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設計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標誌設計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標誌設計教學反思
《設計標誌》是初中六年級第三單元《校園的春天》活動一的內容,是設計應用類型的課題。通過學習有關的設計知識和理解設計藝術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引導學生欣賞、認識、了解並嘗試設計的內容。是知識性與應用性相結合、提高審美能力與掌握基本技能相結合的典型課題。其中既有對中外優秀標誌設計作品的欣賞,又有對標誌作品的設計思維和方法的剖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較強的觀察與比較能力,結合預習,能有意識的收集尋找各種標誌,並通過認識初步了解標誌。聯繫實際生活,對理解本課學習內容已有較豐富的學習基礎。
在準備這節課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有更直觀的感性認識,我收集了大量中外優秀的標誌設計精品作為課堂範例,以使之能準確表達教材內容。但在第一次試講之後發現了一些問題:所選用的範例與學生生活較接近的的優秀標誌設計數量偏少,課堂上學生們明顯表現出對標誌了解信心不足。針對這種情況,我對本課的教學內容和結構進行了調整,突出強調了幾個環節:為了突出標誌的世界語言性,選擇國內優秀標誌設計作品(如:奧林匹克標誌、寶馬車標誌、中國鐵路路徽和北京奧運會標誌等),並作重點分析,使學生在欣賞之餘增強民族自豪感;選擇國內着名品牌的標誌設計作品(如:中國李寧標誌等),選擇接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標誌(如商業標誌中麥當勞、肯德基等食品標誌)使學生在親切之餘,又多了一份對家鄉的熱愛;選擇教師自己的設計作品為範例(如:音樂會標誌等),來講述標誌的設計思維和製作過程,使學生增強內容的理解,切實感受到設計就在自己身邊。同時,鼓勵學生有創意的選擇不同形式表現,並在嘗試合作練習中,加入了草稿設計的交流與選擇,讓學生明白設計的嚴謹性,恰當的加入德育內容,使本課教育目的上提高了一個層次。
這節《設計標誌》課本着知識性實用性相結合、提高審美能力與掌握基本技能相結合的原則,在課堂結構設置上採用了環環相扣的方式。通過介紹標誌設計的基本知識(包括標誌的概念、類別、設計的基本原則和藝術表現手法),分析重點設計作品,強化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分析標誌設計的思維過程和方式等環節,使學生達到在一課中既要學習知識又能使用知識的教學目的。在本課中,結構設置體現了較好連貫性和完整性,使整節課脈絡清晰、層層展開、一氣呵成,學生的適時參與,這些成為本課比較成功的一個方面。這樣的結構設置,使課堂教學內容比較豐富,但同時也限制了學生自由思維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的內在創造力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示,這也成為本課的不足之處。
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本課的又一大特點。利用白板編製課件並使用大屏幕展示作品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確有優勢:信息量大,學生參與教學時間多,單位時間展示作品數量多、效果好。通過欣賞大量的範例作品,加強學生直觀感受和感性認識(本節課為學生展示和分析了二十餘件設計作品,這在傳統教學手段中是很難做到的);在分析作品的設計思維過程和動態演示上,能夠很多和促進和激發學生思維,增強對作品的深層次理解(比如對教師自己設計的音樂會標誌設計是的思維過程、分析和演示就很直觀的說明問題);此外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多媒體視聽效果,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強化教學效果起了明顯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幾點突出感受。當然在對課堂的把握、教學語言的運用以及在師生交流方面都有值得注意和商榷的地方,但經過細緻、周密的備課和課堂上的大膽嘗試之後,這一課將對我以後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對教學規律的總結和把握都有很大益處。
篇二:標誌設計教學反思
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課堂既活潑又生動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課改后,初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增加文化內涵,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脫離學生日常生活,這種學習觀念不僅很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在新課改下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我總結了自己在上《標誌設計》時課時的一些優缺點,做如下反思:
