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觀后感3篇

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觀后感3篇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觀后感3篇 標籤:春晚觀后感

  篇一: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觀后感

  今日,我用心看了一部名為“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的視頻。 看完后,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故事的主人公叫胡斌,小時候便有着很強烈的逆反心理,來自蘭州市的他。曾經是一個不好好學習,愛玩遊戲,整天打打殺殺甚至打罵父母的危險分子。由於家庭不和睦,父母經常吵架,打架,而且他從小就不聽話。上四年級時,經常要弄得學校不得安寧。在上課時,老師也只是希望他只要不影響他人學習睡覺都可以。他打架抽煙喝酒,經常曠課欺負老師,哪個學校都不要他。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令人認為不可就葯的人最後還是浪子回頭了,是什麼東西有這樣巨大的力量能使這樣一個人改頭換面呢,起初我也很好奇,帶着這種好奇心我靜靜地看完了胡斌對他這二十二年來的懺悔自述。細細品味胡斌所講,胡斌當時真的是屬於極度的懸在危險邊緣的學生。很小的時候就出去成天打仗,抽煙,上網。如果只有這些那還不算什麼,更甚的是他打罵父母,欺負老師,反正學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他都沒有。聽胡斌的講述有很多細節使人心酸和感動。他媽媽因為他的胡鬧實在沒辦法就把把胡斌送到姥姥家去上學,在姥姥家不好好上,被開除,就去爺爺家上,可是還是沒有好好上又被開除了,基本一個學期一個學校,總共被13所學校開除。

  胡斌不上學的年齡是十五歲,當時媽媽同意他不上學,他當時很高興,就這麼的,胡斌逐漸接觸到社會上的一些人,因此可以說他從小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家裡很多長輩很多也是社會上的人,他在當地名氣也是非常大的,吃喝玩從不給錢,也沒人敢要,白天吃喝玩,晚上和朋友結夥去打架,去砍,鬥毆。上私立學校時候看周潤發的電影影響挺大的,宿舍里就放古惑仔,宿舍里的人都愛看,覺得就應該這樣,多瀟洒整天打架多厲害,更可悲的是他們把打罵父母欺負老師當成光榮。

  曾經的胡斌,可以說是一個十足的“混子”,而今的他卻變成了一個眾人讚揚的“善者”。何故?是因為“物極必反”的原理么?我想不是。因為之前的他尚不足以冠上“極惡”。是因為那本《弟子規》?我想也不盡然。讀《弟子規》的人不在少數,僅此一本書應該沒有那麼大的威力。那到底是為什麼呢?我想應該有倆點:一是胡母堅持不懈的教導,所謂量變引發質變。二是那本《弟子規》觸動了胡斌在乎的東西,這就是突變點。以前的他一直認為“命運如此,無法改變”,《弟子規》則恰恰告訴他“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當然《弟子規》的作用也並不僅此,它可以教導你做人的準則,提升你的品德。正所謂“德行,德行”,就是要有德有行方可。只行而無德,那勢必與正道南轅北轍。這就好比開車一樣,你必須先知道方向,才能開始行駛。若是不知方向一味的亂開,那邊永遠到不了終點。胡斌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篇二: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觀后感

  看完胡斌講的自己被十三所學校開除后,在場所有觀看的人無不為胡斌的人生轉變而感嘆。感慨和感動的。他,一個二十二歲的小夥子,曾經的一個問題青少年,因為一位偉大的母親,因為一句話,因為一本書,從此那原本越來越迷茫的人生軌跡開始駛向光明之路。

  (一)一位母親:只要媽媽還在,我就不會放棄你!

  在改過自新之後,胡斌問道媽媽:“媽媽,您為什麼就相信我能改過來呢?”

  這位胡媽媽對兒子說:“媽媽是堅信你一定能改過來,但是我沒相信你能這麼快改過來,本來我給你制定了一個計劃,計劃是三十歲改過來,可沒想到你這麼快就覺悟了。”

  胡斌繼續追問道:“那我要是三十歲都沒改過來呢?”

  胡媽媽說:“三十歲若是沒改過來,那就四十歲,四十歲還沒有,那就五十歲……只要媽媽還在,我就不會放棄你!”

  之前的經歷對胡斌是坎坷的、辛酸的,但他也是幸運的,他有一個對自己從來都沒有放棄的母親。在他人生已經愈來愈墮落的時候,胡媽媽用她的耐心、智慧、寬容終於將已近懸崖邊境的兒子及時拉回來了。

  正如胡斌自己所說的,那是“感召”。有時候這種東西很神奇,它不是一種迷信,確是一種信仰。胡斌也有感於自己之前結交一些“哥們兒”,有的進了監獄,有的被槍斃了,有的躺在醫院裡,這些所謂的“哥們兒”其實都是不過十八九歲的孩子,他們有很多人是不幸的,因為他們中間有很多人的父母已經放棄了他們。也正是沒有得到一種正確的“感召”,這些孩子本來已經迷茫的人生變得就越加沒有方向。

