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生於1968年》觀后感

《生於1968年》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生於1968年》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生於1968年》觀后感

  我覺得《生於1968年》這部電影的內容是最為豐富的,我對此的感悟也比較大,就說說我對這部影片的了解和見解吧。

  1960年代的法國學生深受中國毛澤東,文化大革命精神及古巴格瓦拉革命的影響,當時的法國大學生人數激增,而整個法國大學的硬體設備卻趕不上學生人數的增加,因此教學品質也非常低落。又由於經濟情況不好,失業人數多達50萬,青年學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威脅。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尖銳,1968年5月在巴黎爆發並波及全國的“五月風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讀於巴黎大學的卡特琳娜、伊夫、埃爾維和幾個朋友在洛特省一座廢棄的農場安頓了下來,希望過上集體的烏托邦生活。但由於對自由的渴求的要求不同,一些人不得不離開,去追求他們所認為的自由,而卡特琳娜卻一直堅守她的理想,或許可能是因為她有孩子在身邊的原因吧,她選擇了留下來。1989年,卡特琳娜和伊夫的孩子們成年了,艾滋病流行,他們又面臨的不同的世界,但一樣渴望自由,追求自己的自由。

  對於卡特琳娜等人建立集體的理想人民公社一事,我覺得是不現實的,不過是個不錯的嘗試。正如他們剛想要建立時的想法是建立一個沒有老闆、沒有階級、沒有合同、沒有道德限制、沒有禁忌、沒有法律的烏托邦生活,但他們也提到他們得到附近謀點活乾和耕種土地,而他們是一群出生於1944年到1950年之間,從未經歷過飢餓與貧困的人,然後就為了的理想自由生活而走到與自己生活迥然不同的農村生活,後來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不適應和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矛盾而思想產生動搖,最後還是選擇了離開。(一位是覺得有些人無所事事,而自己很忙,選擇了離開。一位說是渴望混泥土而選擇了離開。)一部分學生是通過“五月革命”來改變生活中不民主的事件,而本影片的主角是選擇了離開所處的社會,力圖創造理想的烏托邦生活,理想總歸理想,是很難達到的。處於當時社會形勢看來,他們的公社更像是一個臨時避難所,是不可能靠幾個空而大的美好理想就可以建立起來的,註定是會失敗的。

您正在瀏覽: 《生於1968年》觀后感
網友評論
《生於1968年》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