一、反思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這堂課教學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以學生感興趣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標誌入手,引入主題,突出課中的知識點,背景音樂導入激發興趣,體驗情景教學之樂。來達到以“趣”入題、引路,以“美”入情、入境。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教學過程之中,為深挖教材中的想象因素作出了鋪墊;為學生的想象和創造提供了催化和嚮導。喚醒學生帶着豐富的感情色彩參與標誌設計的學習活動之中。雖然實際的教學效果和備課的設想有一些差距,例如備課時我預計講10分鐘,後面全部留給學生,但課上學生對前面基礎性知識反映的沒有預想的好,所以即使調整到了17分鐘,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習、交流、創作中得到較大的發揮做好鋪墊。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最大的震撼,進而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人文精神。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主體意識,激勵學生大膽創新。學生是創造的主體,又是活動評價的主體。正如“教育的使命是使人變得更自由、更有創造力”,在為自己班級設計設計標誌時,學生設計的就很大膽,有特色,並且效果很好。這樣的設計給學生鬆了綁,任想象馳騁、任情感激蕩。學生的主體參與、情感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開放、多元的評價作品,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表現自我的平台。
2、我在上課的時候 比較重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錄像 範例畫,甚至名言,或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
3、在課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換,拉近師生距離,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
4、做合理的評價,獲得學生的信賴。學生總是希望得到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极參与的態度表示讚賞並做出合理的評價
5、教育機智上的處理得當,如即將結束課程的時候,一名學生還要到前面說說自己的作品,我沒有因為時間問題而拒絕他等。
6、在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班級特色,誇誇我們的班集體時,同學們體現了極大熱情,因為在學生眼裡從來都是得到老師的誇獎和表揚,這一次由自己對同學對班級特色和優點進行列舉和誇讚。這一環節的設計極大地激勵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激發了學生為自己班級設計標誌的熱情。
二、反思不足之處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雖然時間不夠,但是做為教師的我,沒有能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培養他們的綜合思維能力,知識沒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術領域裡傳輸知識,所以以後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識,以滿足課堂的需要。
2、學生活動時間相對不足,和預設有一定的差距,
3、在標誌設計方面學生們對美術形式多樣性表現、美術材料的運用等方面還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困難,不能將自己的一些很好的創作想法通過作品準確的表現出來。在這些方面,今後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應多加指導和訓練。
4、過高的估計孩子們地理解能力,使得孩子沒有很快的完成我的設想。這樣時間上出現了前松后緊的情況。對製作班級標誌,我的要求還應該再具體些,強調標誌的特點,它與我們平時繪畫是有區別的。
5、學生在自行設計時,我想設計成三四人共同完成一個作品的創作效果這樣會更理想。這樣不但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也會讓孩子們真正體會到班級標誌的含義——代表大家的意願。
6、其實我知道每一堂美術課生成的東西遠遠比預設的要多的多,在課堂生成時把握的不夠即使、不夠理想。
7、教學語言有待於進一步簡練和提高。
三、反思改進措施和教學感悟
1、 對待本節課的不足之處,總結起來還是教學經驗的缺乏、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不夠和對新課程標準把握不好導致的,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積極的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多研究課標,多和學生接觸、多聽友經驗老師的課、多參與各種教學活動、並且及時的總結反思,假以時日我想我會解決以上不足之處的。
2、通過本課我更加堅信美術課堂的生成比預設要多,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一個思維的個體對於美的理解是 不一樣的,有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個蒙娜麗莎,美術教學,從一個主題到作品出爐,可以千人一面也可以千差萬別精彩紛呈。《美術課程標準》指出,“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所以,開始我設想,課前設定越多,課上學生的自由空間也許就越小。教師不要急於教給學生什麼,也不要滿足於教給學生什麼。重要的是,要不斷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廣闊發展時空。可事實上,並沒有我想象的那樣簡單,我特別關注的來自學生自身的“突如其來”的內容並未折射出太多的智慧光芒。我分析是這樣的:
1、我認為教學亮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不曾“預設”,突如其來。由於教師沒有彈性“預設”,沒有為這些“可能”和“不確定”的發生留下了足夠的時空、足夠的思想和智慧的準備,所以當這些“可能”和“不確定性”發生時,顯得驚慌失措,亂了方寸。
2、企圖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自我實現發掘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教學的生髮點,過分相信學生自我生成能力,結果輪番的信息轟炸讓學生“狼吞虎咽”,造成“面面俱到,等於不到”的局面,以至於喪失美術課特點。
3、面對不可捉摸,虛無飄緲的生成智慧,我唯有不斷的增加自己的知識量、課堂實踐、在自主學習和教學目標達成之間找到平衡。我相信精彩,在預設和生成平衡之處!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反思
篇三:標誌設計教學反思
《標誌設計》是人美版七年級 14 冊的設計應用課,全課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標誌作品欣賞,一部分是標誌設計方法以及如何將標誌設計應用到生活中。我這課主要針對設計部分而定,要求學生了解和掌握標誌的特徵p表現形式並能自我設計標誌手稿。整個過程可以歸結為“初探知識——提出懸念——解決懸念——運用方法——展示作品”我主要通過兩次的練習掌握設計標誌的方法。
雖然在教材中已經有了很多標誌圖片的展示,但是學生年紀小,生活閱歷較少,難以從教材上獲得深入的感受和思考,對於標誌的表現形式,設計方法等方面還不能主動的建構知識。為此,在課中我收集了大量與學生較接近的標誌,課本知識便不再孤立,而是立馬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發生串聯,激活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 . 在試教中發現學生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在尋找大量的關於標誌設計的知識內容時,不查不知道一查就感覺無從下手,關於標誌設計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就標誌的設計方法就有很多種劃分,有具像表現,抽象表現,意象表現等,這三種表現形式還可以細的劃分,還有標誌色彩的含義也是一個很龐大的知識塊,如果要講透,單單色彩就可以講上一節課,面對那麼多的問題,要在一堂課中講解清楚,還要能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實在是很難把課堂設計好,在期間我進行了很多次的嘗試,為了能使學生更加容易的掌握設計的方法,我在課的安排上把標誌的基本要素,滲透到奧運的例子中來分析,節省了時間又達到了要求,而這課我主要側重的是講解設計的方法,相對色彩上就不做大的要求,畢竟七年級的學生在小學中已經學習過色彩的搭配了,如果什麼都要講清楚的話時間上就不容易安排了,講解起來也比較的粗糙了。
這課主要的亮點是在學生的作業設計上,一般的美術課往往在是分析講解方法後學生再練習的,而我設計了兩次學生的練習來展開,在剛開始的時候先讓學生嘗試來設計,有很多學生感覺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來設計,有的學生心裡感覺有設計的對象了,但是在設計中不知道怎麼來概括提煉,進過嘗試面對困難后在來分析和介紹設計的方法,學生的興趣調動了起來,學生的目的更加明確了,有淺到深,這種方法很有效,我發現在後面的練習中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能設計出理想的標誌來 , 比單單講方法后直接練習的效果好的多。
雖然,從學生的作品來看,基本是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但是期間還是存在一些不足,還需要我不斷的去思考和改進。特別在作業的展示上還有待加強 , 在這課中由於時間的關係展示作品時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間的互相評價沒有充分的展示出來 , 如果能把作品全部粘在黑板上展示下 , 再進行評價 , 學生的感知會更加的明顯 .
一堂課的時間是短暫的,但通過教學,值得自己去挖掘和思考的地方還很多,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學習和思考,俗話說得好 “教學同長,學無止境” 立足課前精心備課,課後認真整理、分析和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努力,必然有所收穫。
相關範文
- ·設計生活標誌教學反思
- ·提袋的設計教學反思
- ·欣賞設計教學反思
- ·綵球的設計教學反思
- ·平面設計教學反思
- ·杯子的設計教學反思
- ·圖案設計教學反思
- ·舞台設計教學反思
- ·頭飾設計教學反思
- ·椅子設計教學反思
- ·會計教學反思
- ·四年級統計教學反思
- ·關於對“3c”認證標誌使用和管理的有
- ·“中點四邊形”教學設計 教
- ·設計運動場教學反思
- ·廣告設計中色彩構成的教學反思
- ·玩具設計師教學反思
- ·設計活動方案教學反思
- ·假如我是汽車設計師教學反思
- ·世界形象設計師的忠告:你的形象設計價
- ·工業設計設計專業個人簡歷
- ·整體形象設計大賽色彩/風格設計項目規
- ·對教學反思的“反思”
- ·兩次英語教學設計的對比與反思
- ·英語教學設計與反思
- ·《摩擦力》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 ·教學反思:教學方式
- ·讀《有效教學》教學反思
- ·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四步”走教學反思
- ·高二上學期英語教學反思
- ·聽小學高段英語寫作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