  有人曾說,每個孩子都是上帝賜給父母的天使。這樣的天使也是脆弱的,很容易就會在寬廣的空中迷失方向,所幸的是偉大的父母會隨時張開他們溫暖的雙臂,等待已經飛累的天使回來。

  (二)一句話: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胡斌在看媽媽給他的一張光盤時聽到一句話:“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於是,懵懂的他就去詢問媽媽,媽媽告訴他,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而且,媽媽告訴胡斌,人的命運之所以可以改變是因為,人只要一叩首,也就是敢於承認之前犯下的過錯,就能夠改變自己。這位媽媽是聰慧的,她把中國的漢字“命”進行拆部首,給兒子講解“命”的蘊涵。

  以前,總聽着一句“浪子回頭金不換”,可見要想一個人迷途知返是何等難也?有時候,我總是猜測人是不是總要在某個瞬間驀然回首才頓悟一些簡單的東西,而之前卻始終不肯相信這些其實真的很純粹的事實。

  “慾望”,是慾望迷惑了人原本最初的純凈雙眼。胡斌說:“人的慾望是永遠不能被滿足的。”那是不是慾望就是一個壞東西呢?如果是,我們豈不是就要摒棄這種壞東西呢?這似乎又回歸到了中國莊子的“無為”思想。此時的我也不理解“慾望”。至少有一點是無爭議的,慾望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東西。

  有一次,我借閱了一本名為《莊子的智慧》的書。有個人看到后就對我說,他不喜歡莊子的“無為”,覺得對人有消極墮落的影響。我根本沒有任何準備地就拋出一句話:“人有時候還是需要莊子的‘無為’來凈化一下滿是慾望的心靈。”那時的我對莊子的“無為”沒有任何深層次的概念,也不明白人到底是要有什麼“為”。我想,世間凡夫俗子總是不可能全部悟儘先哲聖賢們的大智慧。也許,莊子的“無為”是為世人所誤解的。

  在物慾橫流的現實中,人總是很容易迷失自我。有時候,命運就這樣不小心被自己貼上自己定位的標籤。似乎,命運因此就被定格了。每個人都在選擇自己活着的方式,每種方式從來都不會有一個確切的標準來衡量,直到走到盡頭時,才會有所感觸。

  (三)一本書:《弟子規》

  胡斌,在演講中所談的人生感悟都與這本咱們老祖宗留給後人的《弟子規》有關。他說,他之前從來沒有聽過這本書,直到讀了這本書才發現原來很多為人做事的道理裡面都有,如果早些讀了這本書,之前就不會走那麼多彎路、受那麼多罪。

  我上大學之前也沒有接觸過這本書。中學的學習生涯對於我來說,有時候就像一場夢。我深刻體會過身為學生的那種落差感。有些人也許就一直沒心沒肺地耗着,有些人卻是一直鶴立雞群地驕傲着。分數和排名,就這樣成為一道無形的牆將學生們分成三六九等。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敏感的,可偏偏現實的社會就這樣早早地將一些功利理念輸入到學生的頭腦中,這個世界在告訴我們,學習的至高標準就是得到父母、老師甚至是其他親朋好友的讚賞,這是我們必須努力去實現的目標。

  上小學是為了上更重點的初中,上了重點初中就是為了上更重點的高中,讀重點高中就是朝着名牌重點大學前進,上了名牌重點大學之後就是考研考博,成為精英中的精英,然後就會有好的工作,好的生活,好的前途。從小到大,小孩兒們就是被大人長輩們灌輸着這樣的理念,長輩們也很辛苦,砸鍋賣鐵也要送孩子上大學。

  就是這樣的理念,我們的教育主流就是教給學生們最好的技能和技巧,考出更高的分數,拿到更高的排名。在這種體制下,確實成就了不少“強人”!

  “如果,我的爸爸媽媽不在了,我會恨死周圍的人,老師,校長……你們教我技術、技能,為什麼不教我道德?”胡斌在懺悔自己的過去時也在質問着。

  “三聚氰胺”、“地溝油”等事件,我們都知道,可還有人是否會想過,這樣的東西都是只有博士學位的人才造的出來的。是的,他們這些頭頂着光壞的知識精英們,就是咱們培育出來,在道德層次上表現得就是如此空白。

  “被十三所學校開除”,和胡斌這樣類似的情況,應該是目前每個問題少年的正常經歷。我不曉得,現在很多教務管理工作者,身為人師,是否秉記着老祖宗“有教無類”的道德。我目睹過身邊這樣的事實,很多教師為了“潔身自好”會及時“清除”問題學生,教師們擔心這樣的學生影響他們的班級,影響他們的年終考核。在我高一的時候,我們學校作為縣裡唯一所省重點高中正在抓學風建設,對於有不符學校校規的學生都給以嚴肅處理。我班裡有個男同學X,是寄宿在學校的外縣人,X是個很機靈聰明的男孩兒,他很擅長數學,為人也很風趣幽默。也許X遠離父母,沒人監護着,就開始放縱自己了,他學會去網吧通宵。終於有人打小報告,他被班主任抓住了。說實在,到現在我都一直瞧不起這個班主任,他把X開除了,還當著全班人的面正兒八經地說X是渣滓,似乎“殺一警百”。我依然清晰地記得X在回到教室收拾東西時那副表情,我看到的是一種不舍、是一種無奈。我想,如果為人師者通過一種思想的道德教育,而不是這種方式,X所感受的應該是真正的教訓。

