影還是可圈可點,有哭有笑,更多的時候,我們懷疑那個時候的感情是不是可以算是愛情,因為真正慘淡的事實是,陪伴我們青春的那個人或許只是人生舞台劇的一個配角,真正陪我們走完後半生的人,卻是燈火闌珊處一個即將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曾經相戀,而如今,看着那些老照片,再一起懷念吧。

  致青春豆瓣影評(二)

  近日聽說國產片《致青春》票房業績頗好,在當前文藝片市場萎靡,尤其是國產文藝片不敵進口大片的環境下,該片能夠取得這樣好的票房實屬難得。好友邀我寫一篇該片的影評,雖然本人不是專業人士,也非資深影迷,但還是購票觀影,也希望以此支持國產文藝片。

  《致青春》能夠取得較好的票房業績,尤其是在各路好萊塢大片的圍剿之下異軍突起,自然離不開市場的大環境。當今的80后成為社會中堅,大多已經成家立業,近些年來似乎懷念青春成為一種風氣。此外,在看膩了滿屏的電腦特技大片之後,難免想回歸一些純真。可以說,撇開電影本身的因素而言,就題材來說,《致青春》就佔了一點先機。畢竟懷念逝去青春,幾乎是80后是人人都有,而又不太好意思承認的情節。

  拍攝青春類的題材的影片不容易,之前有不少的電影和電視劇屬於該類題材,稚嫩,清純,這一類的詞彙似乎早已成為一些畫面映入了觀眾的腦海,因此要有新的建樹並非易事。該片仍然敘述的是青春的矛盾,剝開各種誇張搞笑的劇情,分明有能感覺到一點東西,是熟悉的又道不出東西,而並非是賺點感傷的淚水那麼簡單。這部影片,開始看的時候想笑,之後感覺越來越"抓人",劇中每個人的性格各異,但代表了現實中每個人的多個方面。

  影片開始的時候,影片出現的場景把大家都帶回了大學時代,橫幅,迎新的隊伍,社團招新,上課點名,還有宿捨生活。影片極盡誇張,把大學裡面的方方面面的情景以及矛盾濃縮在短短十來分鐘裡面。同樣的是劇中的人為,鄭微,阮莞給人的第一印象就開門見山的表明兩者的差異,但同時受到了男生的追求。在大學里最受歡迎的兩種女孩,一是莞這樣的女神,一是微這樣的活潑女孩。在阮莞的關心下,鄭微透露出了自己的感情:從小青梅竹馬的林靜。這時候畫面轉到了大家都熟悉的集市,錄取通知書在空中飛揚,林靜一次又一次的試圖抓住那張紙,然而通知書越飛越遠,這個場景美好又滑稽,而通知書更像是意味着年輕人的夢想,看似不經意,就飛走了,一次次的追尋,最後總是失之交臂,就像是劇情的一種暗示。

  影片的前半段是大學場景,幾乎所有的畫面都被調成對比強烈的暖色和冷色共存,就像年輕人特有的激情和青澀交織在一起。鏡頭的設計是本片的一個亮點,大量的鏡頭從窗子,鏡子移動到現實的人物,令人感到虛實交疊,融入其中。在很多視角下,光和影的表達烘托齣劇情該有的氣氛。無論是仰視的鏡頭裡面,鄭微拉着陳孝正的手在陽光下漫步校園,陽光灑在戀人的臉上,還是在雪地裡面兩人相偎的場景,都恰到好處。

  片中經常的出現人物數目較多,從而主要的配角也佔用不少的時間,鏡頭的切換速度較快,劇情非常緊湊。首先說一下陳孝正,陳孝正出身的家庭家教嚴格,他具有極強的自強自立的精神,生活有明確的目標,並為此不懈努力。剛開始他把鄭微推倒的那一幕,體現了他的偏執和不盡人情,在現實中基本不可能找到這樣的人,但這並不影響他在劇中的產生的作用。陳是一個帶有些悲情色彩的人物,生下來就被認為的設計好了生活和人生,他追求院長女兒,追求出國,不過是使自己盡量符合別人給他設定好的價值觀。但他或許從沒有想過自己喜歡什麼,需要什麼,而是被一個崇高的目標綁架,他不斷地在鄭微面前重複人生建樓理論,不過是一種怯懦的掩飾。不難理解,鄭微第一次在向陳表白的時候,陳失去理智,冷靜的常態,大罵一句神經病扭頭而走,令人驚愕。此時,陳孝正的內心可能第一次被觸動,但他手足無措,在他的信條中,沒有設定過這種情況的發生,但他絕對不能"離經叛道",於是就像是程序出錯一般,喊了句神經病,同時敷衍了鄭微和自己。因此這個看似是對鄭微發怒的鏡頭,不僅表達了他的偏執,也很好地表達了他的矛盾和轉變,是劇情發展的前奏。

