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替換教學反思

替換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替換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替換教學反思

  策略課的教學並不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而應以“培養學生的策略意識”為主要目標。設計的數學問題應服務於策略的需要,彰顯策略的必要性;學生應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實踐,完整地經歷策略的形成過程逐步把握策略的基本特徵;並通過回顧、反思,體驗策略的獨特價值,提升學生的數學思想。

  1、精彩導入,激發興趣

  學生的學習慾望是否能調動,與課始教師導入有直接聯繫。賞心悅目的家鄉風景圖和悅耳動聽的《夢水鄉》有機契合的視頻引入,一下子煥發了學生的熱情,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成功地將學生帶入了課堂,為課堂上有效學習活動奠定基礎。

  2、創設情境,主動參與

  “購門票”的情境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來,貼切、熟悉。整節課以“旅遊購票”活動為契機,利用家鄉旅遊景區風景圖有機地將多條數學題串聯一體,整合了整節課的情境,避免了多情境的干擾,引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讓學生在濃濃的生活氣息中自主地探索研究,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情感”與“認知”達到了有機地融合。

  3、一題多變,加強比較

  250元購買5張學生票——500元購買5張教師票——240元購買4張學生票和1張教師票,比較使學生感受到複雜的問題所在,找尋到變簡單的關鍵——替換,體現了替換策略的必要性。

  把教師票替換成學生票,把學生票替換成教師票,兩種替換方式的對比,明白了替換的目的——將不同的替換成相同的,方便解決問題。

  “倍數關係”變化成“相差關係”,兩題的比較加深了“替換”策略中“倍數關係”“相差關係”在替換過程中的異同,完成知識的自主建構。

  4、搭建台階,化解難點

  本節課相差關係的替換是難點。數學知識之間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前者不清,後者不繼”,新知往往都是在舊知的基礎上有機地“生長”出來,因而搭建層層遞進的台階尤其重要。(1)緊扣“總價÷數量=單價”入手,使學生回顧“平均分”的含義。(2)兩種門票單價不同,不好平均分,引發困惑,聯繫舊知進而想起“替換”,將不同轉換成相同,解決實際問題。(3)兩個之間量的倍數關係問題,學生以前接觸過,因而比較好理解“替換”;相差關係的兩個量之間的“替換”,學生受“倍數關係——一換幾或幾換一”的影響無從下手,啟發“如果5張全是相同的票,就好辦了”,“一張教師票換一張學生票會怎樣?”喚醒生活經驗,繼而在交流中,相互啟發、相互協作、相互補充,讓學生明確相差關係也可以替換,更透徹地理解了替換策略的必要性及價值!(4)倍數關係和相差關係的進一步比較……如此,拾階而上,重點突出了,難點化解了。

  5、追問反思,強化意識

  替換過程中追問“你怎麼想到替換的?”“這樣替換有什麼好處?”“為什麼替換?”引發了學生的深層次思索,體會“替換”策略的必要性。替換后,引導學生對過程進行回顧、反思。如此的追問,不僅幫助學生從舊知衍生出新知,而且有利於學生學習策略的形成,重點是感受了策略的獨特價值。

  篇二:替換教學反思

  替換作為一種思想方法,對學生的思維發展很有好處。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讓學生掌握用替換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的方法;弄清在有差數關係的問題中替換后總量發生的變化。反思本節課教學中自己較為滿意是:

  1、創設情境感知策略

  在課前我通過播放《曹沖稱象》的動畫圖片並讓學生說說曹沖是用什麼辦法稱出大象?然後指出:曹沖用相同重量的石頭代替大象的重量,這就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替換,今天我們就利用這種辦法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而引出新課。生動有趣的動畫場景加上耳熟能詳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進一步探索新知的慾望。且通過故事讓學生初步感知替換策略及其它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再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對比教學發展思維。

  本節課我進行了兩次比較。第一次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學生採用了兩種替換策略,一種是把大杯替換成小杯,另一種是把小杯替換成大杯。我讓學生思考: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都是把兩種量替換成一種量,從而揭示了替換的目的在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第二次對比是在倍數關係和差數關係的替換的對比,通過對比使學生明晰:倍數關係替換后總量不變,而差數關係替換后總量發生了變化,從而能在更高的層面上把握替換策略的要領。

  3、注意差異重點教學。

  替換的策略——尤其是相差問題的替換,學生儘管知道替換的方法,但對於替換后總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不少學生模糊不清,學生之間的差異較大。如何協調這種差異,一是藉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動態的演示讓學生明白替換前後的變化,一是給學生時間和鼓勵。在教學中我發現把6個小杯替換成6個大杯總量增加6個20毫升,有的學生不甚理解,動畫的演示能幫助學生理解,但對一小部分孩子還是存在困難,讓學生分別從圖中指出原來的橙汁和還需增加的橙汁,能促進更多學生的理解。我們只有本着承認差異,尊重學生的態度才能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才是真正的以生為本。

  3、多種策略綜合運用

  新課程標準指出:努力使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畫圖把替換的過程表示出來。並且在檢驗后我提出“回顧一下,剛才這個問題有什麼特點,我們是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你覺得哪些步驟是解題關鍵?”引導學生既感受到用替換的策略可以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又讓學生感受到面對一個問題有時會有多種策略的綜合運用。

  通過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教學,使我更加明白了“數學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數學的學習,對學生來說,能使其終身受用的,絕不僅僅是知識,數學思想方法的獲得是更重要的。

  篇三:替換教學反思

  解決問題的策略可以理解為解決問題時的計策與謀略。“策略”根據意義解釋,就是根據形勢發展而制定的行動方針和鬥爭方式,講究鬥爭藝術,注意方式方法。(引自《現代漢語詞典》第438頁)。那麼,應用到解決數學問題,就是根據數學問題的發展而制定的解題的方式、方法。