  日本有部漫畫叫《Great Teacher Onizuka》(《偉大的老師鬼冢》),裡面的鬼冢英吉說了一句我很欣賞的話:“ 我確實是很笨,又愛惹是生非,也許真的不適合當老師,但是如果我是老師,我絕對不會讓我的學生做出會被人家罵人渣的行為。”這種簡單的為人師者的思想,其實就是最明白的道理。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我想,一個合格的“師者”首要的任務就是“道”。無論是學生,還是其他人,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可能因為一個人的一句話或者一本書,就此改變自己的命運。

  篇三: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觀后感

  被十三所學校開除的人一定很不簡單,這是這個題目給我的第一印象。故事的主人公叫胡斌,小時候便有着很強烈的逆反心理,來自蘭州市的他。曾經是一個不好好學習,愛玩遊戲,整天打打殺殺甚至打罵父母的危險分子。由於家庭不和睦,父母經常吵架,打架,而且他從小就不聽話。上四年級時,經常要弄得學校不得安寧。在上課時,老師也只是希望他只要不影響他人學習睡覺都可以。他打架抽煙喝酒,經常曠課欺負老師,哪個學校都不要他。這是看這個片子開始時老師告訴我們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令人認為不可就葯的人最後還是浪子回頭了,是什麼東西有這樣巨大的力量能使這樣一個人改頭換面呢,起初我也很好奇,帶着這種好奇心我靜靜地看完了胡斌對他這二十二年來的懺悔自述。細細品味胡斌所講,胡斌當時真的是屬於極度的懸在危險邊緣的學生。很小的時候就出去成天打仗,抽煙,上網。如果只有這些那還不算什麼,更甚的是他打罵父母,欺負老師,反正學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他都沒有。聽胡斌的講述有很多細節使人心酸和感動。他媽媽因為他的胡鬧實在沒辦法就把把胡斌送到姥姥家去上學,在姥姥家不好好上,被開除,就去爺爺家上,可是還是沒有好好上又被開除了,基本一個學期一個學校,總共被13所學校開除。

  胡斌不上學的年齡是十五歲,當時媽媽同意他不上學,他當時很高興,就這麼的,胡斌逐漸接觸到社會上的一些人,因此可以說他從小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家裡很多長輩很多也是社會上的人,他在當地名氣也是非常大的,吃喝玩從不給錢,也沒人敢要,白天吃喝玩,晚上和朋友結夥去打架,去砍,鬥毆。上私立學校時候看周潤發的電影影響挺大的,宿舍里就放古惑仔,宿舍里的人都愛看,覺得就應該這樣,多瀟洒整天打架多厲害,更可悲的是他們把打罵父母欺負老師當成光榮。“你敢打你的爸爸媽媽嗎?你敢欺負老師嗎?”胡斌如是說。

  浪子回頭的胡斌說完這些給在場的父母、親人、老師深深的鞠了一躬。這一鞠躬包含着多少父母親人的心酸的眼淚啊。胡斌還講述他因為網癮被網絡毒害,身心受到嚴重損傷,後來出事了,一個整天和他混的朋友死了,19歲。媽媽知道后就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先離開蘭州,到北京。她給我一些學費讓胡斌在北京學習,但胡斌一到北京就把錢揮霍了,沒辦法他就到一個姐姐開的酒店打工,但還是特別傲慢,想去就去不去就不去,最後弄得很難堪,最後就走了。他玩遊戲的狀態更是嚇人,電腦旁邊就放一台冰箱,餓了就吃,飽了繼續玩,就這樣一玩就是連續幾天不動。就因為這樣導致他後來走路都走不穩。

  機緣巧合,胡斌的媽媽答應只要他看完弟子規就就給他回北京的路費,胡斌一看到這個弟子規的片子就好像終於找到歸屬一樣,一看就是三天三夜,就僅僅這麼幾天,胡斌的人生徹底改變了,他終於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義,但是他還是將信將疑,但胡斌的媽媽非常有智慧,她讓胡斌去敬老院做義工,幾個月過去了,收穫終於來了

  胡斌發現做一個好人同樣也能受人尊敬,同樣也能找到工作。就這樣胡斌開始了他的傳統教育之路……

  其實這個故事很讓人受啟發,處境再不好只要信念不倒就有希望,就像胡斌的媽媽,二十二年來胡斌的媽媽從來都沒放棄過胡斌,這才造就了胡斌的浪子回頭。時間是使人成熟的很有作用的東西,但對不同的人,他或長或短,或崎嶇,或坎坷。如果早點讓胡斌看到這個片子未必能夠打動他。因為畢竟他還是漸漸的因長大而成熟,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因為他喜歡的事都在他很小時候都享受過了,遇到弟子規便如魚得水,找到了自己真正尋找的東西。弟子規真的很強大,傳統教育也真的很重要,它能改變一個人……

您正在瀏覽: 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觀后感3篇
網友評論
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觀后感3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