  陳與鄭微之後的感情糾葛,前途選擇的矛盾,幾乎完全是意料之中。他始終不能擺脫家庭,社會帶來的影響。出人頭地的使命戰勝了他對鄭微真摯的感情。看到陳拿到簽證決定出國的一幕,相信觀眾都對其有幾分痛恨,但仔細想想,有誰能夠完全擺脫自身的家庭,經歷等等外界因素帶來的被動影響呢?外界的事物或多或少塑造人的性格,影響命運抉擇,每個人只是受到的深淺程度不同的影響罷了,而這並不是個人能控制的。陳孝正能在追名逐利中始終保持一份對鄭微的感情,已屬難得。他送給鄭微的生日禮物,帶鄭微去海洋館,還有多年後與鄭微的重逢等等,已說明了他是個重情的人。令人欣喜的是在多年後,他終於回歸到自己。

  阮莞是一位如同白玉一般的女孩。知性,美麗,似乎用的再多美好詞彙來形容她也不為過。阮莞對待任何人都溫柔體貼,加上自身的美貌,是所有男生心中只可遙望的女神。阮莞從始至終只愛過一個人,她用極其強大的內心和難以想象的毅力,容忍了男友的不忠和軟弱,維持了與男友多年的關係。阮莞是一個極度理想主義的人,為了忠貞的愛情什麼都不顧,可以飛蛾撲火。影片中的阮莞是個特別的女子,她還是一個聰明的人,比誰都聰明,似乎能夠化解各種遇到的問題,也明白自己不理性的感情,但卻始終沒法控制自己,得到了最悲慘的一個結局,令人唏噓。阮莞始終被愛情牽着走,毫無理由,也無法抗爭。旁人有千萬種理由認為趙世永不配做阮莞的對象,甚至就連趙世永出軌的女孩也這麼說,但在阮莞的人生中,她只有趙世永一個人。阮莞處事果斷,剛毅,然而把傷痛一次次留給自己,直到萬劫不復。阮莞堅強地處理了趙世永的出軌事件,只說了句"既往不咎,下不為例",就走上了火車。她在車廂中無奈的背影,躲在列車上獨自哭泣才表露出了她柔弱的一面。即便在結婚前夕,阮莞仍然念念不忘趙世永,在她告訴鄭微將和趙去看演唱會的時候,回憶起大學時期兩人喜愛的樂隊,臉上的表情一半是甜蜜一半是無奈。如此矛盾的一個人,無論是她的堅強和柔弱,都令觀眾心痛。阮莞在世的時候,付出了所有,卻沒有得到趙給與的一絲一毫。阮莞這樣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女子,走完一生靜靜的躺在墓地,留下唯美的悲傷。阮莞用生命和愛情為悲劇的美做了詮釋。

  再說下鄭微。鄭微是本片的女主角,一個典型的野蠻女友形象。我雖然喜歡阮莞這樣的女子,但更加欣賞鄭微。鄭微是個率真的人,幾乎從不掩飾自我。鄭微代表一種理想的青春形象,雖然刁蠻有餘嗎,但沒有世俗,一塵不染。鄭微從始至終都是主動的追求着,影片一開始就積極地考到林靜就讀大學所在的城市。得知舊的戀人出國,接着和陳孝正不打不相識,又愛上並追求陳孝正。她的舉動完全出人意料,拒絕許開陽,愛上陳孝正,都不需要找出什麼理由解釋。鄭微是個敢愛的人,雖然個性刁蠻,但能理解陳孝正,和陳孝正出現矛盾時候,一次次主動化解。她和陳孝正出身不同,性格有差異,有分歧的時候時常為陳孝正着想,這麼做只是想在陳孝正的生活中充當"一厘米的誤差"。最終陳孝正還是拋下鄭微出國深造,鄭微得知消息后質問陳孝正,也只是請求他"給一個理由"。這一幕把鄭微的內心完全表露:既保留自尊,又給對方一些理解。在阮莞出車禍后,鄭微對着阮莞冰冷的屍體喊出來的話,簡直就是喊出了所有人的感受。本片從始自終,鄭微始終忠於自己。最後她得知施潔的事情后,對林靜說出"我們都愛自己勝過愛愛情"。鄭微的形象在片中代表青春最理想最美好的一面,感動所有人。

