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師恩難忘教學反思

  《師恩難忘》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根據我國當代着名鄉土文學作家劉紹棠先生的作品《老師領進門》改寫的。內容淺顯易懂,語句平白。在劉先生的悠悠回憶中,愛講故事、善講故事的田老師的形象便悄然立在我們面前。課文通過對田老師“故事法”教學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尊敬與感激之情。怎麼才能把作者對老師的“感念”之情也播撒給我的孩子們呢?我做了這樣幾點。

  一、緊扣課題、引發問題。

  教學》一開始,我就緊扣“師恩”,讓學生來回憶教過他們的老師,談談其中一位老師對自己的恩情。引入課題后,就讓學生針對課題提問。學生一下子疑問迭起:誰對誰師恩難忘?為什麼難忘?難忘什麼?老師的恩情是什麼?……從問題上分析,學生不僅需要知道一些表面上的知識,還渴望明白更深一層次的課文,挖掘文章的內涵。這正是作為一個中年級學生所應具備的問題意識。課中,我又引導提問:田老師的課講得怎麼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田老師的課對我有什麼影響?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也表達了“我”對恩師的感激之情?我認為,這樣的交流,不僅能激活學生生活中的鮮活的“情感因子”,也可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作家筆下流淌的溫馨情感,所表達的不是一種普通的感情,而是一種深深的感恩情懷。

  二、把握整體,抓住重點。

  在三讀課文後,學生已經知道了文章的脈絡,這是我抓住時機,及時引導學生梳理課文內容,反覆朗讀4—7自然段,讓學生真正明白作者的那份情意來自何處。學生在充分朗讀田老師用詩歌改編的故事之後,要求學生娓娓動聽地把故事講給大家聽。其他學生邊聽邊想,看看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然後進行交流。這樣,學生不但了解了這首詩的每句話的意思,更能體會到田老師把詩句變成故事,來解釋詩意給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也在誦讀中、評議中、交流中自然理解了“娓娓道來”、“身臨其境”這兩個詞語,內化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合理想象、感念師恩。

  作者對老師的這份感念來自於田老師教學設計的獨具匠心,來自於幾年如一日的諄諄教誨,來自於田老師對學生們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來自於田老師對學生的深深的愛。因此我在學生講故事後,讓學生再讀課文,想象田老師是怎麼備課的?學生讀文後知道了當時的教學環境:田老師是複式班教學,一到四年級都是他一個人教。每一個年級他都這樣用心教導。而且一教就教了40年。讓學生算一算,一個年級假如有40名學生,四個年級多少學生?40年又是多少學生?學生對田老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這是再回到老師的話——“無心插柳柳成蔭”上,學生自然明白田老師是對每一個學生都在插柳,這更了不起。那麼,作者所感念的,不僅僅是老師對“我”的培養,還有老師對每個孩子的培養。在結合人的壽命,就不難理解40年對一個人是多麼的寶貴啊!而田老師為他的學生們,不圖回報的付出了四十年,太不易了!至此,學生也就不難理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了。

  篇二:師恩難忘教學反思

  《師恩難忘》是根據我國當代着名鄉土文學作家劉紹棠先生的作品《老師領進門》改寫的。內容淺顯易懂,語句平白。課文通過對田老師“故事法”教學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尊敬與感激之情。

  教學一開始,我就緊扣“師恩”,讓學生來回憶教過他們的老師,談談其中一位老師對自己的恩情。引入課題后,就讓學生針對課題提問。課中,我又引導提問:田老師的課講得怎麼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田老師的課對我有什麼影響?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也表達了“我”對恩師的感激之情?我認為,這樣的交流,不僅能激活學生生活中的鮮活的“情感因子”,也可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作家筆下流淌的溫馨情感,所表達的不是一種普通的感情,而是一種深深的感恩情懷。

  在三讀課文後,學生已經知道了文章的脈絡,這時我抓住時機,讓學生感悟作者的那份情意來自何處?學生在充分朗讀後,進行交流。學生在朗讀中,交流感悟。這樣,學生不但培養了概括能力,還體會到作者對老師的感激,思念之情。

  不足之處:雖然我創設很多情境,來激發引導學生,但是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有待於提高,教學方法也有待於改進。

  篇三:師恩難忘教學反思

  《師恩難忘》(蘇教版第九冊)是我們五年級第一篇課文,放在首位,也許是為了契合“教師節”這一主題。今天教完,以前也教過,腦海中總覺得有個問題纏繞:田老師只是成千上萬鄉村教師中的一位,從文中17歲就教書來看,估計還是位代課教師。這樣一位籍籍無名淹沒於鄉村的老師,他的獨特之處在哪裡?他的課堂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

  田老師的課堂有一個絕招——講故事,從今天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來看,講故事絕對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教學方式。但課堂上講故事的老師很多,往往會跑出課堂講些與教學無用的東西而浪費了寶貴的40分鐘。田老師講的故事為何能產生如此神奇的效果呢?

  細讀全文,感覺田老師雖然不懂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深奧的教育學知識,但他用樸實的行動實踐了當代甚為流行的教學理念——以人為本,目中有人。

  田老師會講故事,善講故事,而且講出了特色:

  1、吸引人:

  他的課堂的確能吸引學生,從課文第6小結可見驗證:“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獃,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課文中也用了三個詞語“娓娓道來”、“引人入勝”、“身臨其境”來形容。這樣的課堂,上到如此境界,很少見到,讓我自嘆不如,至少我教書近20年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令人嚮往的情景,哪怕是一次。

  2、教育人:

  簡單的一首教學十個簡單數字的小詩,田老師就能編織成這麼富有趣情節生動的故事。十個數字毫無邏輯上的關係,卻能整合成一個情節緊湊貼近學生生活讓他們倍感親切的故事,且在故事中巧妙蘊含著育人的道理:好東西不能獨享應與人分享,不要攀折花枝愛護花草等。這樣的教學不正應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道理嗎?正如課文中所說“有如春雨點點,滋潤着我。”

  3、影響人:

  田老師的厲害之處在於堂堂課有故事,堂堂精彩,這很難做到。“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那裡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上千個故事,那是怎樣一個驚人的概念?田老師的肚子里應裝有多少貨色才能做到?我們可以想象,身處“有故事”的課堂上,對於學生的影響有多大,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堂課,一位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終生的。

  劉紹棠被譽為“神童作家”,據說八歲時就能改一幅對聯,把劉墉作對乾隆題通州上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下聯“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改為“金運河銀運河金銀運河運金銀”。13歲就發表作品等等,這些除了自身的聰慧和田文傑老師的啟蒙也是有關係的。

  這位有“故事”的田老師,如果放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他能評為特級教師嗎?

您正在瀏覽: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