  在《數學課程標準》的目標體系中有提出“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所以,在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一學習領域裡,學生從四年級上冊開始,每個學期都學習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最初的畫圖、列表到一一列舉、倒推到現在的替換。“解決問題的策略---替換”,如何去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領會“替換”的策略,初步學會運用“替換”策略的意識去分析數量關係,確定“替換”的思路,並運用這種策略意識去有效地解決問題。

  我在教學“替換”的策略時,大致的教學思路就是圍繞課本上的兩個類型的題目,逐一展開。

  在新課的引入環節,我是以曹沖稱象的圖片介入,通過學生自己講這個故事,得出曹沖把一頭大象替換成了許多的石頭,緊接着問“我們說曹沖稱象,那麼曹沖有去直接稱量大象的重量嗎?”“沒有。”“那他是怎麼做的呢?”“把大象替換成了石頭,而石頭的重量等於大象的重量”通過一連串的問題,引入替換“策略”,揭示課題。耳熟能詳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進一步探索新知的慾望。且通過故事讓學生初步感知替換策略及其它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再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此外,我還特地的安排了兩個複習鋪墊題:(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個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滿,每個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個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滿,每個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這兩道題看似很簡單,但這是解決後面複雜問題的根基,因為後面的問題,最後的落腳點就是使用“替換”策略化歸到這個簡單的問題上,即只有知道總容量和相同杯數的基礎上,才能求出每杯的容量。這為學生的思維奠定了方向。

  在例題素材的選擇上,我堅持立足課本,直接採用課本中說的杯中裝飲料的內容。學生讀題之後,“那麼還能像剛才一樣用果汁總量去除以杯子總數,用720÷(6+1),可以這樣計算嗎?”“不能。”讓學生先在小組裡討論: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此時讓學生拿出課前給的紙張,上面畫有一個大杯和六個小杯。同時我順勢引導學生,在黑板上出示事先準備好的一個大杯和六個小杯的卡片使學生一目了然。也為學生尋求解題策略、成功解決問題提供了直觀的基礎。因為學生的思維活動是以直觀見長的,六年級也一樣,特別是一些學困生,更是如此,給他們一些提示,就容易自主地去尋求解題的方向和策略。

  教學過程轉入自主獨立嘗試、合作交流彙報的環節。讓學生紙上畫一畫。然後看圖嘗試思考,並在直接在紙上解答,以便照顧全體學生。在交流彙報的時候,先展示學會上的做法:

  小杯:720÷(3+6)=80(毫升)

  大杯:80×3=240(毫升)

  接着,引導學生說說思考過程,重點講清3+6中的3是怎麼來的?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為這裡的3是替換的結果。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上台操作教具,操作起來很簡單,又很有效,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明白替換的技巧。

  除此之外,還展示了另一種替換的方法,即把小杯替換成大杯,交流過程基本同上。最後,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採用的策略,對替換的基本方法進行了相應的提煉,並着重討論“為什麼要替換”這個問題,讓學生對替換策略的應用方法進行主動反思、歸納。了解“替換”的依據,掌握“怎樣替換”,理解“替換之後怎麼樣?”

  解答完例題之後,要求學生對結果是否正確進行檢驗,並讓學會上自己尋找檢驗的方法。然後進行了一個小結,檢驗時要看求出來的結果是否符合題目中的兩個已知條件。而解決這類題的關鍵是把兩種杯子替換成一種杯子,即把兩種不同的物體替換成一種相同的物體。

  教學練習的時候,我先出示了課本第93頁的練習1。並運用教學課件,先演示一遍給學生看,根據“鋼筆的單價是鉛筆的6倍”,將一支鋼筆替換成6支鉛筆的過程。這個問題與例題的情況相類似,所以學生的理解上沒有太大的困難。

  然後回過頭來教學課本第90頁的練一練。這個實際問題與例題的情況有了明顯的區別。兩個物體之間的數量關係發生了變化。由倍數關係變成了差數關係,但仍然需要用替換的策略來解決問題,自然替換的過程也將出現與例題的不同之處。這些都是該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過程與前面相同:嘗試探索、交流彙報、總結對比。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也充分的運用了教學課件,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去理解大盒替換成小盒或小盒替換成大盒之後,數量關係發生的變化。

  大盒替換成小盒:(100-8×2)÷7

  小盒替換成大盒:(100+8×5)÷7

  接着問:大盒替換成小盒后,為什麼要減去8×2?

  小盒替換成大盒后,為什麼要加上8×5?

  教學完之後,在與例題之間進行比較,找出兩題之間的異同時,重點討論在替換過程中有什麼不同之處?讓學生理解例題是通過倍數關係來替換,總量不變,練一練是通過差數關係來替換,總量變了。

  練習鞏固環節。我準備了兩道習題:(1)用22元錢正好可以買30支鉛筆和5支圓珠筆,每支圓珠筆的價錢是每支鉛筆的5倍。每支圓珠筆和每支鉛筆各是多少元?(2)全班40人去公園划船,一共租了8隻大船和4隻小船,每隻小船坐的人數是每隻大船的1/2。每隻大船和每隻小船各能做幾人?

  整節課,我並沒有過多的去在乎學生能否獨立運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多少的實際問題,而是重點讓學生體驗策略形成的過程。所以,本節課我更注重的是讓學生說想法,說清替換的過程。運用策略解決問題之後,引導學生回頭想一想、看一看、驗一驗,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替換的策略對於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並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和推理的能力。

您正在瀏覽: 替換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替換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