  最後評論許開陽,張開,曾毓,林靜,朱小北。許開陽是一個富二代,性格驕縱,時刻都喜歡顯擺。曾毓是個副院長的女兒,曾毓有較好的家教,任何時候都不失風度,曾毓將出國的指標讓給陳孝正,理由雖然是惜才,但可以看出其中難免沒有拆散陳孝正和鄭微私心。最後曾毓沒有得到陳孝正,反而和許開陽在一起,出人意料,但細想來,確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林靜是鄭微的初戀,由於目睹鄭微的母親和自己的父親偷情,以及看到鄭微和陳孝正在一起而受到挫折。林靜是個隱忍的人,多年的隱忍改變了他的性格,最終在鄭微的影響下原諒自己的父親,應該說這是他的幸運。朱小北是個假小子,家境不好,因此格外自尊,在被人冤枉憤而砸了商店以後,離開了學校,多年後改頭換面成為培訓機構講師,卻在老同學面前也不承認自己身份,朱小北急劇的轉變表現了青春是一趟單程車,雖然目睹沿途壯麗優美的風景,但始終不可能回去。張開,是本片中相比而言最不起眼的角色,似乎大多數時候都是插科打諢,畢業后也是搞旁門左道。但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始終在心中隱藏了對阮莞的愛,甘願做配角。張開感到自卑,從沒想過自己能追求阮莞,但是在阮莞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她。張開的對阮莞的感情付出毫無所求,劇中他人付出感情或多或少企圖回報,只有他一個人不圖任何回報,也沒有想讓阮莞知道。劇中的張開是個卑微的人,最後放在阮莞墓前的滿天星卻成了片中震撼人心的一幕,看到這裡我從心裡感謝編劇。或許張開能夠使得很多人產生共鳴,想想自己年輕時候暗戀過的人,那時只能默默的看着,希望ta過得好,多年後回憶起來,仍然會淡淡的笑。影片中張開埋下的情節伏筆,是片中非常經典的地方,雨中的墓地,張開遞上的滿天星,使用另一種方式表達青春美好的一面,給所有人內心帶來安慰。

  本片是趙薇導演的首部作品。就批評而言,可以找到一些問題,比如片中較為誇張的表演和劇情,以及鄭微對陳孝正的感情毫無邏輯的轉變等等。這些幾乎是很多偶像劇,青春劇都普遍存在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導演用這些方法表達出了比以往的作品更深更廣的青春內涵。因此本人認為這些不必苛求這些問題,畢竟是2個多小時的電影。當前我們活在一個令人目眩的時代,感人的作品似乎越來越少。因此,很多人對於文藝片作品有所苛求,但我覺得,欣賞一些作品,不如暫時跳出條條框框,放下固有的執念,尋求一些直指內心的感動,就像青春,青澀一點又何妨。

  致青春豆瓣影評(三)

  說心裡話,我特喜歡《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個題目,於是帶着緬懷青春的敬意,希望能在電影里找回一些屬於那個時代的回憶。然而電影卻令我大失所望,我已經很少能在電影院里感覺到困意了。我知道這樣的評價會被自詡"小清新"的文藝青年們批得狗血噴頭,但當繁華落盡,電影下線時再去看豆瓣影評吧,排除了水軍的因素,才能真正看齣電影在觀眾心中的印象。

  離開青春的失落,懷念青春的主題,總會讓80后們增添一些對影片的關注。再加上狂轟濫炸的宣傳,網絡水軍的煽情與挑逗,主管部門的檔期調整,《致青春》不火都不行。不過,儘管如今的趙導敝帚自珍,在名利雙收的喜悅中浸淫,然而群眾的眼光卻總是雪亮的。

  用電影里的一句話來說,這也"太像國產電影了"。要我說,頂多就一電視劇題材,若真拍成電視劇,又要被說模仿《將愛情進行到底》了。陳芝麻爛穀子的煽情橋段,用老徐《夢想照進現實》中的話來說:"早就不稀地用了。"當然,趙導起點高,說什麼也不至於去拍電視劇--這種下里巴人的玩意兒怎算得上藝術,即便本小姐也是拍電視劇出身的。

  所以就拍電影唄。可是巧逃課遇上巧他媽--趕巧兒,我們80后還沒從《那些年》里緩過勁來,你就照着校園DV的路子又整了一個精裝版,就連女主的圓圓臉看起來也有些沈佳宜的模樣,讓我等文藝青年情何以堪。辛夷塢的原作本就是不入流的網絡小說,你能指望電影拍出怎樣的厚重感?我實在很納悶竟然會有人說原作才更震撼心靈,那我只能說你的心靈實在太容易被震撼了。

  比起本片,《那些年》里用了大量的篇幅寫主角們中學時的故事,因為那是青春的懵懂期。又用了相對較少的篇幅去寫大學生活,因為那是青春的綻放季。幾乎沒有提到畢業后的任何事情。畢竟我們所懷念的青春,應該大多是在讀書的時候吧。而《致青春》中卻用了很多時間在主角們工作后的事,非要為這部電影安排一個結局。這就好像《唐山大地震》不講如何抗震救災,卻在喋喋不休地寫一個家庭如何團聚,此時此刻,導演已經跑偏。

  而為什麼九把刀鏡頭下的高中生戀情如春草般清新,如初乳般甘醇,而趙導處女作卻味如嚼蠟,枯燥無味。這事你還真不能怪趙導,為什麼不拍高中卻拍大學?因為內地的中學生都沒有青春,也沒有辦法青春。你我都是過來人,心照不宣了。

  趙導的處女作,便像是一場盛大的模仿秀,將教室、宿舍、晚會上、葡萄架下等校園劇必備元素串了一串糖葫蘆,卻忘了裹糖。她沉浸在自我緬懷當中,卻忘了還有一種叫做靈魂的東西。

您正在瀏覽: 致青春豆瓣影評
網友評論
致青春豆瓣影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