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比大小教學反思

比大小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比大小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比大小教學反思

  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是數概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數概念的難點。教學時我先引導學生從已經掌握的比較物體多少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獨立地將擺放凌亂的水果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出誰多誰少。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引導學生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的方法。

  吃水果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教學時,將猴子吃水果的童話故事與比多少的數學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使學生在幫助猴子分水果的過程中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時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符號簡潔、明了的應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號來刻畫客觀世界中兩個量之間的大小關係是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之一。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生不但要學習運算符號“+”、“-”,還要學習關係符號“<”、“>”和“=”。如何讓剛入校門不久的學生掌握這三種符號的含義並正確使用它們呢?認識了這三種符號后,我讓學生說說你用什麼好方法來記住這三個符號?怎麼來區別“<”、“>”?有的學生說:“左邊大,大於號;左邊小,小於號”。有的說:“大於號開口在左邊,小於號開口在右邊”。有的說:“開口旁邊是大數,尖尖旁邊是小數”。有的說“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這時老師及時引出“大魚”“小魚”學生將符號“<”、“>”的形狀內化後用語言描繪出來,經歷這樣的活動過程能加深學生對符號的理解和記憶。

  篇二:比大小教學反思

  小於、等於、大於是一組數學符號,主要用來表示自然數之間的大小關係。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學生在學習《小於、等於、大於》前,已經學過了比較多少、長短、高矮。能夠很好的掌握兩種物體之間的數量比較。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這些都是學習新本領的基礎。《小於、等於、大於》就是把直觀的比較用抽象的數學符號表達出來。

  開始,將主題圖轉化成小故事引入新課,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讓孩子們比較猴子、梨、桃子、香蕉的多少,並用點子圖比較多少,從而引出了2、3、4大小的比較。要記住“>”、“<”對孩子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應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好辦法來記憶。我編了一首兒歌來記住這這兩個符號“剪刀開口對着大數,尖尖對着小數,向左開口是大於,向右開口是小於”。並增加了動手操作的一個環節,把手當做剪刀來比劃比劃“>”、“<”,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

  整堂課的教學我們以課本為基礎,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並以直觀的教具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符號。在豐富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篇三:比大小教學反思

  “比大小”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三個教學內容,是在學完“分一分(一)”和“分一分(二)”,對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有了初步認識之後,對於分數的進一步認識。

  教材呈現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是通過圖形表示分數,讓學生通過具體、直觀的思維操作去理解和掌握。這樣,可以進一步加強分數意義的理解和鞏固,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突出現階段必須掌握的基本方法。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總體上還處在具體運算操作的發展階段,形象思維是他們的優勢。直觀不僅是他們理解數學知識的手段,也是他們探索數學、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的工具。所以,比較分數大小,我主要以掌握圖示等直觀方法為主,在此基礎上藉助具體背景發展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本節課我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中秋節”淘氣和笑笑吃月餅這一情境導入,小小吃了一個月餅的四分之一,而淘氣也有一個同樣大小的月餅,淘氣要想吃的比笑笑多一些,那麼淘氣要吃這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呢?這樣,很自然的引出了比較分數的大小。

  在自學探究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分一分、塗一塗,先表示出 1/4 和 3/4 ,並通過比較塗色部分比較它們的大小,我讓兩位學生展示、並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學生在說時,容易忽略分數的意義,所以,我加以引導,接着,為了讓學生更加體會同分母比較大小的方法,我又設計了一道“用分數表示出途中的陰影部分,並比較大小,讓學生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同學們通過兩組分數,進而觀察出同分母分數比大小的方法,由此,讓學生由感性的思維上升到理性思維。我感覺學生學得還不錯。

  在比較 1/4 和 1/2 時,仍然開始讓學生通過分一分、塗一塗,表示出 1/4 和 1/2 ,並通過比較塗色部分比較它們的大小,我讓兩位學生展示、並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學生在說時花的時間有點長,為了讓學生更加理解“分子相同,為什麼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我結合學生的兩張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紙表示的 1/4 和 1/2 ,說明:同樣大小的兩張正方形紙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 1 份就越大,平均分的份數越少,其中的 1 份就越多。接着,我又我又設計了二道“用分數表示出途中的陰影部分,並比較大小,讓學生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我再次說明同樣大小的兩張長方形紙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 1 份就越大,平均分的份數越少,其中的 1 份就越多。,但,我說的比較多,花費的時間比較長。

  同學們通過三組分數,進而觀察出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在講解方法時,不夠透徹,強調的不夠多。

您正在瀏覽: 比大小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比大小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